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海外良種現世
第1060章海外良種現世
陳慶一直在找機會提醒韓蓁小心出馬腳,結果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對他這個外人視而不見。
「兄長?!」
韓柘在學堂里被塾師留下寫了兩張字帖,原本低著頭悶悶不樂,聽到家裡的哭聲,下意識加快腳步衝進家門。
他仔細辨認許久后,才將相貌氣質大變的韓信與昔日的兄長聯繫起來。
「柘兒。」
韓蓁招了招手,哽咽著說:「快來見過你兄長。」
「他剛到家還沒一個時辰。」
韓柘一個箭步撲到了韓信懷裡:「哥,你可算回來了。」
「娘天天盼著你早日歸來,哭了好多回呢。」
陳慶眼看著這場家庭團圓劇一時半會兒完結不了,輕咳一聲後作揖道:「嫂嫂,信兒帶回來的海外產需要分門別類妥善置。」
「萬一不慎損失,憾無窮。」
「我先去趟碼頭,就不留在這裡打攪你們了。」
「嫂嫂,別忘了保重。」
他給韓蓁打了個眼后,轉準備出門。
「叔叔,信與你一道去吧。」
韓信不放心地住他:「船上搜集來的東西我最清楚不過。許多苗木十分貴,來的路上死了不,余者也奄奄一息。」
「好歹能保住一枝半葉,待日後慢慢繁。」
陳慶猶豫了下,頷首道:「也好。」
「嫂嫂,信兒你見也見過,哭也哭過,把他再借給我幾個時辰。」
「明日天亮前,一定完璧歸趙。」
韓蓁抹著眼淚,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去吧去吧,我家信兒只要還活著就行。」
陳慶歉意地笑了笑,迅速帶著韓信出門上馬。
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后,二人疾馳而去,消失在長長的街巷中。
日落西山,夜將近。
路上的行人愈發稀,三三兩兩的商賈過客不願離去,盯著碼頭上川流不息的人流看熱鬧。
英布獻寶一樣讓手下扛出厚重的野牛皮,然後當著扶蘇的面解開。
當它徹底鋪開后,驚人的面積惹得觀者連連驚嘆。
「這就是先生說的北水牛嗎?」
「至倍於尋常所見的黃牛,怕是不下四千斤!」
扶蘇震驚地無以復加。
他早就對陳慶口中的神奇種心生嚮往,卻沒想到它這麼快就出現在自己眼前。
「殿下,還有呢。」
英布吩咐人手,搬下許多大秦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海外奇貨。
三尺長的森白利牙,五六的斑斕鳥羽,足有水桶的風乾蛇皮,繽紛炫目的各寶石和碎金。
「海外良種呢?」
扶蘇除了一開始的新奇外,對這些價值不菲的財並沒有太過珍視。
地方上每年進獻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它們除了擺設在房間向世人誇耀權勢和富有,於黔首百姓沒有半點作用。
「呃……」
「這得問韓將軍。」
「某家是個大老,擺弄不來他那些細活計。」
英布年時就不耕田種地,更沒學過墨家的機巧工造。
韓信不在的話,他連卸貨都不敢。
一不小心弄壞了哪樣珍貴的良種,事後肯定要落人埋怨。
夜中馬蹄聲由遠及近。
「韓信來了。」
扶蘇笑意盈盈,沖著下馬的陳慶和韓信揮手打招呼。
沒過多久,一個個沉重的箱子由力夫卸了下來。
「叔叔,這是您要找的玉米嗎?」
韓信雙手著一穗玉米晃了晃。
「這……不對吧?」
僅從大小來看,所謂的『玉米』與陳慶印象中大相徑庭。
它頂多手指那麼大,袖珍得實在太離譜了!
韓信把『玉米』遞過去:「巨舟初抵洲時,信在當地野人手中得到的這樣事。」
「當時我越看它越像您說的那種玉米,可惜大小對不上。」
扶蘇疑地問:「先生,它就是畝產千斤的玉米?」
陳慶尷尬地開不了口。
別說千斤,能產兩百斤就算不錯了!
難道此時洲的玉米還沒馴化?
不應該啊!
至公元前五千年開始印第安人就把玉米當主要農作了。
繁衍了無數代,它還能沒一點進步?
「後來巨舟一路南下。」
「接的野人部落越來越多,我等又搜尋到許多類似的糧食。」
韓信用力把箱子推到前面。
上面擺著琳瑯滿目的玉米穗,最小的才兩個指節那麼大,最大的已經超過了一掌,與後世的玉米品種極為類似。
「不知因何緣故,洲野人部落中未曾馴養過牛、馬、羊、豕,僅有犬類和叔叔說的火。」
「故此互相往來極為不便,有通。」
「信一路南行,發現各地培植的玉米樣貌相似,結出來的果實卻大相徑庭。」
「為保萬全,信每樣都搜集了一些,免得誤了叔叔的大事。」
陳慶又好氣又好笑:「你故意的是不是?」
「好呀,出海兩年,膽子也變大了,敢戲弄叔叔啦?」
韓信連忙作揖致歉:「信並無此意。」
「不過……」
「最初找到玉米種子的時候,信也和叔叔一樣心中惴惴。」
「當地野人種植十分放,每畝產量不到百斤。」
「信每天都在想著,返回大秦后該如何向您解釋。」
陳慶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會兒再跟你計較。」
「殿下,您看到沒。」
他拿起箱子里大小全然不同的玉米穗:「水土氣候不同,洲野人的農藝也有高下之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嘛!」
「這個現下畝產沒有一千斤,三百斤總是有的吧?」
陳慶又拿起最大的那穗玉米:「它若是種在土壤沃的上田,或許能畝產五百斤。」
「只要心培育下去,畝產千斤不在話下!」
扶蘇接過玉米仔細端詳了許久:「結穗比粟、麥確實要大很多,產出應當也數倍於大秦穀。」
陳慶補充道:「它的秸稈大約與人等高,非常適合用來飼養牲畜。」
「那結果最小的,應當是原始品種,可以拿來當牧草種植。」
韓信兜兜轉轉,找到了他特別做過標記的幾個箱子。
「叔叔,這是您說的土豆嗎?」
「紅薯不用分辨了,一定是它沒錯。」
韓信舉著兩樣東西,朝燈火下走來。
「是……」
陳慶心中五味雜陳,無數思緒一齊湧上心頭。
土豆甚至還沒有蛋大,但品種絕對沒搞錯。
紅薯型細細瘦瘦,比掌略長也有限。
不過解決了最基本的『有沒有』的問題,剩下的『好不好』就是水磨工夫而已。
它們的產量會逐漸提高,養活無數大秦子民。
耗費無數錢糧料,又搭上那麼多人命,總算沒有白跑這一趟。
有了它們,我以後做任何事都無愧於心了。
「叔叔,還有呢。」
韓信臨行前到一遍遍的囑託,對搜集糧種格外上心。
他年輕俊秀,著華貴,氣度不俗又能隨手拿出許多珍貴的綢、瓷、茶葉、烈酒等寶,走到哪裡都被奉為上賓,想要打探消息獲取當地產並不難。
「這些瓜是特意晾曬保存下來的。」
「大者如笆斗,小者雙掌可握。」
陳慶從侍衛手中接過火把,仔細打量了一會兒。
「是南瓜。」
「想不到洲部落散居,竟然意外地培育出了許多千奇百怪的品種。」
畜力對早期社會的意義極為重大。
瑪雅人也發明出了子,但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畜力,只能製供人賞玩的擺件。
又因為沒有畜力代步,導致訊息的傳遞速度極為緩慢。
中洲地區已經有了高產的玉米種子,但種植範圍僅局限於附近地區,想要傳播開不知要花費幾百年的時間。
扶蘇打量著最大的風乾南瓜,猜測它剛摘下來的型。
韓信則如數家珍地述說著安卡斯大祭司告知的容。
比如它的果可生食,也可以曬乾了磨。
它的種子烤了香氣撲鼻,吃起來齒頰留香。
「花生你也帶回來了?」
陳慶在箱子的角落裡又有了新發現。
韓信不帶回了果實,連乾枯的秸稈一併裝進了箱子里。
「這也是大祭司贈我的。」
「它的果子口味簡直是一絕,當地無論男老都十分喜歡。」
「可惜它種植不易,結果也。」
陳慶目灼灼:「結果當然,這是油料作。」
「它的稈包括花生殼都是優質飼料,渾上下全是寶。」
「信兒,你一共帶回了多種子?」
韓信指著後方:「除去路上損壞的,大概還剩下三條船,約莫上千石。」
「多虧了叔叔您給的那套玻璃,安卡斯的大祭司十分喜歡,敞開寶庫任我挑選。」
陳慶用力點頭:「好!好!好!」
韓信敞開其餘的箱子。
不知名的豆類種子各異,裝得滿滿當當。
打量一遍,不下十餘種。
「牛油果。」
陳慶著一個黑乎乎的果實分辨了一會兒:「你把它也帶回來了。」
韓信又接連打開了幾個箱子,有些東西連陳慶都不認識。
「叔叔。」
「您說的橡膠還在船上。」
他匆匆沿著搭板的斜坡跑回甲板,小心翼翼地捧回一個木桶。
「出發時我帶了足足三桶種子,可惜還未走到一半就朽爛了。」
「挑出完好的種子放桶中栽培,發芽十餘顆,最後僅活了一獨苗。」
韓信愧疚地把橡膠樹苗遞上前。
這棵脆弱的植蔫頭耷腦,想來很難過這個冬天了。
「一路上房間都生著炭火,只偶爾在柴草不足的時候間斷過幾天。」
「但是發芽的作還是死得七零八落。」
他垂頭喪氣,心中充滿自責。
陳慶重重地拍了下對方的肩頭:「信兒,你做的還不夠好嗎?」
「換一個人來,豈能立下這般大功業?」
「苗木死了可以再去洲尋找,只要有了玉米、土豆、紅薯這幾樣,足可使天下百姓飽腹!」
「殿下的宏偉願景實現一半啦!」
扶蘇笑容可掬地說:「洲帶回來的良種與先生之前所言分毫不差。」
「韓信、英布,還有眾位歸來的壯士,爾等居功至偉!」
「本宮代天下百姓多謝你們的恩德。」
他深深地鞠躬作揖,分別沖著幾個方向行禮。
「殿下言重了。」
韓信等人神振,先後還禮。
「夜裡天涼,快快將糧種運去儲存起來。」
陳慶揮舞著手臂吩咐道。
碼頭上火把晃,人馬嘶鳴,直到子時過後才結束。
安頓好一切后,陳慶回府時天已經蒙蒙亮。
熱在寅時末洗漱停當后,匆匆趕往廚房準備生火做飯。
走到門口時,聽到裡面傳來鍋碗撞的聲音,不由大為納罕。
誰會在這時候進廚房呢?
門一打開,不由驚呼道:「家主!」
「來啦?」
陳慶一夜未睡,神略顯萎靡。
「收拾些碗筷,準備吃飯。」
熱看到他端著鍋柄,把冒著煙的熱油倒進了瓷碗里。
噼里啪啦一陣響之後,嗆人的煙霧四瀰漫。
「咳咳咳,家主,您在幹什麼?」
熱眼淚直流,腳下忍不住後退。
「這辣椒油,從萬里之外的洲尋獲,來之頗為不易。」
陳慶也嗆得咳嗽,卻捨不得這悉又陌生的味道。
他把辣椒油倒進土豆里,又加上各種調味料攪拌。
熱眉頭微皺:「家主,換我來吧。」
陳慶轉過頭去:「你會做酸辣土豆?」
熱搖了搖頭。
連聽都沒聽過。
「把水煮花生端過去,再取一壇好酒。」
陳慶一邊灑調料一邊吩咐道。
「什麼花?」
熱不明所以地四打量。
「盆里的就是。」
「把夫人們起來吧,別錯過了難得的食。」
陳慶的心實在難以形容。
香車寶馬、豪宅大屋、良田萬畝、妻妾,這些都在主或被的況下實現了,並沒有覺得多難。
唯獨一盆水煮花生,一道酸辣土豆,花費了無數時間、人力、力,還險些功敗垂。
「對了,灶膛里還有紅薯。」
香甜的氣息縈繞在廚房中,陳慶才想起了這回事。
他彎腰從炭火里掏出幾個黑乎乎的烤紅薯,湊近深深吸了一口。
「悉的配方,悉的味道。」
「就為了尋你們幾個,耗費了我數年大好啊!」
陳慶也不剝皮,狠狠地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