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

《問鼎十國》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

(4, 0);

  江陵北門!

  「南平王在此,城中宵小作,某護大王北上,爾等不開城門,莫不是與反賊一夥!」

  火之中,孫憲高高地站在馬車上,一手持劍,一手抓著高保融的手臂,卓然而立,上一片污,這手中寶劍之下顯然取了不命。Google搜索

  孫憲雖然事糾結,不為羅度所喜,但一書生膽氣卻是毋庸置疑。

  早年為了收集寫作素材,他在城東谷一帶與當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強紳互相往來。

  所依仗的除了一不俗的劍,自然不了一非凡膽氣。

  此刻他手持著寶劍,在火之下威風八面。

  守城將楊清是李景威心腹,已經得到了李景威的通知。但時間未到並未將況告知兵士,本來他們是打算說城中有人謀逆,閉四門。

  可現在高保融就在眼前,這臨時臨急的,總不能對著兵士說,我們要造反吧?(5,0);

  這一時間也慌了神。  

  讓楊清直接對著高保融、孫憲下死手,他可不敢,只能道:「城門已關,大王若想出城,待屬下諮詢指揮使……」

  他話未說完,一箭凌空而至,穿而過。

  在抵達城門之前,孫憲已經與高知訓商議過了,如果城門不開,直接殺守將,強行開城。

  高從義的軍就在屁後邊,他們沒有時間耽擱。

  生死存亡就在此一舉。

  孫憲再次舉劍高呼:「再不開門,爾等一樣,罪同謀反!」

  自己的上司被當場殺,高保融這個國君又在眼前,餘下兵士真擔不起謀反的罪名,慌忙地打開了城門。

  這時後的追兵已經趕到,一陣弩矢激

Advertisement

  後哀嚎聲不絕,還有勁弩在馬車上發出「咄咄咄」的聲音。

  孫憲臉蒼白,道:「大王,速進車。」(5,0);

  他推了高保融一把,瘋狂地舞著馬鞭往前奔逃。

  自己召集的家丁沒有一人披甲,本不可能是軍的對手。

  也就高知訓手下的百人有些戰鬥力,但寡不敵眾,又能堅持多久?

  孫憲也顧不得自己人追不追得上,親自駕著馬車往北逃竄,只要將高保融帶到襄州境一切就安全了。

  高從義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縱兵進大周領土。

  「大王,現在形勢迫。我們應該立刻北上,去開封向郭天子求援,讓他出義兵,討伐叛逆!」

  孫憲正氣凜然地說著,他已經想到了史書會這麼記載今日自己英勇救主的行為。

  想著羅度那「三字,十字」的嘲諷,他有些不屑一顧。

  「大王?」

  見馬車並無半點回應,孫了一聲,古怪地回頭看了一眼,但見自己的大王以一個奇葩的姿勢在馬車後壁,一支弩矢從他的後腦穿過,鮮流了一灘。(5,0);

  孫憲木訥地轉回了頭,腦中忽地想起,自己似乎推了他一把。

  穿馬車的弩矢,自己的推搡,等於……

  孫憲面扭曲,大王讓我殺了?

  不,是高從義,是高從義殺了大王。

  一定是這樣的,一定是!

  肯定是!

  孫憲魔怔的給自己一遍一遍的洗腦。

  他停下了馬車,將高保融從車壁上摘下來,平躺著抱在懷裡,悲哭道:「大王,大王!」

  高知訓催馬來到近,看著已經死去多時的高保融,也是呆立當場。

Advertisement

  孫憲看著高知訓說道:「大王給叛賊殺死了。」

  高知訓沒有理會這廢話,而是聲道:「那我們當如何是好?」

  孫憲目堅定,決然道:「去襄州,去求救兵,為大王報仇。」

  江陵城中一片盪,這死了最重要的高保融,高從義完全就沒有任何退路了。(5,0);

  之前是打算迫高保融讓位,來一波常規作,現在只能著頭皮自己上。

  誰不服就殺!

  殺到所有人服為止。

  就在高從義準備舉起屠刀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個消息。

  周軍進城了。

  面對周軍的兵臨城下,李景威這一次沒有任何衝,直接下令軍隊開城迎接周軍,主上繳了所有械,配合周軍控制了江陵四門。

  投降得乾淨利落。

  在控制江陵四門的同時,侯章親自率兵將南平王宮團團圍困。

  大勢已去的高從義不願意被擒辱,直接點燃了南平王宮,高呼道:「我南平王室焉能做階下之囚。」

  隨著高從義的自焚,江陵歸於大周掌控。

  儘管過程出現了小小的變故,但大周依舊沒有折損一兵一卒。

  羅度直接讓孫憲去說降歸州、峽州。(5,0);

  歸、峽二州不過是位於長江中上游的兩個小州,本沒有抵抗之力,也沒有抵抗之心,直接歸降了。

  尤其是隨著林仁肇率領水軍的抵達,南平更加掀不起半點風浪。

  南平王室還異想天開地打算擁立高保融的兒子高繼沖為南平王。

  羅度想也不想,直接說了一句:「某做不得主,你們自己去家面前商議此事。」

  他手一揮,直接將所有高氏員打包運往開封府。

Advertisement

  這輩子,他們這一行人是別想回到江陵了。

  大周占據江陵的消息最先傳至武平。

  現今割據武平的是周行逢。

  原本武平節度使是王逵,王逵奉郭榮命出征南唐,因部下進讒,反了岳州團練使潘叔嗣,為潘叔嗣所殺。

  潘叔嗣心知自己不能服眾,於是遣朗州將吏到潭州迎請周行逢,自己則返回了岳州。

  周行逢接管了武平軍後,用計除掉了潘叔嗣,一併獲得了王逵、潘叔嗣的領地。據有朗、潭、衡、澧、岳、道、永、邵、辰、全十州四十縣,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5,0);

  不過周行逢心知不是大周對手,很識趣地遣使告於郭榮,表達了願意臣服的意思。

  郭榮目前無心收復荊南,授他為朗州大都督、武平軍節度使,節制武安、靜江等軍,加檢校太尉,承認了他對荊南之地的割據。

  周行逢對於南平是有想法的,尤其是南平因為出兵不力,為郭榮厭惡之後,便生出了異樣的心思。

  江陵地理位置太有力了,南船北馬、七省通衢。

  且不說軍事地位,就接通蜀、江南、中原、荊南四方商業通道,足以賺個盆滿缽滿。

  周行逢自知實力有限,敵不過孟蜀、南唐,更別說是大周,可這坐著收錢的買賣,哪有不心的道理。

  只要南平一有異,周行逢立刻就打著為周天子除害的旗幟北上。

  結果派出去的諜報傳來的卻是羅度坐鎮南平,江陵歸周的消息。

  「這……怎麼可能!」

  周行逢臉慘白。(5,0);

  這一下子麻煩可大了,荊南水系不亞於江淮江南,江陵水軍可以隨時隨地地南下攻取自己占據的任何要地。

  「他們不是回師開封了?」

  「羅度剛剛不久還在揚州跟錢弘俶飲酒作樂,怎麼幾天功夫就拿下了江陵?」

  一種做恐懼的緒瀰漫心頭。

  南平不過是沒有遵郭榮命令而行,這才幾天就滅了?

  儘管江陵覆滅的過程他詳細地反覆看了十幾遍,沒有羅度的一點痕跡。

  周行逢卻不相信羅度只是因為恰巧路過就趁勢收了江陵,其中一定有他在推手。

  太可怕了!!!

  「無怪能與丞相齊名!」

  周行逢只覺得一涼氣在心頭揮之不去,略微沉,揮手來了自己的心腹李觀象,道:「先生,你從府庫挑選一些厚重的大禮。對了,將我那張白虎皮也帶上,送往開封,就說臣周行逢的一點心意。」

  那張白虎皮是周行逢最的至寶。(5,0);

  金陵。

  大周退兵,李璟終於緩過神來。

  開始理戰敗後的所有政務。

  這一年的征戰,南唐損失慘重。

  國庫見底,國中然無存。

  沒有十年生息,他們再難恢復元氣。

  但李璟看得很開,至江南國主的位子是保住了,不用當亡國之臣。

  這還沒鬆一口氣,得知了林仁肇駐紮於巢湖的水軍突然駛長江,嚇得李璟猶如驚弓之鳥,以為郭榮效仿漢高祖背盟滅項羽。

  好在發現對方並沒有出兵采石磯,而是直接順流而上去了江陵。

  接著江陵已為羅度占據的消息傳來。

  大周已得淮南,與自己共同擁有長江下游天塹,現在又占據了江陵,掌控了上游地利。

  李璟腦中只有一個念頭,不幹了,這江南國主,誰願意當,誰當去。

  此時皇太弟李景遂再三要求請辭王儲之位,李璟已經同意,改立眾所歸的燕王李弘冀為國儲。(5,0);

  但是讓位國儲,必須得到郭榮的同意。

  李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上書郭榮表示傳位給退位李弘冀。

  這還覺得不夠安全,李璟看著文武百說道:「現今長江天塹不再,吾等遷都洪州如何?」

  孟蜀,王宮。

  相比周行逢、李璟的反應。

  孟昶就淡定多了。

  在給羅降之後,孟昶承了極大的力,化悲憤為食力,本來就胖的子更加壯碩,莫說是騎馬走路都吃力,需要人抬著行走。

  得知羅度取了江陵,孟昶反而沒心沒肺地笑了起來,說道:「跟諸葛丞相為敵,嫌自己命長嗎?」

  郭榮極有先見之明地給孟昶留下了揮霍的資本。

  這位西蜀國主當真就醉生夢死了,日子過得比原來更加奢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