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長生萬古:茍在天牢做獄卒 第170章 後事棺木

《長生萬古:茍在天牢做獄卒》第170章 後事棺木

歲月匆匆,時間不會因誰而停頓。

    轉眼兩年已過。

    春起,天下大旱,禾苗盡枯。

    到了夏至,又起時疫,還有蝗災肆

    老天似乎有意磨礪大坤百姓,讓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不能有一息之機。

    攤丁畝之策推廣功,效不俗,底層百姓才安定兩年,便又迎來毀滅天災。

    大量災民棄耕逃亡,還有蕭景塵四煽風點火,邊軍叛,各郡自立 ,江山風雨飄搖,崩潰之兆已現。

    而在京城,鎮國公馬六依然不知所蹤,鎮司從千戶到下麵的校尉,同心協力,不服調,將新任指揮使架空。

    景皓帝聞之大怒,下令將副指揮使嚴寂抓起來,進行審判。

    他是馬六的鐵桿屬下,亦是鎮報的負責人,馬六離開後,鎮司上下唯嚴寂的命令是從。

    然……聖旨還未下達,嚴寂已不知所蹤。

    並將下麵的五大千戶,諸多百戶帶走,將鎮司的骨幹力量掏之一空。

    這些人大多無父無母,了無牽掛,朝廷很難通過家人要挾他們。

    景皓帝氣得目眥裂,有一種眾叛親離之,大砸一通後,隻得下令廢除鎮府司。

Advertisement

    隆慶年間創建的這個部門,為王朝穩定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為大坤培養出數以萬計的武道高手,經曆二十年,終於落下帷幕。

    百為之振,懸在頭上的利劍沒了,滿朝文武皆讚景皓帝英明。

    而抱負得以施展的蔣天河,攤丁畝得罪了無數的權貴,背後沒有鎮司撐腰,也是第一時間辭

    景皓帝不準,並派人嚴加看管。

    想拿馬六,蔣天河也算一條路子。

    結果不出幾日,蔣大人也莫名消失,隻留有書信一封,說要離開大坤,去追求長生之道。

    蕭景翊親自出馬,發應,都沒有把人追回來,著實令眾人驚悚。

    ……

    十荒山,地勢巍峨,峽穀之間有溪潭,深邃而幽靜。

    張武三人已在山裏待了四個多月,在溪水岸邊開辟出大片藥田,種滿喜涼的各靈藥。

    這已是張武的第十九基地,也是最大的一,下了很多功夫。

    走訪名山大川有收獲,他也摘到兩株千年靈藥,視若珍寶,舍不得拿來煉藥,幹脆帶土拔出,挪個地方繼續種。

    植也是互相影響的,有靈藥的地方,相對來說植被茂盛,其他藥也長得好。

Advertisement

    這三年多遊曆下來,馬六的兩鬢已日漸斑白,臉上的皺紋也多了些許。

    盡管有張武和老和尚為他調理,又常年服用武靈丹,依舊難掩歲月的侵蝕。

    六叔沒下地裏幫忙,而是在藥田邊緣挖起了大坑,弄出個長方形的坑,又削木為板,像是要搭屋子。

    “天氣真是越來越熱了。”

    勞累半晌,馬六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有些燥熱難耐,用大樹葉子扇著風,坐在的石頭上氣。

    張武在藥田裏忙碌著,也是抬頭看了天上一眼,烈日當空,晃得人眼暈。

    “我們在河邊,深山裏,都熱得悶氣,隻怕外麵已是大旱連天了,不知又要死多人。”

    “阿彌陀佛。”

    老和尚應了一聲,回憶道:

    “隆慶三年,也發生過一場大旱,九江俱幹,四海之田裂,兩年未見一場雨,遍地皆是流民,導致大坤人口減半,有些郡縣死亡人數達八以上,比前幾年的瘟疫也不逞多讓。”

    “這日子沒法活了。”

    張武直搖頭,也是坐在背曬不到的地方休息起來。

    古代所謂的“大唐盛世,康乾盛世,”其實不是過老天爺給麵子,在他們統治期間,沒發生過太大的災而已。

Advertisement

    不然莊稼災,顆粒無收,沒錢稅,人們活不下去,便會將仇恨轉嫁到權貴們頭上,減迫以求生存,百姓必定揭竿而起,社會,哪來什麽盛世?

    暗暗搖了搖頭,張武四去,遍地奇花異草,茁壯長,藥田四周的風水格局也已布置好,總算可以換陣地了。

    當下說道:

    “山裏待這麽久,都快野人了,要不咱們明日出去逛逛?”

    “善。”

    釋菩提雙手合十點頭,也是不喜歡在深山裏待。

    這地方堪稱鳥不拉屎。

    若不是環境還算可以,也有靈丹撐著,不用為食而發愁,待久了腦子都得退化。

    這幾年,他的麵容也同樣蒼老了一些,眉須花白,畢竟已是一百四十歲的人。

    馬六來不及休息,連忙開工,扭頭說道:

    “今天趕工,明日我應該便差不多了。”

    “六叔你這是……”

    張武蹙起眉頭,上前去幫忙,發現這些木板非常厚,超過十厘米,可不像用來搭屋子的。

    馬六笑著說道:

    “你六叔也老大不小了,該準備後事了,趁著這十荒山是個風水寶地,挖個墓,打一副棺材,哪天六叔若是不行了,你便把叔埋在山裏,也算是土為安。”

    張武驟然僵住,呆呆看著六叔頭上的白發,心生悲意,隻覺手裏的木板重若千鈞,讓他使勁渾力氣都很難抬起。

    馬六很灑,用木楔子將兩塊木板釘起來,輕聲安道:

    “生老病死,人之常,咱爺倆這一路走來,互相扶持,患難與共,已勝過父子,不必悲傷,不要難過。”

    頓了頓,馬六把石錘遞向張武說道:

    “來幫六叔一把,爭取今晚弄完這副棺。”

    張武木然接過石錘,失魂落魄般掄起錘子。

    老和尚也在旁邊拿起一塊木板,閉上一隻眼看了看平整度,指甲如刀,將不平削平,並在木板表麵雕琢起來。

    許是年歲太大,見慣了生死,心境再難起波,他反倒很坦然。

    夕西下,大山裏漸漸暗了下來,清澈的流水聲在耳邊劃過,晚風習習。

    一副嶄新的金楠木棺材放在墓邊,厚重而又堅澤橙黃,表麵雕刻著龍,栩栩如生,像是要撲麵而出。

    將棺蓋抬起,放在棺口上麵比劃了一下大小,剛好合適,馬六滿意點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