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羅度想著折勛、折賽花已經回到了府谷,心下有著小小的憾,還想著有機會多跟他們拉攏一下關係,親近親近。記住本站域名
這府谷折家可是一不小的勢力。
心中盤算著,目落在了面前的李耘上。
這個李耘本就是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歷史上的南平就是他率部智取的。
不過真正厲害的是他兒子李繼隆。
李繼隆可以說是北宋將二代之首,唐河之戰、徐河之戰中,李繼隆的表現是左右戰局的關鍵,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耶律休哥,也是這兩場戰役使得宋遼戰爭形勢為之一振,給老趙家挽回了不面。
可以說是買一送一的買賣。
羅度嘆道:「這世中,忠義最難能可貴。鄭國公為國戍邊,不求名利,誠乃我輩典範,值得我等效仿。」
李耘在折從阮旁十年,深其影響,同道:「末將也曾與鄭國公說府谷四面皆敵,何不撤往中原?鄭國公直言『折家一撤,府谷必為契丹所取。且不說我華夏國土讓於賊寇,這等醜事折家背負不起。就府谷山中那三萬健兒的墓碑,就不許我們有半點退。府州兒郎七歲習武,九歲騎馬,二十歲戰死疆場者,比比皆是。折家不能負天下,更不能負他們』。」(5,0);
「末將能在鄭國公麾下效力十年,此生已是無憾。」 實時更新,請訪問
李耘心底慨萬千。
羅度不滿道:「什麼無憾,某雖與鄭國公接時間不長,甚至還是在他病危神智混之時。可依然能夠看出,他心念府谷安危。現在府谷孤立於外,四方皆敵。如何收復失地,重新打通與府谷往來的疆域,就是你我要幹的事,哪能垂頭喪氣的。」
李耘神一震,說道:「統軍教訓的是……」他臉有些憾,心想:「若是能在統軍麾下效力便好了。」
也許是其貌不揚,他現在的上司李繼勛一開始待他很一般,甚至有些鄙夷。但一次李繼勛舉行宴,李耘接連四發中的。
李繼勛這才發現李耘的能力,開始對他百般青睞,甚至升堂拜母。
李耘也因此到重用,但李繼勛與折從阮是完全兩種人。
折從阮是一個英雄式的人,就算略有瑕疵,在大節上永遠是無可挑剔的。李繼勛則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統帥,自私自利,遇到事想到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5,0);
打仗的時候,想的不是如何打贏敵人,而是如何保全自己,讓友軍去拼殺,折損一些自己的兵。
畢竟這個時代,有兵就有權。
李繼勛還沒有從老一套的觀念中轉換過來。
李耘折從阮影響嚴重,自然看不慣李繼勛的風格。
只是在人家手下效力,李耘也沒有別的辦法。
本來李耘就因為羅度對摺家的幫助而心生激,現在一番談,彼此理念又極為相同,不免心生慨。
羅度也看得出來,李耘與李繼勛相不合,李耘想必過得也不開心,但他也沒有直接開口挖人。
這撬敵人的牆角是本事,撬自己人的牆角,是軍中大忌。
為整個軍方所不容的。
不過辦法嘛,總是需要人想出來的。
送走了李耘,羅度到了營司。
營司現在上下百廢待興,但好在營司人才濟濟。(5,0);
將帥之才便有曹彬、潘兩大名將,猛士張瓊、常思德、劉福,軍中吏員亦有宋琪、竇儀、趙普,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
羅度先來張瓊,讓他晚上回去跟他大哥張進說一聲,查一查李繼勛有什麼好,喜好。
因為了樞院副使,羅度開封府的職權也跟著了出去。
不過正如他所想的一樣,現在的開封府基層員都是他的人。
繼任者短期想要完全剷除那是不可能的。
羅度找張進幫忙,也是一句話的事,就是要避嫌,麻煩一點而已。
只是兩日時間,張瓊就帶來了羅度想要的東西。
李繼勛這個大老喜歡的居然是茶,而且崇拜的對象是唐朝的茶聖陸羽。
羅度頓時有了定計。
很快開封就流傳了一則消息,羅度手中有茶聖陸羽用過的煎茶茶釜,是吳越王錢弘俶所贈送的。
隨著陸羽的誕生,品茗已經是一種時尚。(5,0);
不過隨著五代十國的盪,這種時尚只在數人中流傳。
其中就包括了李繼勛。
李繼勛早年得過一種怪病,容易疲累,萎靡不振,嗜睡。後來的名醫指點,讓他平素多飲茶。
一段時間下來,李繼勛發現自己的病果然好轉,也因此癡迷茶文化,無法自拔,將陸羽視為救命恩人,一日無茶不歡。
這聽到羅度手上居然有陸羽用過的青瓷茶釜,登時心難耐。
只是他與羅度只有幾面之緣,一時間拉不下臉,上門叨擾,急得直接上了火,舌上生瘡,喝再多茶也不下去。
終於忍不住了,拉著石守信遞上了拜帖。
羅度在家等了五六日,一點消息也沒有,心下也暗自嘀咕,不會傳言有誤吧。
這傢伙沒有那麼喜好茶?更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崇拜陸羽?
直到收到了拜帖,羅度才放下心來,將石守信、李繼勛請到了會客廳。(5,0);
李繼勛一本正經地坐著。
石守信不將自己當外人,這裡瞧瞧,那裡看看,忍不住道:「羅兄弟,你這會客廳也太寒磣了吧。不說寶劍武什麼的,字畫也得有幾幅。」
羅度應道:「說得在理,後頭我寫幾幅。」
石守信一陣無語。
羅度向李繼勛道:「聽說上將軍喜歡品茗,正好我這裡有今年的新茶顧渚紫筍茶,上將軍來品鑑一二。」
李繼勛本是河三城節度,但因淮南之戰功績,升任左領軍衛上將軍。
歷史上他因為惜兵士,給朱元打得大敗,一貶再貶。
現在託了羅度的福,戰局大改,在李耘的幫助下,反而立了不小的功績。
不過郭榮也看出了李繼勛老派節度使的作風,給了他一個虛銜。
李繼勛開口就道:「顧渚紫筍,茶中第一。張文規更是作詩道「『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傳奏吳興紫筍來』。不過這顧渚紫筍可有五等,卻不知統軍所藏是幾等。」(5,0);
羅度見李繼勛這大老,信口而來就是詩作,知他是真心茶,不敢大意,認真地施展著自己臨時臨急從周宗那裡學來的煎茶技巧。
這種附庸風雅的東西,周宗這種惜名聲的名士,最是悉不過了。
連他手上的這套茶跟顧渚紫筍的茶葉都是從周宗那裡討要來的。
李繼勛見羅度煎茶手法標準嫻,喜道:「統軍真乃同道中人。」他頓了頓,說道:「聽說統軍此番南征,得了一件奇寶?」
羅度訝然道:「什麼奇寶?我怎麼不知?」
李繼勛還以為他小氣,不願拿出來示人,說道:「就是竟陵子用過的青瓷茶釜,統軍放心,某隻想開開眼界,絕不奪他人所。」
他打著包票。
竟陵子就是陸羽用過的號。
羅度奇道:「這算什麼寶貝,不就在這!」
他說著指著面前在火上燒烤的青瓷茶釜。
李繼勛登時傻眼了,驚恐地看著在火上燒的青瓷茶釜,手指著羅度,又指著那青瓷茶釜,激地說不出話來。(5,0);
暴殄天,牛嚼牡丹……
那種詞彙在腦中閃過,就是說不出口。
羅度訝異地看著李繼勛。
李繼勛半晌才憋出一句話:「統軍就如此對待竟陵子傳下的神?」
羅度更是一臉古怪:「這茶不就是用來煎茶的嘛?難不還來供著?」
「當然得供著!」李繼勛激地道:「這可是流傳了百年的寶貝,萬一磕著著,那可如何是好?」
羅度雲淡風輕地說著:「換一個就是了。這種青瓷茶釜,東市、西市可不。」
李繼勛氣急敗壞地道:「能一樣嗎?這是竟陵子用過的呀……」他看著烈火中的茶釜,道:「統軍如此不惜,不如將之賣我如何?」
羅度搖頭道:「這個不行,這是故友贈我之,焉能輕易售賣。好啦,既然上將軍這般重視,那某以後不用就是了。」
李繼勛聽羅度這口氣,便知他不會好好護,八就往那個旮旯角里一翻,為蟲鼠的歡樂場,沉聲道:「我願出重金求購,我家中有一匹良駒,亦可與統軍換取。」(5,0);
羅度為難地皺起了眉頭。
石守信話道:「不就是一個,有什麼好爭的?」
羅度看了看石守信,看了看李繼勛,為難道:「這樣吧,現在我營司缺人,上將軍若是願意將麾下的李耘給我,那我便將這個青瓷茶釜贈送給將軍了。」
李繼勛臉微微一變,說道:「這不行,李都押衙可是某心腹將,換一個,除了他,任由統軍挑選。」
羅度搖頭道:「那不,我就記住了他。這小子在慶功宴上灌我酒,膽氣不小,得好好教育教育。」
大漠孤城,褪色的戰旗,斑駁的白發,染血的長纓……宋云穿越到異世界的邊塞軍鎮,被老兵收留,成為城中唯一的年輕人。敵軍兵臨城下,三千老兵孤立無援,盡皆壯烈戰死。宋云撿起一柄青銅劍,成為安西軍鎮的最后一個守卒。一人一劍守孤城。只身獨擋百萬兵。從此…
開局穿越成即將繼位的北宋皇太子。起步便是財富與權利雙殺的巔峰配置。奈何次年,靖康之難!財富=夢幻泡影;皇位=亡國之君!趙桓表示:這鍋我不背!于是,趙桓的人生在抗拒繼位中,跌宕起伏!若干年后……趙桓劍指蒼穹:“江河所至,皆為宋民,日月所照,皆為宋土!”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