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1028章 非亡於天災,非亡於戰禍,亡於正常貿易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第1028章 非亡於天災,非亡於戰禍,亡於正常貿易

第1028章非亡於天災,非亡於戰禍,亡於正常貿易

第1028章非亡於天災,非亡於戰禍,亡於正常貿易

在娛樂匱乏的大秦,稍微有點風吹草就會傳得沸沸揚揚。

陳慶著實高估了這個年代普通百姓的辨識能力。

一傳十,十傳百之後,狗頭金從銅盆大變了水甕大。

再過一會兒,它已經變了高如屋宇,燦不可直視的大金山。

圍觀者不計其數,將整條街道堵得滿滿當當,連兩邊的房頂上都站了不看熱鬧的百姓。

「侯爺,象已顯,派人調兵過來吧。」

「否則一旦出現什麼差錯,我等哪能阻止得了。」

貢使心驚膽戰地提議道。

「不用。」

「離皇宮僅剩兩條街了,再到哪兒去?」

「百姓窮苦,一輩子未必能見到這麼多金子,讓他們養養眼也好。」

「殿下來接應了!」

街道的盡頭,扶蘇騎在高頭大馬上,擔憂地朝著陳慶的方向張

宮中衛猶如一般湧出,附近的百姓無不驚駭,迅速向後退去。

貢使抹去額頭的冷汗,長長地舒了口氣。

幸好。

他不遠萬里把赤金運回了咸,要是在前往皇宮的路上發生變故,該如何向陛下和子嬰公子代?

「先生,本宮來遲一步。」

扶蘇的臉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有他在前開路,宮中衛迅速清理出一條通道,站在兩側維持秩序。

「殿下來得不晚。」

陳慶笑著作揖,指了指周圍涌的人:「都說關中百姓久戰思安,微臣看未必盡然。」

「聽聞海外有金山的消息,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微臣走上這一圈的價值,可比車上的赤金大得多了。」

扶蘇若有所思,環視四周后,頷首讚許。

「先生所言甚是。」

Advertisement

「逐利乃人之本,海外有大利,萬里亦可往。」

陳慶悠然長嘆:「商君為秦國設計的這一套制,原本就是為了戰爭打造的。」

「當有一天大秦無法從外部得到補益,士卒在戰場上不能建功立業,舊有的制就會顯得與國格格不,滋生出無數象。」

「要徹頭徹尾的扭轉過來,談何容易?」

「就算我等想要革弊立新,好歹得有個過渡。」

「財富是最好的潤劑,它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起碼能給朝廷轉圜的時機。」

扶蘇眉頭輕蹙,覺得對方似乎話裡有話。

「殿下,黔首百姓太窮了,也太苦了。」

「佐渡島的金銀分給他們一點點,他們就會對皇家和朝廷恩戴德。」

陳慶刻意避開了資源分配的話題,免得趙崇又在後面打他的小報告。

「走吧。」

「進宮向陛下獻寶。」

車隊緩緩離去,在圍觀百姓依依不捨的目下進了宮門。

阿克朵等人從酒肆二樓的窗口收回腦袋,神各異。

他們重新坐回桌案旁,每個人好像都有一肚子的心思。

「你們說……遠在萬里之外的金山,秦國是怎麼找到的?」

一人開口發問。

「什麼金山,不過是塊羊犢大的赤金罷了。」

另一人不屑地說。

「若非盛產黃金之地,怎麼會找到偌大一塊赤金?」

「秦國定是發現了金山無疑。」

前者言之鑿鑿地辯駁。

其餘人紛紛點頭。

陳慶給的一把散碎金沙、金塊他們各自分了,這絕對不是巧合下發現的單獨一塊赤金,而是藏量相當巨大的金礦。

「聽聞秦國建造的巨舟足有城池大小,能載萬人。」

「有這般海上利,找到金山也不稀奇。」

一人羨慕又嫉妒地說。

「各位恐怕不知,秦國每年農忙時,向百姓發放的鐵農堆積如山,運送的馬車首尾相距數十里之遙,足足要運上一個月不止。」

Advertisement

「唉,他們都拿鐵來做農給百姓耕地了,偏偏要為難我等。」

「依雷侯閣下的脾,想要買到上等的兵甲,非得把各部族搜刮乾淨了不可。」

又一人唉聲嘆氣。

「據傳渭河邊有水力織布工坊,區區一隅之地,日產布料數百匹。」

「娘的,秦人穿得過來嗎?」

在場的人不停地發起了牢

阿克朵憤怒地拍了下酒桌:「秦人有黃金,有鹽、鐵、布匹、茶葉,他們什麼都不缺,竟還是如此貪婪!」

這句話引起了同伴的共鳴。

「就是啊!」

「匈奴諸部過的什麼日子,哪年冬天死的人了?」

「秦國佔據了世上最饒宜居的土地,卻整日欺凌苦寒之地的外邦子民,著實太不公平!」

「部族裡的牲口要餵養一兩年才能長,勇士們除了打仗時都不捨得殺來吃。秦人的鐵不足一月就能產出千上萬件,簡直俯首即拾。」

「拿我們的牲口換他們的鐵太虧了!」

「秦人的東西哪樣不貴?偏就草原上的牲口不值錢。」

六位使節越說火氣越大,滿心的鬱憤無發泄。

「要不……乾脆不換了?」

「天下間又不止秦國一家產鐵,多找些商賈打聽,說不定能買到更便宜更良的鐵。」

其中一人提議。

剩餘五位使節同時看向他,目十分古怪。

「怎麼?」

「你們怕我出爾反爾,私下與秦國勾連?」

「好好好,連自家人都信不過,還怨秦國欺凌爾等?」

提議者怒不可遏,高聲斥責。

「我等並無此心。」

「是啊,你也太多疑了吧。」

「秦國兵甲之利天下罕有,起碼在下未曾聽聞哪家及得上。再者,即使有,恐怕也未必會便宜。」

「說句諸位不聽的,此等神兵利,在哪裡不得被當寶貝?唯有秦國富庶,產之盛遠超草原諸部,才不把它們當回事,願意拿出來售賣。」

Advertisement

「各位,小聲些,別被秦人聽見。」

六位使節不約而同地停下話頭,紛紛嘆氣。

阿克朵不悅地喝道:「難道草原人就任由秦國宰割,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諸部聯合起來,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五位使節都像看傻子一樣盯著他。

「阿克朵兄弟,你不妨在咸多留些時日。」

「是啊,多走走逛逛。」

「頭曼部若能勝過秦國一場,婁煩部第一個起兵響應。」

「六部中屬頭曼部最強,不妨為草原諸部做個表率。」

「頭曼部起兵抗秦,白羊部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阿克朵再耿直也能聽得出他們的怪氣,不然大怒:「難道秦國就不可戰勝嗎?」

五人同時沉默。

原來你還知道啊!

——

匈奴使節私下謀的時候,陳慶同樣在思索著該怎麼除北方蠻族南下的千年痼疾。

在歷史上,文明戰勝野蠻才是常態,但也有例外。

生產力沒有代差的況下,憑藉彪悍勇可以很大程度彌補雙方的差距。

而每次野蠻戰勝文明,都是一場可怕的人間浩劫。

華夏的發展進程一次次被打斷,文明遭桎梏和倒退,如泥足巨人艱難前行。

陳慶已經點亮了熱武的科技樹,哪怕僅僅是糙原始的燧發槍和火炮,也對匈奴拉開了無法逾越的差距。

等待他們的,將會是萬劫不復。

如果靜待數十年,一切也會按照朝著陳慶心中所想的方向發展。

但他知道,自己沒那麼多時間了。

不能親自消滅草原上的蠻族,始終令人覺得憾。

「先生心不在焉,在想什麼?」

扶蘇發現陳慶遲遲不回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問道。

「微臣在想……」

「前幾日到殿下教誨,自知不該對匈奴使節無禮相向。」

「剛好方才遇到他們,微臣還邀請匈奴諸部一起去佐渡島採金呢!」

陳慶戲謔地說道。

「匈奴……去扶桑採金?」

扶蘇怎麼讀這句話都覺得彆扭。

「是啊。」

「卻不曾想微臣一番好心,卻反遭他們怨怪。」

「殿下您一定要替微臣做主。」

陳慶抬手作揖。

扶蘇忍不住發笑:「先生,匈奴人居於塞外草原,連大江大河都沒見過。」

「你讓他們乘船去萬里之外採金,也太難為人了吧?」

陳慶瞪大了眼睛:「是嗎?」

「我還道他們為何忽然就翻了臉,原來如此。」

「殿下,這回可怪不得微臣了。」

「佐渡島紮汪洋之中,又不會跑。」

「微臣盛邀請,採掘的金銀一分不取,他們都無能為力,賴不到外人頭上吧?」

「唉,這些莽之輩真是害苦了我呀!」

「本來是友邦和睦,共富貴同繁榮的大好事,結果卻落了一堆埋怨。」

扶蘇嘆氣一聲:「先生公務繁忙,就別拿他們取樂了。」

陳慶搖了搖頭:「殿下此言差矣。」

「塞外風沙漫天,嚴寒刺骨。」

「匈奴人飲冰雪,飢吞羊氈都能扛過去,何況是一點小小的委屈。」

「他們自吃苦慣了,這點事算不得什麼。」

扶蘇也不知道對方哪來這麼多歪理邪說,而且乍聽之下還合理。

「先生打算何時與匈奴進行互市易?」

「眼下已經秋,他們等不了太久。」

他一本正經地問起了關鍵所在。

陳慶思索著說:「降雪之前吧。」

「反正趕上白災的話,匈奴的牛羊都要白白凍死。」

「不如讓大秦替他們解難紓困,豈不是兩全其。」

扶蘇笑著說:「今年匈奴形勢所迫,無奈接了您的高價。來年怎麼辦?」

「牛羊可不是一朝一夕繁衍生息出來的。」

陳慶痛快地說:「牲口了,就換一些貨,這還有什麼難辦的。」

扶蘇沉思片刻:「如此下去,雙方往來數年之後,大秦愈富,匈奴愈窮。」

「早晚會把他們上絕路,再次南下劫掠。」

陳慶的腦海中如同一道驚雷炸響。

「殿下你太聰明了!」

「正該如此!正該如此!」

扶蘇愕然發愣:「先生喜從何來?匈奴南下劫掠邊關百姓,不知會造殺戮。」

陳慶語速極快地說:「微臣喜的不是這個。」

「秦國與匈奴互市,彼予我十,我還其四。」

「下回再來,彼予我六,我還其二。」

「幾番易下來,匈奴哪還有家底拿的出來!」

「一切都是兩國自願,絕無強和脅迫。」

「匈奴人自己就走上了死路!」

與其在廣袤無邊的大草原上四追尋匈奴的蹤跡,倒不如讓他們自己送上門來。

工業化時代,西方列強同樣是靠著傾銷來榨取民地的財富。

最後的結果就是弱國愈弱,大量商家和手工業者失業,然後投到轟轟烈烈的反民運

陳慶不是小瞧了匈奴,就他們那低到不忍直視的生產力,再加上天災戰禍不斷,三五年之一定破產!

扶蘇眉頭蹙。

這聽起來怎麼像管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服綈降魯梁、買鹿制楚、衡山之謀,每次都是通過商貿手段兵不刃地降服敵國。

「先生,此計真的可行嗎?」

扶蘇最怕的就是匈奴狗急跳牆大肆南下搶掠,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北地百姓再遭戰禍。

「一定行!」

「秦國的鐵甲寶劍、鹽茶綢猶如姿絕佳的人,匈奴求之若。」

「哪怕我等什麼都不做,他們也會一次次把牲口主送上門來。」

「大秦公平貿易,半點過錯都沒有。」

「可數年之後匈奴窮兇極惡南下搶掠,百姓必然義憤填膺。」

「此戰,不亡其國滅其族絕不罷休!」

陳慶一臉興,恨不得這一日早些到來。

「那本宮先與父皇商議下如何?」

扶蘇猶豫不決地問。

「陛下雄才大略,目深遠,一定會大力支持。」

陳慶信心滿滿地說道。

宮門近在眼前,扶蘇深吸了口氣:「但願如先生所言。」

他忍不住又說了句:「想不到匈奴沒有亡在白災之下,也沒有亡在諸部廝殺之中,竟然是亡於與秦國的正常貿易。」

陳慶意味深長地說:「殿下不知道嗎?看不見的刀,殺人才最快。」

牛車停下后,四人合力抬起了擺放赤金的木案。

宮中的侍衛和婢紛紛探頭張,驚訝地發出呼喊。

陳慶與扶蘇互相謙讓了下,稍微落後半步一起走在前頭。

嬴詩曼早就收到了消息,迫不及待地與兄弟姐妹站在宮門指指點點。

「夫人。」

陳慶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意,輕輕揮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