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 第612章 百家爭鳴(二十九)

《穿越原始部落當首領》第612章 百家爭鳴(二十九)

劉季還不知道他一句隨口的話,到底會引起歷史的何種變化。

甚至催生了專門靠著劫掠西邊部落,閹奴換取商品的國度。

當然了,這都是后話。

眼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無盡的沖擊。

從各族的歷史斷代,了解到了上古的天氣變化,更大的九州,更大的華夏。

這些容都充斥著親族緣的聯系。

既然是親戚,那麼劉季主張基于現實的對話,也就能實行。

基于現實的對話……

聯合國五常點個贊。

總之劉季通過這一場課題的果發布,正式將華夏歷史推到了幾萬年前。

舊石時代代表《有巢氏》、新石時代代表《燧人氏》。

接下來才是第一個華夏氏族王朝《泰皇氏》。

然后第二個《魁隗氏》,第三個《神農氏》,第四個才是《華夏國》。

至于華夏國的歷史,又跟神農氏最后兩代重合,因為神農氏的歷史還未終結。

但也快了。

劉季瞇著眼睛,他已經將幾個斷代確定下來了,那麼華夏王朝前的氏族歷史斷代還遠嗎?

照著自己那個小舅子的搞事能力,用不了幾年,當十大錢這個通膨大鍋徹底炸開,除了對外輸出戰爭之外,沒人有辦法解決。

他劉季也解決不了。

所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就是。

錢發多了,真的就不值錢了。

糧食資在手里,才是真實的。

Advertisement

劉季接下來回宮。

稷下學宮全面對外開放,大量學者涌學宮的圖書館,摘錄《史料》,以及共同研究族系資料。

同時還有大量的《百家》課題可以研究。

文人們的盛世。

當然,龐大的資料和各種傳說,也隨著進來漢國的商人,甚至其他一些系流傳出去。

剛剛回到的姜榆罔就拿到了書。

他的看完之后著眉心對姜刑天說:“華夏各族,都是向著中原集群的嗎?可為什麼會這樣?”

“天氣、山川、地理、中原之地作為天下形勝之地,自然而然的承擔了所有族群路過的通需求,于是在這里能形撞與融合。”

姜刑天平靜的解釋道:“蔡國那邊提議挖寬鴻水河道,要跟淮水實現通航。如果通了,我們也可以直接從大河下船,進漢國的淮水,比漢國還要繞一圈長江快多了。若是未來開戰,沿著鴻水南下,也能省去大量的糧食運輸費用。”

“……”

姜榆罔聞言拿來地圖,看了一會兒后點了點頭:“挖吧。反正早晚都要修。不過暫時給不了多人,終究還是要先解決北方的大患,給姜酒批一百萬當十大錢,每年給十萬,十年時間應該夠修完。”

“好。”

姜刑天應下。

實際上他們修的鴻水水道,在歷史上是戰國時期,魏國和楚國在淮上鋒的重點要地。

Advertisement

而鴻水的終點,就是大梁,也就是開封。

有了鴻水作為支點,魏國才方便運輸資南下和楚國爭奪蔡國、宋國的土地,并且保證自己的前線不威脅。

(AdProvider = window.AdProvider || []).push({"serve": {}});所以站在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對漢國不斷發力的徐徐施,也是消解漢國影響力的辦法之一,因此姜刑天沒有理由拒絕鴻水道的挖掘。

另外,現在的鴻水比較特殊,只是一條黃河小支流,整條河基本不能通行。

因為歷史上得等到大禹治水的時候,將黃河水導鴻水疏通的時候,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通航上游。

然后戰國的時候魏國再修一次,才能為未來楚漢爭霸的鴻

所以姜榆罔才會一口氣撥出一百萬當十大錢,分十年給。

蔡國想要挖通鴻水變,甚至還需要重新選挖泄口,工程量并不比淮泗線的大運河要小。

不過也就這一條最合適了。

解決了自家兄弟讓自己幫忙的事后,姜刑天又問道:“對了,最近一段時間,西邊周國承接了不祁石頭的兵馬,讓他們拱衛在外,擾了不雍城的秩序。坐鎮雍城的姜來報,說是想要發兵攻打一下周國,剪除他留在外邊的角。”

Advertisement

“發兵?”姜榆罔眉頭微皺:“那個家伙怕不是真的想要教訓周國,而是想要滅周吧?”

“這……”

姜刑天沉了一下:“他應該沒有這個膽子吧。”

是姜榆罔二哥的鐵桿,現在伴隨著姜榆罔以強兵碾了瓜分了不部落,姜雖然沒有選擇北逃,但是還遭到了損害。

最近部眾丟失干凈不說,還有極大的虧損,日子難過。

這一次去雍城,是因為姜斬被調走了,姜榆罔手底下能用的也都被部署在重要的地方,唯獨雍城現在愣是為了中轉站,存在的意義只是給在長安的造船廠提供糧食、勞力。

本沒有上前線的需求。

而且伴隨著祁石頭隕落在高原泥石流之下,西邊戎人附在后世蘭州、天水、西寧一帶,已經形了帝室西線第一道防線,西邊也就更安寧了。

他姜估計是沒有功勞可以撈,于是沒事找事,想著揍一頓周國,搶一筆來賺了。

“讓他安心在雍城屯墾,現在長安那邊的造船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別在這個時候胡鬧!”

姜榆罔拍板。

在漢國的造船技沒被徹底掌握之前,絕對不能讓這個小子胡鬧,不然萬一劉季斷了技的提供,才學到一半的帝室工匠,真要靠自己不斷往后索?

那得多耗費時間和力?

至于周國,躲在山里的部落,終究上不了臺面。

“行,我會警告他。不過現在稷下學宮的事,我覺得有必要持續的安排人過去關注。”

姜刑天結束了之前的話題后,對姜榆罔說道:“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漢國稷下學宮的作用,這會讓多的能人志士被吸引前往?因此,我們得盡可能安排人過去,同時篩選一部分人,邀請他們來講學。”

“講學?為什麼不是創一個?”姜榆罔不滿的說。

“我也想啊。可是咱們有漢國那麼廣闊的圖書館嗎?數萬冊的書,讓人可以隨意的取閱,抄錄,并且提供免費的紙,這代表了什麼?”

姜刑天雙手一攤:“是這些東西的價值,就多達千萬石的糧食,這可是他劉季十幾年的積累。我們就算安排人去抄,都得幾年功夫。更不要說紙張這一項了,漢人免費提供!免費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