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承包大明 第九百六十六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承包大明》第九百六十六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與郭淡談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關于這一點,喜歡嫁孫的陳方圓那是深有會啊!

他也是最早得害人。

當初郭淡為了幫助陳方圓高價賣掉陳樓,曾一度令陳樓生意火,但這也令陳方圓想反悔,然而郭淡卻非常直白得告訴他,如果你要反悔的話,那我就將幫助金玉樓收購陳樓。

最終還是得陳方圓將陳樓出售。

時至今日,套路依舊,只是害者變了。

郭淡在談判初期,先畫下一個大餅,令眾將領為之興,隨后他又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條件,那個餅畫得有多大,這個條件就有多麼苛刻。

在令談判對手陷糾結、困之際,他又從后拿出大棒來,扛在肩膀上。

仿佛是在告訴對手,如果你不答應,那麼你們不但失去了大餅,同時還會到傷害。

這幾乎是郭淡慣用的套路,套路雖舊,但有用就行。

在與郭淡談判完之后,李如梅、秦得倚等一眾將士,陷痛苦之中。

如果他們答應郭淡的條件,他們雖然得到了更多的財富,甚至于更大的權力,但是遼東將不再是他們說了算,他們不再控制遼東的貿易、田地、人口,等等。

可如果他們不答應,未來又是什麼呢?

......

衛輝府。

近日被遼東一案弄得茶飯不思的李梁又來到火研究院。

一生戎馬,導致他始終難以適應鬧市的生活,故此一旦心不好,他就會來到這里走走。

與往常一樣,剛剛來到門口,就聽得一陣陣炮火聲。

轟轟轟!

日日夜夜的炮火聲,讓當地居民將火研究院取名為“雷區”。

同時,這里也出現了軍校影子。

只不過這里只是負責訓練專業士兵,而是高級將領。

Advertisement

這是因為在火的研發、試驗的過程中,需要實際作者,這些作者本就是士兵,他們在作的過程中,將每個細節都做到滾瓜爛

因此在西南戰役中,研究院為李如松他們提供大量了的炮兵和工兵。

在大規模配備火的軍隊中 這兩種兵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軍中也是非常吃香。

故此在西南戰役結束之后,當李如松、趙士禎他們回頭看時,發現這似乎能夠一舉兩得 既能夠為研究院提供足夠人力 同時也能夠源源不斷為軍隊提供這些專業兵種。

故而趙士禎他們有意將火試驗過程 當一種培訓。

當這一批士兵練掌握之后,就立刻更換新兵。

“快快快!”

只見一名將在催促著幾十名士兵,趕著八輛馬車快速前進 每輛馬車后面拖著的一架火炮。

“停。”

又聽得一聲令下。

炮兵立刻馬車調轉過去 將火炮口對準遠一扇扇巨大的紅門。

“準備!”

士兵們立刻裝彈。

準備就緒之后,又是一聲令下,八門火炮齊

四門紅門應聲而破。

雖然只是擊中一半 但是命中率已經是非常可觀。

要知道當初楊飛絮率領戰艦進攻呂宋的時候 一齊發 那是無一命中。

梁看得是目瞪口呆 走到趙士禎邊 問道:“趙主事 你們這是在干什麼?”

“趙士禎見過寧遠伯。”

趙士禎先是行得一禮,然后解釋道:“我們這是在嘗試著,如何在野戰中快速利用火炮進行攻擊。”

“原來如此。”

梁點點頭,又道:“看來非常功啊!”

趙士禎須一笑,道:“這還多虧了廣州佛山來得那些鐵匠。”

梁好奇道:“此話怎講?”

Advertisement

“寧遠伯這邊請。”

趙士禎帶著李梁來到一門火炮前。

梁瞧著那火炮 不眼中一亮 “這火炮.....!”

趙士禎道:“這是一種銅鐵炮 比青銅炮要更加輕 比純鐵炮要更加耐用,威力也比二者更大,在各方面皆已經超過咱們曾今購買的弗朗機炮。”

他又指向邊上那門更輕型的炮 “這門火炮乃是用鋼與生鐵鑄造而的,雖然耐用和威力不如銅鐵炮,但要更輕,價格更加便宜,而這些冶煉技,全都是佛山的工匠給我們帶來的。”

說話時,他是一臉驕傲啊!

其實在此之前,大峽谷的生產的火炮,已經不弱于進口火炮,但不能說完全超越,而如今是全方面超越,其原因就是大明的冶煉、合金技突飛猛進。

在煉鋼、合金技方面是要勝于西方的。

再加上郭淡的資本玩法,將全國大量的優秀工匠,都吸引來大峽谷,雖然沒有什麼理論,但這些優秀工匠集中在一起,無疑刺激技進一步發展,另外,衛輝府作為生產中心,許多技是可以相互分的,比如說鑄幣技,就給予了大峽谷一些技支持。

當然,李如松他們那些將軍見大峽谷有求必應,跟以前的兵部和工部簡直天壤之別,自然也就不會客氣,是瘋狂的挑病,關于火炮... 于火炮機的問題,就是李如松拼命吐槽得問題。

你們知道推著一坨鐵走在崎嶇的山路,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嗎?

我的士兵到達戰場,都已經沒有力氣點火線。

跟西方不一樣,自孫子兵法起,中國在軍事上就一直強調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趙士禎也是深愧,今年鳥銃的研發重點,是點火裝置,而火炮的研發方向,就是增加機,那麼減重自然是一個方向,這銅鐵炮、鋼鐵炮是應運而生。

Advertisement

正當趙士禎在跟李梁聊著還能如何改進火炮時,一個隨從來到李梁老仆邊,在耳邊嘀咕了幾句,然后將一封信函遞給那老仆。

老仆拿著信函,又來到李邊,低聲道:“老爺,遼東來信了。”

梁微微一怔,然后向趙士禎道:“趙主事,我這有點事要理,明日再來跟趙主事詳談。”

“寧遠伯慢走。”

剛轉走得幾步,李梁就拆開信,看了起來。

“原來如此!”

看罷,李梁突然閉目嘆了長嘆一聲。

這可是李如梅的親筆信,而心中容就是告訴李梁,郭淡提出的條件。

原來李如梅和秦得倚他們商量半天,也沒有個頭緒,如果一諾糧行得計劃得意施行,他們難以預判到底會怎麼樣,最終他們一致決定寫信給李梁。

梁這老狐貍,一看就明白過來,這就是一個坑啊!

皇帝的目的就是要借火,來改革軍制。

而關于這一點,他早就想到了,因為他一直都有參與火的研發,李如松也總是寫信給他,告訴他這火裝備起來是多麼的痛快,而郭淡在寧夏軍制改革,更加印證了他的想法。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日會來得如此之快。

他是太清楚一諾糧草立的后果是什麼,那就是不會再有什麼李家軍,戚家軍,只有大明軍。

但是他們李家在遼東經營這麼多年,他心里又如何舍得將這一切出來。

正當他糾結之際。

轟轟轟!

一陣炮聲,將他驚醒過來,他回頭去,一門門火炮,令他五味雜陳。

他最初與郭淡接,乃是希借郭淡,來增強遼東軍的實力,可不曾想,時至今日,竟被郭淡反噬。

這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梁深知自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就這生產力,就這火,就這財力,那真是圈一條狗都不見得會輸,更何況皇帝邊是人才濟濟。

如果在這時候,他們李家有一點點作,皇帝可能就會容不下他們。

那一諾糧行反倒是他們李家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他還想保持李家在軍中地位。

在衛輝府的李梁并未糾結太久,因為衛輝府發生的一切,已經給予他明確的答案,他立刻寫信給李如梅,將李家的一切化作份加一諾糧行。

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增加李家在一諾糧行得份。

而就在七日之后,萬歷也終于出了獠牙。

他以邊軍將領私養家兵一事,是大做文章,于是又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他命兵部尚書方逢時經略遼東,又升濟南知府宋應昌為兵部左侍郎,經略薊州。升陜西按察使邢玠為兵部右侍郎,經略宣府。

三人立刻前往三鎮,接管當地軍務。

另外,萬歷還升李如梅為遼東鎮大總兵,并且破格將趙士禎升為翰林院大學士,但仍在衛輝府就職。

與此同時,萬歷要求戶部撥出五十萬兩給邊軍制備最新式火

朝臣們大吃一驚。

這是要干什麼?

不過,他們很快就意識到問題所在。

萬歷這是要改革軍制。

晉升趙士禎,就是要將火研發納軍政中。

然而,這事都是他們自己挑起的,萬歷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他們總不能自,告訴萬歷,私養家兵是我們胡說八道的,你千萬不要相信。

當然,朝中很多大臣也都是支持的,首先萬歷這回是按規矩辦事,沒有將遼東、薊州承包給郭淡,他們都還不知道,一諾糧行即將閃亮登場,這些文可也不想武將實力太過強大。

遼東鎮。

當方逢時從馬車上下來時,迎接他的乃是郭淡抱怨。

“這惡事由我來做,惡人由我來當,但是功勞卻都歸方尚書,這可真是一個蛋的社會啊!”

“你這商可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啊!”

方逢時怒哼一聲:“老夫一把年紀了,還送上門來給你當槍使,你可別不知好歹啊!”

郭淡嘿嘿一笑,道:“話也不能這麼說,到時功勞全算方尚書的,罵名全是我來背,如這種事,可別說當槍使,就是當馬騎,我也樂意啊。”

方逢時道:“這功勞是算老夫的,但好卻都讓你給拿走了,你當然樂意啊。”

郭淡神一滯,心道,這老狐貍可真不好糊弄啊!

因為郭淡畢竟不是員,萬歷也不可能將九鎮都承包給他,他是沒有權力推行改革的,他只能先過來將利益分配好,安好當地的將軍,真正推行改革的是方逢時他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