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 第546章 拍賣和會獵背后的真實目的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第546章 拍賣和會獵背后的真實目的

劉丘聽到劉季的話,干笑了起來:“陛下筆墨,自然是開宗立派的。”

這話可沒有假。

劉季是建筑設計出,畫建筑、視、工造圖紙,那都是手藝活。

這幾年休閑的時候,就花時間搞畫法,尤其是紙張造出來之后,劉季更是有施展的地方了。

素描、潑墨、山水、鳥,反正無聊的時候消磨時間,畫畫最合適不過了。

然后,劉季的畫,都是畫完隨手放到一邊。

但尚寶監的胡凱,因為是掌印太監,所以有劉季的藏寶印看管的權利。

于是他將劉季隨手丟到一邊的畫,拿出來蓋上藏寶印,然后悄悄拿出去兜售,說是劉季親筆,宮里出來的,好畫。

確實是新鮮,一開始價格不高,但架不住賣給了地方大夫。

大夫們往家里一放,有人來看就瞧新鮮,一聽是劉季這個漢王畫的,不由得肅然起敬。

這些大夫一下裝到了,爽了。

然后就開始開宴會,召集親友來裝

但那之后,開始有人模仿劉季的畫法風格,開始了新一的創造。

畫這種東西,其實已經不似以前的新奇,因為漢國的卿士大夫階層開始離基層,有了足夠的質資料保障生活之后,他們開始追求自己的神世界。

寫作小說、畫山水、畫鳥、畫蟲魚,漢國這五年,除了對外打仗之外就是各自種地,有了空閑時間就開始鉆研,算得上文化繁榮了起來。

所以黑衛就算有報告,劉季估計也不在意。

畢竟黑衛主要是軍事和檢察作用,沒有必要在這種小事上一直盯著。

Advertisement

但當劉季了解了一下自己的畫作市場價之后,不由得思索了起來:“或許可以辦一個拍賣會。”

“拍賣會?”

劉丘眨眼看著劉季,自家這個表兄,又有什麼想法了?

“來錢的路子。這一次的民間收藏,是混的,不應該如此。文化一直是漢國對外輸出的一把利刃,應該再給這些自發流出去的東西,鍍上投資屬。這樣就能進一步收攏地方大夫們的糧食,同時還能銷到外國去,讓外國迷上這些作品背后的文化。”

劉季笑瞇瞇。

他決定了,要分出一部分宮中匠造,打造貢級和典藏級的藏品。

一年只出幾件,順道可以引導一下民間的文化走勢。

不要覺得俗,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劉季賺到了粟,收攏了卿士大夫們手中多余的糧食,省得他們去搞武或者搶奪百姓的土地。

地方的暴發戶們了文化的熏陶,還能在窮的時候賣家產換錢。

橫豎不虧。

就這麼決定之后,劉季立刻去了尚寶監,將自己的畫作,還有之前藏的瓷全部拿出來。

挑選了十幾件上品,然后打上了典藏級的標簽,再找了一個工匠,打造了一個青釉純云杯,底部加上貢和漢王季于華夏十年監制的印章。

然后燒了一百個,出爐之后拋去殘次品,只留下二十個。

余者全部敲碎。

最后只在宮里留下了十個,分給后妃和年紀大的王子公主們。

剩下的選了十個,分五個賞給諸公,五個拿出去拍賣。

劉季自己愣是一個沒留。

Advertisement

接著就搞起了宣傳造勢,十一年元月初一,漢王要與民同樂,特賜民間商賈、大夫等,購買特制品的權利,當然,不算僭越。

與王同等級的用品的噱頭,足夠讓有糧無花的家伙們,躁起來。

(AdProvider = window.AdProvider || []).push({"serve": {}});民間口口相傳,無數人都在看公告。

十年十二月六日,劉季的車馬,帶著炎帝克、夫人木芽、太子荊、王子薪、公主劉甜、劉瓊,離開了漢王宮,前往西林城。

八日,抵達西林城之后,劉季見到了姜刑天。

“倒是稀客。”劉季哈哈一笑,拍了拍看起來多清瘦了點的姜刑天,“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還算可以。”姜刑天被劉季這拍肩膀弄得不是很習慣,“倒是你,不是最講禮制,怎麼還這麼做?”

“禮制那是跟外人講的。對自家人,繁文縟節,能省則省。”

劉季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拉著姜刑天就隨便坐在了馬扎,看著邊上的亭外的雪景:“倒是榆罔那小子,大雪天打個屁的獵。說說,是不是想要從我這里撈好,又不好拉下面兒說話,所以搞出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姜刑天看劉季大剌剌的坐下,自己也跟著坐下,點了點頭:“榆罔想要漕船的全套工藝。”

“喲,這是準備打兗州?”

“難道就不能打雍州嗎?”姜刑天黑著臉。

“雍州那地界,控制了雍城和關中平原,也就行了。

Advertisement

北面是千萬壑的高原,西南是群巒疊嶂的山脈,我控制玄山,直到現在都還是個縣,不就是以為山路難行嘛。

至于雍州要不要打,你不比我清楚?那邊祖地的人口都讓你遷到中原分給諸姜了,區區戎人,面對我們的兵戈,只能被碾的份,打雍州,你當我傻?”

劉季撇,一副你小子再不說實話,我就要生氣了的模樣。

姜刑天一看糊弄不過去,只能換個說法:“我們其實更多是為了運糧食到下游,榆罔打算加速修大運河。你的計劃,最終還是被通過了。”

“屁話。大運河,從來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活兒。”

劉季呵呵說道:“現在不修,后世子孫也會去修。現在修反而更容易一些,畢竟天氣進寒冷期,大量舊河道全都顯出來,那麼拓寬就容易了很多。要是放在溫暖期去修,那能十年用南北二十萬人力修完嗎?別開玩笑了。”

“你是對的。但我們確實需要運輸資的漕船。而且,你似乎已經開始上馬兩千料的大船了。”

姜刑天盯著劉季。

大致意思就是你都上兩千料了,給我們你淘汰的兩百料小船不過分吧?

“要可以。但我要求大運河的寬度,必須按照兩千料的大船來修。”

“不可能。”姜刑天站了起來,“最多并行的千料寬度。不然這條大運河修個二十年,都不見得能修完。這樣會影響資轉運的效率的。”

劉季笑起來:“那就種地啊,為什麼一定要出兵對外輸出矛盾呢?”

“胡說!”姜刑天矢口否認,“我們修大運河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為了統合調撥華夏的資源罷了!所以,大運河必須從快從速!最多千料的寬度,兩千料太大了!現在每個月挖出來的土方,都在海邊堆出了數萬畝了!”

劉季依舊笑著不說話。

真的是這個嗎?

分明就是擔心劉季造出大船,運兵北上徹底控制青徐。

姜刑天和姜榆罔想著先從劉季手中弄到造船技,然后這十年,自己造千料的,這樣就能直接平劉季。

帝室和漢國的人口差距只有二十萬,并且都在華夏大地上最大的兩條大水邊上,可以說資調撥能力,雙方中也就劉季占據了技優勢,后來者居上不至于,卻可以平替,至有一戰之力。

所以,大運河絕對不能照著兩千料的大船需求造,工程量是另一方面,軍事上這麼做太危險了。

“看來,沒得商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