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 第567章 劉須北游記(六)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第567章 劉須北游記(六)

走到燕國王宮的高點,看到了王宮后方的山林,劉須不由得慨景的別致。

如今秋了,漫山紅楓黃葉,零落飄,又有層巒和天穹之下的好,由不得他慨。

“較之南方,也是不錯的吧。不過久聞漢國善歌,又有詩華,不知道可否賦詩一首?”

黎粥笑瞇瞇。

老實講,作為大鴻臚的他,每年要接的文字容很多,尤其是南邊的漢國各種資料轟炸。

這些年,漢國的詩歌發展極為迅速,自然也有不佳作流傳出來,膾炙人口。

劉須倒是不慫,想了一下說:“倒是有一念,若是要發出去,還需斟酌。但你我游觀,就在一個隨而為,隨便唱首打油詩。”

“您說。”黎粥一邊說,一邊給后邊的人打了個眼,讓他準備記錄下來黔國公的詩作。

這可是那個男人的弟弟,要是沒有點本事,回頭可以拿這個笑話劉季。

甚至可能對劉季提倡的制度,展開攻擊。

你看,你的兄弟都這麼拉,你怎麼有臉說華夏制度就是好的。

如果是,為什麼他不學?

劉須稍稍醞釀一下道:“

秋登高臺賦詩華,且容在下觀林苑。

遠眺山林火似葉,層染碩果鹿呦鳴。

言于此詩已淡,卻聞近弓弦鳴。

由是而驚凝眉駐,幾人逐獵獲鹿

言談之間喜獵貨,家家今夕不愁食。

Advertisement

忽的林間草木,獵弓挽起弦繃。

須臾現影獵變,尋間路逃棄獵得。

吾道猛虎出閘乎?定睛再看為人兮!

著皂吏目服,呼哨之間猛犬出。

驚逃獵人不得去,叢叢木攔生路。

其人翻滾甚狼藉,疾呼哀哉求救矣。

林間豪犬吠,犬牙

伙者怒嘯石刀投,獵犬哀逃吏后。

傷者已暗呼吸急,吏吼蒼林鳥驚起。

伙者咬牙無奈逃,臨了不忘取箭套。

要問緣何取箭套?一戶家私皆在此。

若不取回家財盡,也無余錢養友家。

不得食,不得食,勇去鹿林奪虎食。

十年期期子丁,再探莽莽尋父軀。

送枯骨還冢,扶母碑葬父邊

嚎哭男兒已了愿,再拜父母養育恩。

天憐憫無苛虎,山林來去可自由。”

唱完整首詩,黎粥的臉已經黑了。

因為劉須的唱的容,就在眼皮子底下發生。

當然后邊八句,就是劉須的個人發揮了,在諷刺燕國的圈林占苑,不讓百姓獵砍柴的行為。

圈了這麼大的土地,卻要安排小吏帶著獵犬上山抓捕獵?

這不是搞笑嗎?

沒那麼大的本事,你圈這麼大的土地干什麼?

對于這種暴發戶行為,深劉季教育的劉須,自然是鄙視的。

劉季自己的宮殿,都是圈了小塊林地,然后允許斧斤以時山林,嚴格遵守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的自然經濟規律。

Advertisement

圈的地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只要建起來的城墻外三里的范圍,都是可以在規定時間去狩獵的。

(AdProvider = window.AdProvider || []).push({"serve": {}});至于三里范圍的樹,基本上全部砍,然后就近理高大的木頭,盡量不超過城墻。

就這樣,劉季的獵場,還是被不人吐槽太小。

對,南北各國的君主,都聽說了劉季的行為,覺得好笑。

他們認為土地很多,山林很多,君主圈一塊地怎麼了?

又不是不夠吃,再說了平日里不獵,怎麼練兵?

所以,劉須最開始本來想著寫一首打油詩算了。

結果一看。

好家伙,就在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場私獵被捕的戲碼,整個林區,不是鳥飛就是犬吠,還有被獵犬咬死的倒霉蛋。

然后劉須就一邊看一邊唱,如實記錄,自由發揮,愣是唱出了一章樂府。

這套樂府如果傳出去,那絕對能為對燕國的黑點。

“我國有令,太史記史、樂府采風、諸侯宴雅、宗伯制頌,以正長君。須知以史為鑒,可明興替。”劉須轉過,笑的對黎粥說,“還請抄錄的文吏多抄一份,此章我得留下。啊,許久不曾有如此詩,得記錄,回頭我子孫出就藩之時,我這個黔國太祖的本紀,也算是能有一篇可傳世的風。”

Advertisement

“哈哈……”

黎粥干笑應和:“黔國公可真是,大詩人。”

“算不得什麼。兄長曾說,國家不幸世家幸,國家盛世百業興。治理一國一地,萬萬不能只顧樂,天授皇權,是為了國君能引導蒼生走向盛世,而非一己之私而害民。貴國王室……罷了,我也不干涉他國政治。”

劉須言又止,然后跟著黎粥去拜會了燕國夫人,送上禮

雨師接見了劉須,然后收了劉須送來的錢幣,以及拿到了黎粥在涿鹿苑高臺記錄下來的劉須樂府。

雖然看得不悅,但聯想到南邊傳來的報,也就微微釋然了。

兩國的風氣還是有不同。

劉季自己對于樂,一直不看重。

各國君主紛紛建設宮苑,劉季已經十幾年不曾添加新的宮苑了,每日勤勤懇懇干活,帶著漢國朝前狂奔。

劉季影響的劉氏諸侯,基本上都很像劉季的工作模式。

能工作絕不魚,因為魚沒前途,現在國家還在上升期,干多活能獲得多利益,誰愿意自甘墮落?

當汗水和回報正比,自然沒有人魚了。

所以劉須能唱出這樣的詩歌,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而且寫得很簡練。

能水十萬字的容,凝練三百二十三字,簡直不要太厲害。

畢竟劉須最后自己腦補添加的容,可是到了十年之后了,要是給漢國的小說家們。

足夠寫一本求師、習武、從軍、升遷、復仇、然后安民一方的大戲了。

現在寫實和簡練,算是漢國樂府的特點。

辭章花哨在個時代明顯不可能,畢竟語言匱乏時期才剛剛過去,典故還沒有確立,劉季本人更是半文不白,只能盡可能節省文字數量,來減輕文件消耗紙張的花銷。

紙可是出口的拳頭產品,很貴的!

不過雨師對于這樂府不在意,隨手囑咐人謄寫制鼎的銘文,放在宮門口讓朝中大臣們都看看。

然后將心思全部放到了劉須送來的五銖錢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