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問鼎十國 第二十二章 選擇

《問鼎十國》第二十二章 選擇

(4, 0);

  殿前司的異,亦傳到了王彥升的耳中。Google搜索

  王彥升看著這事態朝著無法控制地方向發展,也忍不住心生惶恐。

  他想不到自己背地裡吐槽石守信的話讓對方知道了,更想不到打贏了他,會惹下這般禍事。

  早知如此,欠什麼。

  此時此刻,他真想給自己一個大子。

  一臉沉重的羅彥瓌走進了班房,然後抬手就給了自己一個掌。

  現在他亦是萬分後悔。  想知道後續發展,請訪問𝓢𝓽𝓸5️⃣ 5️⃣.𝓬𝓸𝓶

  整個事就是因為他們兩人而起的。

  羅度從殿前司要走黨進,他們兩人對於石守信就存有極大的不滿了。

  他們知道趙匡胤對於黨進也很欣賞,多次稱讚他「真驍將,有恆侯氣概」,有心提拔他。

  只是黨進運氣不佳,在淮南之戰前期,最為關鍵的時候,他母親患疾病,未能隨軍出戰立下功勳,得不到晉升的機會。(5,0);

  最後直接讓石守信大度地轉送給了羅度,為了營司的驍將。

  趙匡胤得知之後,大憾,說了好幾句:「可惜可惜可惜。」

  王彥升、羅彥瓌聽出了趙匡胤語氣中的不滿,也對石守信生了厭惡緒,說了不壞話。

  石守信的人緣在殿前司僅次於趙匡胤,也聽過一二,只是沒有與他們計較。免得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兄弟

  到了羅婚那天,韓令坤、石守信、高懷德一行人幫著羅度一夜之間讓紅妝點綴北大街。

  開封上下引為談,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王彥升、羅彥瓌兩人聽這消息更不滿了,你一言我一語的,也不知是誰,鬼使神差地就罵起石守信是個叛徒。

Advertisement

  這話傳到石守信耳中的時候,便忍不了了。

  「老子多一個朋友就叛徒了?」

  王彥升子急躁,給興師問罪的石守信一激,腦子一熱與之大打出手。(5,0);

  直至今日,無法收場。

  王彥升看著好友給了自己一個掌,心下一沉,忙道:「怎麼了?有什麼壞消息?」

  羅彥瓌懊惱道:「都指揮使親自去找了韓重贇,為你我兄弟求……」

  王彥升忙道:「結果如何?」

  羅彥瓌恨道:「韓重贇沒有給都指揮使面子,據說都指揮使離開的時候一臉沮喪。」

  「混蛋!」

  王彥升本就脾氣暴躁,聽得自己的老大為了自己向韓重贇低頭,還沒有得到諒解,瞬間氣上涌,出寶劍,快若驚鴻的一劍,氣貫長虹,將面前的案幾斬兩斷,怒道:「在延義闕,老子就應該一刀砍了他。」

  王彥升此刻心中恨極了,他連石守信都不懼,自然不怕得罪韓重贇。

  真讓他砍那一刀,他不敢,但是闖延義闕,對方未必攔得住他。

  只是在打贏了石守信之後,趙匡胤便找上了門,再三叮囑他不可意氣用事,這才忍了下來。(5,0);

  這時又有人走進了班房。

  正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

  看著王彥升這副要吃人的模樣,趙匡義心底恨極了這莽夫的胡作非為。

  就算石守信真是叛徒,也不到他來說,更不到他來出氣。

  鬧得現在這個地步,制。

  在趙匡義的心底,石守信就是叛徒。

  王彥升、羅彥瓌說了他心底的話。

  「幹什麼呢,還嫌事不夠大,還嫌兄長不夠頭痛嗎?」

Advertisement

  趙匡義惱怒地看著王彥升。

  看著趙匡義,王彥升默默地將寶劍鞘,低著頭道:「都是我惹的禍。」

  趙匡義見狀語氣也緩和下來。

  趙匡胤的那桿子兄弟大多都沒將趙匡義放在心上,只將他當作自己兄弟的弟弟對待。

  但王彥升、羅彥瓌這類趙匡胤在殿前司培養的心腹都認趙匡義的。(5,0);

  因為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將趙匡義帶在旁培養他的能力了。

  趙匡義長嘆了口氣:「王指揮使先在這裡呆著吧,哪裡都不要去了。晚上的時候,跟著我與兄長一起出皇城,然後休息幾天。看看況再說。」

  「放心吧,兄長說了。此事是你為他出的頭而起,哪怕拼著這個殿前都指揮使不幹了,也要保下你來。他讓我來之前,都點檢已經派人傳話召見了。估計不得挨一頓訓斥……」

  王彥升聞言眼圈頓時紅了。

  他從盪中爬打滾過來的,原本對於「忠心」二字是嗤之以鼻,覺得天大地大,不如自己最大。直到遇上了趙匡胤,為他的人格魅力折服,願意為他而戰,為他而死。

  「三公子,不可如此!末將何德何能讓都指揮使這般對待,千錯萬錯都是我一人的錯,所有的過,我一人承擔。不可為了我一人毀了自己的事業……三公子,末將懇求你去勸勸都指揮使。不當這個散員都指揮使,末將還能給他當牙將。可他真要因此丟了職,我們一干弟兄都要一起完蛋。」(5,0);

  想著趙匡胤如此大恩,王彥升跪伏在地,不住地磕頭。

  趙匡義忙將王彥升扶起,慎重的說道:「放心吧,一切都有兄長與我,哪怕真的不得不離開殿前司,也會為你找個好出路的。」

Advertisement

  **********

  趙匡胤拜別張永德,走出班房,回頭了一眼,大步離去。

  王彥升此次的禍闖得實在太大,自從得到消息的第一瞬間,趙匡胤就知道王彥升在殿前司混不下去了。

  軍中是一個講功勳講資歷的地方。

  石守信是殿前司最早的一批骨幹,而且戰功彪炳,為殿前都虞候的他,也比王彥升的散員都指揮使高兩個級別。

  從嚴來說,王彥升的行為做犯上,在軍中可是重罪。

  無論如何都保不住的。

  但趙匡胤更加清楚自己沒有的選擇,就算保不住,也得去保。

  歷史上趙匡胤能夠功的黃袍加,手上握有三大力量。(5,0);

  核心力量是義社十兄弟,他們都是趙匡胤崛起時的結拜兄弟,人人居要職,其次就是他在殿前司培養出來的親信,最後是老趙家的人脈。

  他老爹趙弘殷在後唐、後漢、後周都居高位,他爺爺趙敬也是後梁、後唐的高,在侍衛親軍司中有很深的人脈,其中耳能詳的就是韓令坤、高懷德、張令鐸、慕容延釗。

  就憑這三力量,他不當這皇帝,誰來當?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羅度的出現,趙匡胤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到時代的眷顧。

  首先他最核心的力量義社十兄弟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義社十兄弟是趙匡胤、楊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這十個人。

  但是趙匡胤並不是義社十兄弟里的老大,十兄弟里地位最高年紀最大的是李繼勛。

  只是趙匡胤武高強,為人仗義,在十兄弟里他人緣最好。(5,0);

  但人緣並不能當飯吃。這一階段,大家都是兄弟,除了李繼勛以外,誰也別想踩在誰的頭上。

  歷史上趙匡胤是憑藉自己在淮南之戰中可怕的表現奠定了在義社十兄弟中老大的地位。

  而今趙匡胤依然打出來神乎其神的戰績,單騎斬將,取滁州,破李景達、陳覺於瓜步,橫行於六合、揚州一線,以一萬兵馬迫的南唐援兵不敢渡河。哪怕最後吃了小虧撤了,也非戰之罪。

  面對四面合圍,南唐出了五倍於他的兵力,依舊沒能留住他,讓他從容而退。

  表現不可不強。

  然而面對羅度的珠玉在前,趙匡胤終究還是遜了一籌。

  這也導致了歷史上義社十兄弟服氣趙匡胤這一況不立。

  趙匡胤沒能當上義社十兄弟的老大,除了楊義、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這些人以外。

  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韓重贇這幾個真正手握軍權的大周大將與趙匡胤的關係限於很要好的兄弟。(5,0);

  沒了義社十兄弟這個核心,趙匡胤現在僅剩餘殿前司的力量以及趙家龐大的人脈網。

  趙家的人脈網很強大,關鍵時候有大用,但這種關係網僅適合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殿前司培養出來的親信便屬於趙匡胤當前唯一可以信賴倚重的力量。

  王彥升、羅彥瓌這一群他親自提拔的親信,在趙匡胤心底的地位以及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了。

  王彥升這一次因為衝犯上石守信,等於將了趙匡胤一軍,將他到了絕境。

  依照正常理方式,王彥升就算不死也得一層皮。

  趙匡胤確實想過這麼幹。

  維護了兄弟誼,也維護了殿前司的軍威。但這種六親不認的態度,無疑會傷了王彥升、羅彥瓌這些腹心的心。

  為了現今的石守信,值得嗎?

  趙匡胤在當時就這麼問了自己一句。

  左右都有損失,趙匡胤只能選擇對自己傷害最輕的。(5,0);

  他的原定計劃是在今日,讓王彥升意識到自己闖了彌天大禍,殿前司待不住了,自行提出調離。

  這樣正了軍法,也得到了王彥升、羅彥瓌的忠心,損失的只是石守信一點點兄弟而已。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韓重贇會這麼大膽地站出來給石守信屈,讓事態更加嚴重了兩分。

  不管怎麼說,事總算過去了。

  趙匡胤長吐了口氣,想著面前的三座高山,咬了咬牙,暗忖:「就不信一輩子都讓你們踩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