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

《問鼎十國》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

(4, 0);

  郭榮儘管有心滅北漢,一雪前恥,卻也知自己麾下最有戰略目的人一致將目標定為燕幽大地,足以表明這是最明智的抉擇。記住本站域名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ѕтσ.¢σм

  心中想著,只要拿下燕幽大地,再滅北漢,亦是一樣。

  這將目標定在燕幽大地,對於河北的布局需要進一步規劃。

  王樸在這方面做過不的研究,對於河北布局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

  尤其是關於契丹騎兵的。

  跟契丹軍作戰,他們最大的劣勢就是騎兵。

  冷兵時代,騎兵的重要毋庸置疑的。

  羅度在淮南戰場上來去縱橫,勞模石守信功居第一。

  若沒有他所率騎兵的支持,很多戰都打不出來。

  跟南唐打,是他們欺負南唐沒有騎兵,跟契丹打,那就是契丹欺負他們騎兵不夠多了。(5,0);

  「我們要吸取忻口之戰的教訓,發揮我們弓弩上的優勢,休養生息的時候,多造強弓勁弩。同時訓練兵卒時,要更進一步地練習應對契丹騎兵的戰法。魏王先祖符存審對付騎兵的辦法就很不錯,我們可以學以致用。」

  王樸說的是天祐十四年,符存審與李嗣源、閻寶以兩萬破十萬契丹騎兵的事跡。

  當時契丹號稱三十萬騎兵進犯幽州,符存審為了避免給契丹騎兵突襲,選擇山路進兵。出山的時候伐木為鹿角,人持一樹幹,軍,止則寨,以鹿角陣對付契丹騎兵。

  契丹騎兵對此毫無辦法,最終在幽州城下,符存審以步克騎,殲敵上萬,打出了步兵勝騎兵的經典戰例。

  當然符存審手上也有騎兵,不過只有李從珂麾下的三千先鋒騎而已。

Advertisement

  羅度這時道:「臣下再補充幾點。我大周現在有了水軍,與契丹作戰的時候,可以利用起來。津沽這個地方很重要,這裡別看現在很荒蕪,卻可為我們未來的後方據點。」

  津沽就是後來的天津,不過這裡現在還沒有為一個城市,甚至於荒蕪的狀態。(5,0);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位於運河北部、兼有河海運輸之便的津沽地位日漸重要,運河與五河尾閭在三岔河口匯,津沽便以「三會海口」名於史冊。

  唐朝中葉以後,天津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

  但是隨著五代戰,大運河堵塞,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這津沽就完全沒落了。

  現在就剩一些鹽場以及漁人。

  然後就是靠近武清的地方,契丹設置了榷鹽院來管理鹽務。

  見郭榮、王樸愕然地看著自己,羅度道:「在揚州與吳越王閒聊時,聊到了海運之事。吳越的海船工藝遠勝我們,我們可以乘機向他們拜師,學習他們的海船工藝。大海洶湧,我們一時難以克服。但征服渤海卻是不難,我們只要征服渤海,便能通過海運,直接將糧食運到幽州前線。」

  「與契丹作戰,最難防的就是他們的騎兵可以深我軍腹地,襲擊我們糧道。」

  「只要我們北伐之前擁有自己的運輸海船,便能直接通過渤海運兵運糧。我就不信契丹的騎兵還是衝進渤海?」(5,0);

  「不止如此,我們的水軍還能通過渤海威脅到他們的錦州,威脅到他們的東京遼府。既可以打他們出其不意,又能讓他們首尾不得相顧。」

  郭榮拍絕,說道:「朕還以為水軍只在南方有用,不想對付契丹,還能有奇效。如此說來,還得擴大水師規模。」

Advertisement

  羅度道:「臣以為這很有必要。」

  郭榮沉聲問道:「這林仁肇畢竟是降將,讓他統率大規模水軍,有些不妥。」

  羅度提議道:「可安排一大將為正,林仁肇為副,張雄次之。」

  郭榮點頭默認。

  羅度再次道:「壽州一戰,臣以為我軍兵將勇悍,然攻堅能力著實一般。得重視攻城械的研究,兵卒亦要接此方面的訓練。另外臣提議安排專人研究石漆,此使用得當,將會是戰場利。」

  郭榮笑道:「臣似乎已經看到文素、齊向朕哭窮了。」

  他看了一眼力有些不佳的王樸,繼續道:「文伯先生先去休息吧,朕許你一月病假,好好調理子。吾要跟度談談他的婚事……」(5,0);

  王樸先向郭榮告辭,然後又向羅度道喜。

  羅度喜滋滋地回禮,說道:「屆時文伯先生還請賞臉參加在下婚禮。」

  王樸作揖道:「鄙人定然攜子而往,還先生有空指點犬子一二。」

  羅度滿口答應。

  隨即卻是一怔,不對,這王樸的兒子不就是王侁?

  自己居然答應了,這不見鬼了!

  郭榮坐在上首,笑盈盈地說道:「你與符家二妹的婚事,朕當這個證婚人,應該沒什麼意見吧?」

  羅度道:「能得陛下證婚,臣高興不急,哪能有異議?」

  「那就好!」郭榮一副你識相的表,隨即問道:「對於何時迎娶符家二妹,你可有想法?」

  「臣哪有什麼意見?全憑陛下做主。」羅度想了一想說道:「不過臣下家中有一老僕,他自照顧臣下長大。當今世上除了南唐的柴叔父,也就是他對我最親了。若是可以,臣希能以他為高堂。符二娘子,若是不願,便罷了。」(5,0);

Advertisement

  郭榮怔了怔,嘆道:「忠孝如度者,古今罕見。符家二妹是懂事理之人,朕信,不會拒絕的。皇后對比了你們的生辰八字,給你們選了三個日子,下個月二十六,來年的二月二十一,四月十一。你自己挑選吧……」

  羅度沒有多想,直接道:「那就下個月二十六吧。」

  郭榮大笑起來:「急是急了點,但是無妨。先生乃國之棟樑,朕讓禮部從旁協助,保證一切妥妥噹噹。」

  「謝陛下!」

  羅度正愁自己什麼也不懂。

  郭榮道:「你也下去吧,這一路辛苦了。對了,記得明日一早,朝聽封。南征將唯獨先生沒有封了,明晚朕於宮中設宴款待戰功卓越者。先生此戰居功至偉,若不親臨,宴會可開不起來。」

  羅度再度拜謝。

  出了大,羅度直接來到了營司。

  常思德並不在營司,值勤的居然是劉福。

  「見過都指揮使!」劉福恭恭敬敬地向羅度行禮。(5,0);

  歷史上郭榮每次出戰,都命劉福率軍衛士擔任先鋒,立下了不的功績。

  但因羅度的出現,郭榮將之調撥給了羅度。

  劉福便一直跟著羅度駐守廬州,並沒有立大功的機會。

  但他運氣極好,羅度領水師與林仁肇決戰時,讓石守信、劉福截擊南唐軍撤往濠州的敗卒。

  劉福這一路遇上了郭廷謂,他以養蓄銳之師,將郭廷謂好不容易整合起來的敗卒擊潰,還順勢將他生擒了。

  因為此功,劉福給郭榮提拔為營司的指揮使。

  劉福是因為羅度的安排才能生擒郭廷謂這條大魚,自然對之激不盡。

  何況現在自己還在他手下任職,聽說他找人護衛自己回家,二話不說,直接自告勇充當護衛。

  羅度也樂得與這位新來的屬下加深關係並沒有拒絕。

  羅度與劉福一路閒聊,他這時才知道,營司已經大變樣了,不再是他所了解的那個只有五百人的小歘歘部門。(5,0);

  原來在他謀劃江陵的時候,回到汴京的郭榮已經完了對營司的改革重整。

  隨著劉福的介紹,羅度對於營司有了全新的了解。

  之前營司跟殿前司、侍衛親軍司比起來那就是弟弟。

  殿前司以都點檢為最高統帥,有殿直軍、鐵騎軍、控鶴軍、大劍直軍、東西班兩軍、馬直軍、天武軍。

  而侍衛親軍司以馬步軍都指揮使為最高統帥,更是有羽林、龍武、神武、龍捷、虎捷、驍捷、清塞、驍武、效順、懷恩、懷德、吐渾十二軍。

  兩司中的每一軍都能吊打營司。

  現在不一樣了。

  營司經過郭榮的整改,以營司統軍為最高統帥,往下依次是副統軍,都指揮使,都虞侯、各軍指揮使。

  營司下轄天威軍、神衛軍、龍衛軍、龍驤軍、衛聖軍、宣威軍六軍,已經能夠與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相提並論了。

  現在廟堂上下將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營司並稱為三司。(5,0);

  羅度眼中閃過一,又有些哭笑不得。

  歷史上宋朝也有三司,不過是將侍衛親軍司劃分兩司分別是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以這三司相互制衡。

  現在好了,侍衛親軍司沒有分家,多出了一個營司。

  潘因功晉升為營司都虞侯,曹彬也調撥進了營司,憑藉和州之戰的功績,職位與潘相當,亦是都虞侯。

  然後劉福是神衛軍指揮使,常思德是龍衛軍指揮使。

  張瓊因為隨他去了江陵,也沒有得到冊封,但應該也逃不了一個指揮使的位子。

  劉福在路上好奇地說道:「家的軍功榜以都指揮使為首功,李使相、張都點檢、趙都指揮使並列第二,他們都拜為節度使了,尤其是趙都指揮三十建節,都說他古來第一人。不知家會怎麼賞賜都指揮使?」

  對於這個問題,羅度也有些期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