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承包大明 第九百二十八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承包大明》第九百二十八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朱堯媖雖然還是郭淡的書,但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天天坐在郭淡的辦公室,如今多半都是坐在財務室那邊,主管牙行的賬目。

不可否認得是,這主要是因為份,郭淡才會安排來當這財政主管。

的能力也不錯,畢竟是出皇家,從小接過良好的教育,就這一點,許多人都比不上,再加上之前坐在辦公室的時候,郭淡也經常手把手教如何管賬。

可以說是郭淡的室大弟子。

過得一會兒,朱堯媖便拿著去年的財報告,來到總經理辦公室。

“一百三十萬兩。”

郭淡看著財務報告上面的鹽引收,不免皺了皺眉,道:“這還真是有點啊!”

徐姑姑道:“何止是有點,簡直了太多,我看翻個幾倍也不是問題。”

郭淡哦了一聲,問道:“此話怎講?”

徐姑姑道:“之前我朝都是施行開中法,就是每往邊境運送一石糧食,就能夠得到一定數額鹽引,有了鹽引才能夠買鹽,但是之后鹽利都被權貴侵占,鹽商運了糧,但卻拿不到鹽引,鹽稅也降至最低。自弘治變法之后,改用直接錢購買鹽引,稅才增至百萬兩。”

說到這里,微微蹙眉,道:“但由于制度不完善,以及吏治腐敗,鹽商往往售賣超過鹽引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鹽,導致私鹽盛行,這里面就侵吞了大量鹽稅。”

朱堯媖好奇道:“就連居士都知道,這應該不是什麼,為什麼朝廷放任不管。”

徐姑姑瞧了眼朱堯媖,搖頭苦笑道:“這當然不是什麼,但是那些鹽與鹽商相互勾結,且勢力盤錯節,朝廷每每派史去查,也都是無功而返,可這里面得水有多深。”

Advertisement

寇涴紗道:“私鹽盛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私鹽不但便宜,且非常好,我們牙行用得鹽其實也都是私鹽,反之,鹽貴,且非常差。”

朱堯媖又有一些懵,“私鹽便宜且好,鹽貴且差,這...這怎麼可能?”

郭淡呵呵道:“朝廷干什麼不是又貴又爛,好比那火,那質量簡直能夠地,也真是難為我軍將士了。而其中原因非常簡單,朝廷永遠都想花最的錢,讓人干最多的事,可重賞之下,才有勇夫,若無利可圖,但又沒有辦法拒絕,大家就只能敷衍了事,這質量能好麼,再加上鹽肯定是要走道,經手得員多不勝數,這層層索取,鹽就只能變沙子。

私鹽就不同,商人做得是買賣,是用非常合理的方式來計算本和售價,這鹽不好,人家就不會買你的,故此這私鹽肯定要比鹽好且便宜。”

徐姑姑詫異道:“你對此有過研究?”

“當然沒有,我對于鹽、糧這些買賣,不是很興趣。”

郭淡搖搖頭,又道:“但你將我的這一番話套在朝廷干得任何一件事上面,絕對是非常合理,這就是一個朝廷公式,不需要去研究。”

徐姑姑無言以對。

事實真是如此。

偌大得國家,財政卻老是捉襟見肘,這在歷代王朝中都是非常罕見的,可見這管理之差,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要說藏富于民吧,那絕對也是言過其實。

因為從古至今都不存在一個國家,政府管理不當,百姓還能夠過得非常富裕,這就是在扯淡,政府在管理方式方面可以松,也可以,但一定有章有法,無章無法,就會淪為弱落強食的社會,大部分百姓肯定是弱者,怎麼可能會過得好。

Advertisement

徐姑姑笑道:“故此我們還才指你能夠撥反正。”

“哈哈!這你夸我也沒用,畢竟我是一個商人,這種事可不能上說。”

郭淡搖頭一笑,又向朱堯媖道:“芳塵,你再去把鹽稅得賬目拿來,記住,盡量不要讓其他人知道,要是讓人知道我在查鹽稅,那些鹽不又得嚇得瑟瑟發抖。”

朱堯媖抿一笑,道:“我知道了。”

待朱堯媖出去之后,徐姑姑好奇道:“為何你只看鹽稅,而不看酒和茶,在我朝這兩大稅的稅也不是很高。”

郭淡一屁坐在沙發上,向寇涴紗道:“夫人,你來告訴吧。”

寇涴紗訕笑道:“大姐姐,我想夫君他不看酒與茶,可能是因為我們牙行涉及這方面的買賣。”

郭淡哼了一聲:“他曹恪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來之前,就沒有調查我們牙行每年涉及到多茶葉易嗎?讓我增加茶稅,這怎麼可能。在這三大稅中,唯有鹽面是我沒有涉及,只能看看這鹽稅有沒有作空間。”

商人啊!

徐姑姑鄙夷地搖搖頭,坐了下來,道:“你與那些鹽商可真是一丘之貉啊!”

“不然呢。”

郭淡理直氣壯道:“我們本就都是商人。”

在朱堯媖將有關鹽稅的資料拿來之后,郭淡立刻做數據分析。

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到了深夜。

但是屋中的三大人完全不覺倦意,看得是非常全神貫注,且都從中益良多。

不得不說,在做數據分析的郭淡,無疑是最魅力的時刻。

因為在數據面前,郭淡就是高高在上,都得仰著他。

“三百萬兩!”

郭淡最終在墻上掛著一張白紙,寫上這個數字,然后道:“鹽就不說了,鹽是國庫需要來定得,而不是據市場來定的,是毫無參考價值,目前私鹽的斤價大概在六厘到四分,而其中差額多半是在于運輸本上面。

Advertisement

這個價格其實是非常合理的,因為鹽是必需品,如果鹽價過高,那麼大量的錢就會被吸鹽市中,這會導致其它商品市場的萎。而且這個利潤已經好幾倍,非常可觀。

據我朝人口,以及人均食鹽量來算,商人和朝廷的利潤對半分,稅應該可以增至三百萬兩,但是由于目前數據不夠完善,尤其是其中損耗沒法計算,這上下浮也比較大,我認為最多可以達到三百五十萬兩,最低二百五十萬兩。”

徐姑姑道:“這可是整整多出兩百萬兩,而我朝白銀稅一共四百萬兩。”

“但是農稅稅折銀算是三千萬兩。”郭淡道:“將兩百萬兩摻到三千萬兩中,效果不會很大...別跟我提酒和茶,我不可能耗盡心力去減自己的利潤。”

徐姑姑問道:“也就是說曹恪此策是行不通的。”

“從結果來看,應該是這樣的。”

郭淡點點頭,道:“對于朝廷而言,鹽稅缺失確實比較大,因為朝廷也不可能跟商人利潤對半分,稍微狠一點,鹽稅突破四百萬兩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我要去壟斷鹽市,本是非常高的,那兩淮微商可也不是好惹的,不拿個百萬兩出來,可能連臺面都上不了,另外,你也說了,兩淮府都非常依賴鹽利,那些員肯定也會拼死捍衛自己的利益,這都是我壟斷的阻礙。

而那邊風馳集團與漕運的競爭已經進白熱化,我必須集中力量對付漕運,我暫時不出這麼多力量來壟斷鹽市,要知道鹽市與我的買賣沒有任何沖突,對付他們,我的買賣也不會更上一層樓,但是漕運可就不同。”

寇涴紗默默地點了下頭,也不贊這時候挑起新得斗爭。

徐姑姑問道:“為何你建議陛下免除特權?”

郭淡瞧了眼徐姑姑,笑道:“你這是明知故問。”

首先一點,當然是為了幫助萬歷展皇權,他的一切都是基于萬歷,沒有皇權支持,他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隨著他的盤子越做越大,皇權必然要跟上他的步伐,如果他們帝商組合出現一進一退,那就可能滿盤皆輸,這必須要協同好。

其次,特權對于商人阻礙也很大,再聰明的商人也斗不過特權人士。

最后,特權就是無底,同時將百姓和國家的錢都給吸進去,這國庫沒錢,就只有兩個辦法,要麼要強征暴斂,要麼就萬歷拿錢出來墊,不管是哪一種,對郭淡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徐姑姑道:“既然你知道我是明知故問,那你也應該清楚,新政阻,你也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困境。”

郭淡皺了皺眉,又起來到滿數據的墻上,他著那些數據,突然道:“你們說如果取消鹽稅的話,誰的損失是最大。”

朱堯媖道:“取消鹽稅,當然是國庫損失最大。”

“非也!”

郭淡搖搖頭。

寇涴紗不解道:“鹽稅就是國庫稅,取消鹽稅自然是國庫損失最大。”

郭淡兀自笑著搖搖頭。

徐姑姑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員損失最大?”

“正解!”

郭淡點點頭,道:“私鹽的利潤大概是鹽稅的五倍,其中權貴、員至也得從中拿兩百萬兩走,而國庫就算全部損失,也就一百三十萬兩而已。”

說著,他在紙上寫上一百三十萬兩。

也就是一百萬三十萬兩而已。

這就是傳說中的財大氣麼。

三個都覺得非常無語。

郭淡又繼續道:“但若取消鹽稅,那些員就無法從中謀利,因為鹽商就不需要稅,那為何還要結那些員,那麼他們的利益就降至為零。”

他又在紙上寫上一個零,道:“換而言之,朝廷只是斷了一手指,而對方是死了。在商業中的競爭,往往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虧得,尤其在兩邊旗鼓相當得時候,只要我虧得比對方,那我就可以跟對方斗下去,直到對方先跪下為止。”

“誰虧得?”

徐姑姑似乎想到了什麼,但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郭淡又道:“同理而言,減農稅,哪怕去減去五,但大家繳足稅額,同時將所有的稅都算國庫,其實國庫損失也不是很多,但地方府就是徹底沒錢,這麼做的話,地方府是損失最大的。”

徐姑姑道:“難道就不要府嗎?”

“陛下可以看心給他們錢啊。”

郭淡微微一笑,又道:“你們先去休息吧,我今晚可能得通宵達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