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十七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問鼎十國》第十七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 0);

  芙蓉帳暖,春宵幾度。記住本站域名  請訪問STO55.COM獲取最快的章節更新

  「年輕真好呀!」

  羅慨之餘,想著要是有一支煙就好了。

  這小日子就差神仙一小步。

  「郎君,再想什麼呢!」

  符清兒枕著自家丈夫的臂膀,帶著幾分膩歪的說道。

  這已經坦誠相見,親,語氣也大有不同。

  羅度低頭親了一下懷中的妻,笑道:「再想我羅度上輩子是積了多的德,才能娶到夫人這樣的賢助。」

  符清兒心裡甜的,說道:「能夠嫁給郎君,才是妾最大的榮幸。」

  想著著自己對夢中郎的要求,能夠如自己的父親一樣,手握雄兵,一呼百應;又不能跟他那般辱,最好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公子。

  這條件聚在一起,不正是當前的枕邊人?(5,0);

  符清兒越看越是歡喜,問道道:「郎君為何還不建牙兵?」

  牙兵是唐末、五代十國的特,屬於節度使手中的私人兵馬。

  之前一直做親衛,是朝廷安排的給武將的福利。

  但是隨著時局混,有權有勢有錢的節度使為了野心或者自保,開始花錢組建忠於自己的私兵。

  這節度使有開府的權力,署稱之為牙,也就稱所豎之旗為牙旗,稱所居之城為牙城,所居之屋為牙宅,稱所親之將為牙將,衛隊為牙隊,而親兵自然就是牙兵。

  越多節度使這麼幹,天下也就越混,節度使對牙兵的依賴也越重,優厚待遇也遠在其他軍士之上。

  故而牙兵驕橫難制。雖驍勇善戰,但又恃寵而驕。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為禍之源。

Advertisement

  五代五十三年之間,史稱「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

  其中都有牙兵參與其事。

  很多節度使是興也牙兵,亡也牙兵。(5,0);

  但就算如此,眾多節度使亦是前仆後繼,不斷的重蹈覆轍。

  畢竟天下盪,手中沒有一屬於自己的力量,大多人都睡不好覺。

  羅度已經建節,雖是中央軍遙領,卻也有權力組建一隊牙兵的。

  羅度笑道:「我手握營司,無建牙兵的必要。親衛兵倒是需要一些,為夫在這方面不急,慢慢來。求不求多,重忠不重勇。」

  親衛兵這玩意,不能一味的追求戰力,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朱溫、李存勖都是前車之鑑。

  符清兒憾道:「妾還以為郎君是缺馬呢。」

  羅度立刻道:「還真是缺馬,我一人在前騎馬而行,後邊跟著一群親衛,著實丟臉。」

  符清兒輕笑:「爹爹在大名府有一個私人馬場,妾見郎君那麼久了還未設立牙兵,只道是郎君手中無馬無人,便讓爹爹先帶了一百匹好馬充當嫁妝。家裡馬廄放不下,此次沒有一併送來。」

(5,0);

  看著一心一意為自己考慮的符清兒,羅度心中,頓時覺得自己應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符清兒察覺到了上作怪的手,眼神有些驚慌。

  雖說習武,力耐力異於尋常子。可這方面是人生首次,懷破瓜痛,不堪征伐,又不好拒絕,便道:「郎君要不將竹丫頭來?」

  於符家,對於這種事是司空見慣。

  尤其是老爹符彥卿,雖說用兵打仗那是一等一的強悍,可私生活卻是五毒俱全。

Advertisement

  符清兒在這方面接能力比常人要強上許多。

  羅腰,道:「那睡覺,睡覺。改日,改日。」

  第二日一早,羅度拉著符清兒一併給老胡行拜堂禮。

  老胡嚇得手足無措,但還是不住羅度的勸說,屁都不敢坐在地上,凌空坐著。

  羅度亦不強求,夫婦兩人行了拜禮。

  婚禮到這裡並沒有結束。(5,0);

  因為證婚人是郭榮,羅度得帶著符清兒進宮拜謝,還要等到回門日,正式拜過符彥卿與虢國夫人方才算是正式完結。

  這日羅度穿上了自己的紫袍服,符清兒穿上了命婦正裝,兩人一併宮拜謝郭榮。

  郭榮一天的行程是提前安排好的。

  不過似乎有什麼事耽擱了,郭榮並沒有在約定的時間裡接見他們,而是派人傳旨讓他們去仁明殿拜見符皇后。

  羅度還是第一次進後殿。

  符清兒倒是輕車路來到了仁明殿。

  「見過皇后娘娘!」

  羅度行禮作揖,符清兒帶著幾分隨意的作福。

  們姐妹關係極好,只要郭榮不在,符清兒都不講這些虛禮。

  「起來吧,自家人,無需多禮。」

  符皇后看了看自己的妹妹,又看看羅度這個妹婿,著實滿意,告誡符清兒道:「先生國之棟樑,日後不論公務還是出征,不得早出晚歸,甚至離家多年。你今為羅家婦,日後不可再如符家那般隨意。相夫教子,自不用說,最平常不過。管理宅院,把持門風,振興家業,揚羅家門楣,方為正道。」(5,0);

  符清兒一臉認真的說道:「姊姊放心,小妹懂得。」

  羅的道:「休沐日,為夫帶你去打獵!」

Advertisement

  符清兒橫了一眼。

  正說間,郭榮大步而來,心似乎很不錯,面歡愉,足下生風。

  「參見陛下!」

  符皇后領著兩人給郭榮行禮問好。

  郭榮笑道:「昔日虧聽度所言,以雷霆之勢,對付定難軍,力保府谷折家。現今不只是折家對我大周恩戴德,連定難軍亦棄了北漢,歸附我大周。朕剛剛接見了定難軍的來使,耽擱了一點時間。」

  符皇后見郭榮剛見面就說國事,心下不滿,又無可奈何。

  這嫁給郭榮近乎七年,自己這個丈夫一直醉心國事,心心念念的都是天下一統,將大周推向漢唐之世。

  好似除了這些,天下便再無其他事一樣,拉著符清兒離去了。

  羅度對此也很興趣。(5,0);

  與郭榮差不多,羅度也有工作狂的本質,懂得克制自己的,極放縱自己。

  為過來人,羅度很清楚,這要幹大事,必需全心的投,克己復禮。

  放縱是功以後的事

  郭榮將況細說。

  原來折從阮病故之後,折勛、折賽花將他的運回了府谷埋葬。

  大周對於折家的態度,讓折德扆大

  尤其是因羅度的介,折勛、折賽花對於中原王朝好大升,不斷的說好話。

  折賽花的話,折德扆並不在乎,但折勛是折家嫡長子,折家的未來。

  他的態度,折德扆是非常重視的。

  本來因為定難軍截斷了折家的後路,折家到了不小的打擊。

  同時近年來北方苦寒,收不好,折家的日子有些難過。

  這個時候麟州楊家派人找上了他,說是願意結折楊兩家秦晉之好。(5,0);

  麟州楊家是北漢最負盛名的將門。

  說親的對象是麟州楊家長子,原名楊重貴,倜儻任俠,忠烈武勇,自追隨北漢世祖劉崇,劉崇賜姓名為劉繼業。一柄大刀勇冠北漢,多次立下戰功,逢戰必勝,國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做「無敵」。

  折德扆並沒有棄大周而投北漢之意,只是大周這邊有心放棄府谷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府谷。

  府谷況嚴峻,若能與麟州楊家結親,府谷所到的力將會大大降低。

  而且那劉繼業亦是一代人傑,一點也不虧自己的兒。

  不過折勛、折賽花帶回來的消息,讓折德扆打消了此念,展開了對定難軍的反擊。

  定難軍面對郭榮強橫的態度自己先一步慌了。

  定難軍李氏雖割據定難五州百年,廣施恩德,威日增,但五州之地皆是荒蕪貧瘠之所,難以自給自足。

  黨項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李彝殷到了折家的反撲,也震懾於郭榮派遣王景在邊境練兵的舉,更加驚懼大周席捲江淮,降南唐,覆滅南平的手段,乖乖的認慫,歸順大周。(5,0);

  折家也得以擺了困境,折德扆還一次獻上了兩千匹馬給大周朝廷。

  「陛下威日盛,定難軍這群鼠輩,自然瑟瑟發抖。臣以為陛下可以派人定難,傳授他們耕種之法,贈予他們稻穀秧苗,讓他們學習我華夏耕種之法。」

  郭榮愕然道:「這是為何?」

  羅度笑道:「定難軍當前所擁有的五州之地,皆土地貧瘠,即便種出糧食,產量亦不會很多,比他們放牧會好一些,卻也好不到那裡去。但是他們只要有了田地,那就跑不了。對付他們,從來不是打不過,是打不到。」

  歷史上因趙匡義的決策失誤,大宋陷了定難泥潭。

  李繼遷憑著幾十個人一點點的打出西夏的班底。

  大宋非但沒能一舉拿下定難五州,反而耗費大量人力、財力。

  最奇葩的是宋真宗割讓定難五州,居然以橫山為界。

  將橫山東部的茶山、蕸蘆山的鹽鐵,以及一大塊沃的農田都送給了西夏,給了西夏立國之本。(5,0);

  簡直絕了。

  不指定難軍放棄遊牧,但只要形半耕半牧的形態,以定難軍的那點資本,只要不遇上趙匡義跟趙恆這對活寶,那便是中原的囊中之

  郭榮沉片刻道:「此法我們回頭研究……」他看了一眼符皇后的方向,笑道:「別說國事了,一起去聊聊家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