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 第565章 劉須北游記(四)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第565章 劉須北游記(四)

“前面就是涿郡外的最后一條河易水了。”

帶路的九黎向導介紹道:“過了易水,就是燕平縣(今河北霸縣)。”

“好,非常謝你的帶路。”劉須笑著說。

“黔公此言煞在下了!若不是黔公此番慷慨,我們只怕已經舉族死了。”

向導一臉嚴肅:“還請黔公下次莫要多言謝,該謝的是我們。”

“不必謝我。同是華夏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也是我漢國的國策,同族就該互幫互助,而不是相互攻擊。”

劉須這一路走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看到底層九黎人就說大家是同族,序列華夏之,豈有外之分?

看到貴族九黎人,那就說大家都是姻親關系,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

最后收尾就說都是我們漢國的政策,我也只是照章辦事。

于是劉須從七月底走到九月中旬,沿途一直撒糧食,不管信他還是笑他的人,無一例外都豎起了大拇指,都稱頌劉須和劉季。

“那既然送至此,在下就先回去了。”

向導要就此別過,劉須喊道:“稍等。那,取來百斤粟,還有三十錢,送這位向導。”

“這……”向導驚異,然而劉須拉著他說:“千萬不要拒絕,這一路相送,耽誤了生產,理當補償,還請收下。”

送來了粟和錢。

都裝在麻袋里,還心弄來一竹竿讓向導挑。

“那謝過黔公。”向導作揖行禮。

Advertisement

“客氣了。收好。”劉須給他戴上,禮送出去。

最后還揮了揮手,讓回頭看的向導念不已。

“說的真的,犯得著這樣嗎?”白象皺眉問。

劉須看了一眼這貨,原名鳥兒,金刀部落老人,跟劉須一塊長大的主兒,后來因為不適應司空府的活,就去從軍了。

還有自己的氏,不更爵位。

他對于劉須這般禮遇一個路人,實在不解。

“季說,要真誠對待每個人。尤其是只會隨行一段時間的人。當你好好的對待他們時,他們離開之后,若是有人提起你,或者你背后的組織,無一例外不會夸耀當初你對他們的好。更何況,這個向導會說話,會寫文字,在他們部落地位就算不高也肯定是貴族子弟。給了這點粟,換來了他的慨,以及向往華夏漢國的文明好,難道不比花了幾萬錢買一個貪婪之輩要好?”

白象挑眉,聳了聳肩:“蠻夷不都是畏威而不懷德?沒有足夠的武力,他們能信你的話?”

“可是漢國有足夠的武力,而且富庶而強大。所以,我們就不需要單純靠武力來迫他們聽話,就算你想要打服別人給你辦事。不都是揍了一頓之后,再給他們一點好?”

劉須了個懶腰:“行了,準備渡河。”

“行。”

一行人籌措了一下,第二日渡河抵達燕平縣。

燕平縣令早就準備多時了。

雖說黎貪因為劉季送來糧食,破壞了他的計劃不滿。

Advertisement

但是對方來的畢竟是一個國公,還帶來了八百勇士,這力量不管放在南北,都夠小勢力喝一壺了。

如果自己得罪或者害了他,也不利于兩國邦

所以,再怒,也得顧及表面,更何況他的計劃,從未跟人公布,也就是一群不聽話的諸侯們自行猜測,跟他無關。

(AdProvider = window.AdProvider || []).push({"serve": {}});燕平縣令黎粥是等到劉須渡河,才裝作知道劉須抵達,但實際上他早就接到了命令,好好的招待,不能怠慢。

于是出城十里相迎,看著帶來的糧食,有點皺眉。

“見過黔公,在下黎粥,燕國大鴻臚,這位是縣令黎穎。”

“幸會幸會。”

黎粥是一個鶴發,看起來五十許模樣,實際只有三十五歲的中年人。

胡子修了《髯書》中的山羊胡,一看就很明。

而《髯書》是劉季看國中百姓不會蓄須,搞一氣,特地命人搞出來的胡子模板樣式圖冊,出書發往華夏各地的。

“該是什麼樣,就留什麼樣,適合是最好的。”便是《髯書》的序言。

三人寒暄過后,黎粥又介紹了他帶來的文武員。

華夏各國的郡縣制度,全部照搬劉季的郡縣制度,但又各有發揮,比如燕國這邊有草谷,負責從民間百姓手中征收一筆干草稅,一個人,按照年紀需要三十斤到一百斤。年紀越大,教的越多。

Advertisement

這個,漢國是沒有的。

漢國的牧場、馬場,都是有專門的收購,盡可能的市場化運作,減不必要的勞役消耗。

百姓農閑的時候,可是得去給朝廷做地方基建,或者去開墾土地的。

見識到了制和作用的不同之后,劉須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本縣的縣丞,黎貪的妻弟,出雨師部落的偃師芻皺眉問:“不是都在傳言漢國帶來了三萬斤粟?怎麼看這邊都沒有三萬斤吧!”

大鴻臚黎粥一聽,暗暗怪了一眼這個家伙,也只能裝傻問:“確實是聽說黔公帶來了三萬石糧食,怎麼……”

黎粥指著車隊,言又止。

劉須倒是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道:“這三萬石糧食,是來援助遭夷狄游牧禍害的國家的。我這一路走來,確實帶了三萬石,可是此間地方百姓良田被踐踏板塊,就算復墾,菽黍都不見得來得及長起來就得凍霜。

我若一定要運到涿郡來散發,等送過去,都冬了,萬一大雪封山,不知多人要因此死。

事急從權,我只能自作主張,沿途一路運上來。

不過好在,越往北方,遭的罹害反而更。燕王治國有方,實在佩服!

至于這五千石帶在邊,回頭我還得留兩千石,好在南下用的時候,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只能給燕王三千石了。”

劉須淡笑的說,惹得之前說話的偃師芻臉不好看。

這是嘲諷他們手段低劣,禍水東引呢!

“我們之所以能躲過一劫,也還是這一場春寒。當時易水以北的土地,大多冰封,還未化凍,孤竹夷狄南下,自然吃不了多久就吃了,因此他們只能趕南下了。不然我們也得一年無獲。”

黎粥顯然是個打太極的好手,用慨的語氣,打斷了劉須的魔法攻擊,讓不人表稍稍好點。

“原來如此。”劉須恍然大悟著,“那既然如此,三千石估計是夠用了。當然要是不夠,可以去國書一封隨我南下采購。兄長他很擔心游牧明年會繼續南下,畢竟天氣的事兒,誰也說不準嘛。對了,燕王不知可有空?在下也去拜訪一二。”

“今年北方大雪,燕王去了燕山郡,還沒回來。三千石,估計也只是杯水車薪。”

黎粥賣慘,苦惱不已。

邊側的偃師芻眉頭都快擰一團了,越發嫌棄起這個家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