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李桓能夠同這兩位國舅鬥起來,最好是能夠將太后也牽扯進來。
沒有多久,被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便匆匆趕了回來。
依然是那一酒樓,早已經撤去了宴席,此刻馮和等人正坐在那裡一派悠然之相的品茶,但是只看這些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就知道他們其實一直都在等著李桓府邸那裡傳來的消息。(5,0);
蹬蹬一陣的腳步聲傳來,房間之中,幾道目齊刷刷的向著房間口去。
當看到來人的時候,幾人不眼睛一亮,馮和當即衝著自家的心腹書道:「馮五,那兩位國舅爺可曾同李桓鬧騰起來了嗎?究竟怎麼樣了!」
馮五了口氣,衝著馮和等人拜了拜這才道:「回老爺,小的奉了老爺之命暗中跟著兩位國舅爺的車架到了貓眼巷,遠遠的觀,正如老爺您所料的那般,那兩位國舅爺到了李府便直接派人砸了李府的府門,然後衝進了李府尋李桓的麻煩。」
說著馮五臉上出幾分古怪的神道:「後來那大宅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小的本就不敢接近,所以就不知道了。」
馮和微微點了點頭,他們只需要知道李桓同兩位國舅爺起了衝突就好,至於說是怎麼起的衝突,他們還真的不怎麼關心。
想到張延齡、張鶴齡兩兄弟終於如他們所願的同李桓對上了,幾人的臉上也是忍不住的出幾分歡喜之。
不過那馮五卻是突然又道:「只是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多久,一隊錦衛便押著兩位國舅帶去的僕從離去,就連兩位國舅也是被錦衛給丟進了馬車之上,看樣子是送那兩位國舅回府去了。」(5,0);
馮和幾人聽了不出愕然的神,他們這會兒都有些佩服李桓的膽大妄為了,那可是名京師的兩位國舅啊,誰都不想招惹的麻煩。
在他們看來,李桓在被張延齡、張鶴齡給一通胡攪蠻纏之後能夠保持著理智將二人驅逐出府便已經是能夠做到的最大程度了。
現在看來,李桓這是比他們想像的還要膽大妄為啊,非但是派錦衛拿了兩位國舅的僕從,還強行控制兩位國舅送他們回府。
就在馮和等人面面相覷,心中驚嘆李桓之膽大妄為的時候,一名員突然之間擊掌讚嘆道:「好,李桓乾的好啊,這下他們雙方就算是想要罷手言和都不可能了。」
馮和幾人也是回神過來,臉上滿是欣喜之。
舉起茶杯,馮和向著一眾人道:「來,咱們以茶代酒,先行慶祝一番。」
而被錦衛強行塞進馬車當中,然後一路押著回府的張延齡、張鶴齡兄弟二人雖然說分別居住兩侯府。
不過這一次兩兄弟卻是回到了長兄張鶴齡繼承自其父的壽寧侯府。(5,0);
看著那壽寧侯府的牌匾,一路押送兩人回來的陳耀這會兒一招手,竟錦衛便回到了陳耀邊。
這一路上,酒意已經去了大半的張鶴齡注意力卻是放在了那臼的胳膊上面,胳膊傳來的痛意讓他承著極大的痛苦,在馬車當中一直都在詛咒著李桓。
這會兒到了自家府門之前,張鶴齡在張延齡的攙扶之下忍著劇痛走下了馬車,然後惡狠狠的盯著陳耀等人道:「本候記住你們了,給李桓那混帳東西帶話,這事兒沒完。」
陳耀並沒有將張鶴齡的威脅放在心上,只是淡淡的看了張鶴齡一眼道:「壽寧侯,你那胳膊不過是臼了而已,只需要找人替你復原便可無事,可是如果拖的久了的話,你那胳膊會不會廢掉,那可就不好說了。」
本來以為自己的胳膊被李桓給弄斷了,這會兒聽陳耀這麼一說,張鶴齡哪裡還有心思管其他,直接便衝進府中,一邊跑一邊大喊道:「來人,快來人,立刻給我將范先生請來,要他給本候正骨。」
壽寧侯府可是專門養著一位大夫的,府中之人一般有什麼不舒服,大多都是請那位范先生給調理醫治。(5,0);
張延齡看著自家大哥回府,惡狠狠的瞪了陳耀等人一眼,丟下狠話之後便追著張鶴齡進了壽寧侯府。
陳耀看著兄弟二人的背影消失,角出幾分笑意,猛地一拍馬道:「兄弟們,回了!」
壽寧侯府之中,在那位范先生的一番折騰之下,壽寧侯張鶴齡那覺如同斷掉了的手臂終於被復原,雖然說還有點酸疼,但是比之先前來已經好了太多。
尤其是得知自己只是臼,並無大礙,而非是如他所想的胳膊斷掉了,張鶴齡心中滿是慶幸。
可是張鶴齡心中慶幸李桓沒有弄斷了他的胳膊的同時對李桓的恨意越盛。
猛地一拍桌案,結果卻是用了那一隻剛復原沒有多久的手臂,自然是痛的張鶴齡一陣齜牙咧。
「該死的李桓,我要去見太后,我要請太后為我們主持公道。」
一旁的張延齡雖然說沒有在李桓手上吃什麼虧,但是此番本來是去尋李桓的麻煩的,結果卻是被人弄的這般狼狽,張延齡也是恨得牙的。(5,0);
這時一聽張鶴齡的話,張延齡當即便跳起來道:「大哥,既然你胳膊沒事,那麼咱們兄弟這便進宮去見太后。」
先前兩兄弟之所以那麼老實的回府,主要就是擔心張鶴齡的胳膊,想要第一時間醫治胳膊,現在確定了張鶴齡的胳膊沒有什麼事,兩人所想的自然是去尋太后告狀,一刻都不願意多等。
不過張鶴齡起的時候卻是衝著張延齡道:「二弟,且稍等片刻。」
說著張鶴齡拉著范先生到了邊上一陣吩咐,那位范先生很快就取了布帶幫張鶴齡那條手臂包紮了一番,看上去好像了極重的傷似得。
張鶴齡衝著一臉驚訝之的張延齡道:「二弟,你看怎麼樣,你說太后要是見到我這般悽慘的模樣,太后會不會直接下令砍了李桓的腦袋。」
張延齡一臉激之衝著張鶴齡道:「大哥,你可真是天才啊,竟然能夠想出這般巧妙的辦法,這下李桓他死定了。」
兄弟二人立刻便出了府,然後又帶上了十幾名僕從,這次則是直奔著皇城而去。(5,0);
張太后所居乃是仁壽宮,大明幾代太后也大多居於此宮殿,這會兒張太后正在宮侍的服侍下小憩。
就在其昏昏沉沉之間,一名小侍悄悄的進來,而侍奉在太后旁的太監總管吳昆看到那小侍的時候不皺了皺眉頭。
太后剛剛有了睡意,若是被打擾了,說不得他們這些人都會到責罰。
吳昆先是看了太后一眼,然後捻手捻腳的走到門口,低聲道:「可是有什麼事嗎?」
小侍同樣是低了聲音道:「回總管,壽寧侯、建昌侯兩位國舅爺這會兒就在宮門外求見太后,還請總管代為通傳。」
吳昆聞言不看了太后一眼,低聲向著那小侍吩咐道:「既然是兩位國舅求見,你且前去將兩位國舅帶來,咱家自會同太后說。」
小侍匆匆而去,而吳昆也悄悄的回到了張太后旁侍奉著。
雖然說吳昆已經是儘可能的不弄出什麼靜來,可是張太后畢竟沒有睡著,迷迷糊糊之間聽到了靜,帶著幾分不虞道:「小昆子,有什麼事嗎?」(5,0);
吳昆忙躬道:「回太后,方才有人來報,說是兩位國舅爺在宮門外求見太后,奴婢已經命人去請兩位國舅爺了。」
張太后聞知是兩個弟弟求見,不神一震,那點睡意當即也就沒了,緩緩坐起來輕笑道:「也不知他們兩人這個時候跑來求見本宮,所為何事。」
對於自家的那兩個弟弟,張太后那是再清楚不過了,每次只要是在外面闖了禍,一準會來求自己。
雖然自己這兩個弟弟平庸了些,總是干一些混事,可是在張太后看來,自己兩個弟弟本並不壞,就是行事荒唐了一些,但是那也是因為自己父母早亡,兩個弟弟因此疏於管教的緣故,
都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父母都不在了,自己做為姐姐,又怎麼能不照看好兩位弟弟呢。
正思量間,殿外卻是傳來一個聲音:「陛下到!」
接著就見朱厚照一便裝,大步走了過來,行至近前衝著略帶詫異的張太后行了一禮道:「皇兒見過母后。」
張太后回過神來,臉上出幾分笑意道:「咦,平日裡你可是對本宮這仁壽宮能躲多遠就躲多遠,怎麼今日這麼主的過來了,這可不像皇帝你的秉啊。」(5,0);
朱厚照不輕咳一聲道:「母后卻是說笑了,以往兒臣來的,那是因為政務繁忙,最近閣那裡人手齊整,再加上還有劉大伴他們從旁輔佐,朕倒是稍稍多出了那麼點清閒時間,這不特意來看母后了嗎?」
張太后聞言笑道:「算你還有點孝心,既然來了便陪本宮坐一坐,剛好你那兩個舅舅這會兒也宮求見本宮,你也見上一見。」
朱厚照來仁壽宮見太后,就是為了張延齡、張鶴齡兩兄弟來的,聞言微微一笑道:「哦,建昌侯、壽寧侯不會是又闖什麼禍事,所以來求母后的吧。」
張太后聞言不瞪了朱厚照一眼道:「皇兒說什麼話,那可是你的親娘舅,昔日你父皇在時,對他們便極為寬仁優容,如今皇兒你貴為天子,你總不能讓自己舅舅被人欺負了吧。」
朱厚照輕咳一聲道:「母后,建昌侯、壽寧侯他們行事荒唐、在外多有不法,若不是兒臣寬恕,他們早就被督察院、六科給事中給彈劾下獄了。」
張太后當即便皺眉道:「反正本宮不管,鶴齡、延齡他們本不壞,便是偶爾犯下小錯,稍加訓誡一番便是,用得著上綱上線,用國法嗎?」(5,0);
正說話之間,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就聽得一陣哀嚎之聲傳來。
「嗚嗚嗚,太后啊,您老人家可要為弟弟們做主啊!」
只聽那哀嚎之聲,給人的覺好像是被人給欺負慘了似得,又像是孩在外面被人給欺負了,哭著跑回家找家長。
這會兒殿外的地上,將一隻手包紮的如同粽子一般的張鶴齡帶著張延齡,兩兄弟就那麼趴在地上哀嚎不已。
朱厚照聽到外面的靜不皺眉大聲喝道:「皇宮重地,太后寢宮,豈容這般喧譁,建昌侯、壽寧侯,你們堂堂大明公侯,可知禮數否!」
本來想著見太后表現悽慘一些,也好讓太后幫他們出氣,只是張鶴齡、張延齡怎麼都沒有想到天子這會兒竟然就在這仁壽宮。
聽到天子的呵斥之聲,原本大聲哀嚎的張鶴齡、張延齡兄弟二人登時閉上了。
隨著二人閉,整個仁壽宮一下子變得安靜了許多,而坐在朱厚照一旁的太后則是瞪朱厚照一眼道:「行了,在這裡就擺你那天子的威風。本宮與自家弟弟之間,哪裡有那麼多的規矩。」(5,0);
說著張太后衝著仁壽宮外道:「延齡、鶴齡,別在外面跪著了,快進來吧。」
聽了張太后的話,張延齡、張鶴齡這才算是起走進仁壽宮。
當看到坐在太后旁的朱厚照的時候,兩人連忙上前衝著朱厚照行禮道:「臣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侯張延齡,拜見陛下。」
朱厚照在張鶴齡、張延齡兄弟二人走進來的時候便注意到了張延齡那奇怪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