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茗門世家 第124章 買田莊

《茗門世家》第124章 買田莊

「對對。」葉崇明拍著扶手道。

說完他就面

公中確實沒錢能拿得出來了。

他想了想對葉雅茗道:「你手上不是有錢嗎要不你拿去桐鄉置一些田地以後不管你出嫁還是留在家裡那些田地都可以作你的嫁妝或私產。手上有錢還是置產的好每年都能有些出息。」

陸齊和葉家的合作在簽完合約幾日,葉家就把銀子都了過去又跟他們簽了一半春茶買賣的合約。

陸觀弈和齊霽做事也講究當即也拿了他們許諾的銀子出來讓葉家也出一個賬房兩個賬房把這些銀子賬以後這些賬目都由兩方的賬房一起共同管理。

這段時間給葉雅茗的銀子制茶的銀子都從公賬里出。

所以葉雅茗手上是有銀子的。就算給了一部分給尹氏幫著二房出了一些手上的銀子不是很多但置一點田產是可以的。

對於葉崇明的提議葉雅茗倒是沒意見。

作為一個流之輩又是葉家的一員想用手上的銀子單獨投資點什麼是很困難的一沒路子二沒人手還給葉家人留下太「獨」的印象寒了他們的心。

只是想做點事目的不在於自己賺多錢。前世賺了那麼多的錢在死後也不知道便宜了誰去。

所以要做生意也是帶著葉家人一起做,不會一個人吃獨食。再說做生意也是依據於家族的庇護。這是古代可不是法制健全的現代。

Advertisement

但銀子必須是要有一些的這是生活的基本保障。手裡的這些銀子要是不拿出去置產終會惹來麻煩。

葉家一個比一個有錢倒不擔心。但在原主的記憶里尹家的一位舅母是個佔便宜的。要是知道手上有幾千兩銀子必會上門來借。有錢不借傳出去就要被說小氣。所以還不如把銀子變田產合適。

況且買了田地種花每年也有一筆收。這收固然沒有做生意來錢快但勝在穩定。

點點頭:「多謝祖父替我著想我正有此意。如果祖母和大伯母、三嬸、四嬸想到那邊置田產也可以跟我一起去那邊置產。」

葉崇明慨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葉雅茗說這話無非就是擔心二房得到特殊對待擔心別的房頭有想法讓他們二老為難罷了。

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但他們長輩該如何做自有他們的較量。

見葉崇明沒別的事要說葉雅茗便起告辭了。

走後葉崇明回了後院將這件事跟葉老太太說了。

他問道:「你怎麼想」

葉老太太看了丈夫一眼,不答反問:「你怎麼想」

兩人過了大半輩子了,這老頭兒心裡想什麼,門兒清。

被老妻看穿,葉崇明也不尷尬。

他嘆了口氣道:「茗兒是好心事也可行。但問題是這些種花的田地掌握在兒媳婦們手上以後咱們要買賣花茶是不是得看們的臉了如果遇上什麼事兒媳婦鬧著要和離

Advertisement

他搖搖頭:「總覺不是那麼一回事。」

以前葉家置產置地都是用公中的錢。之所以不讓媳婦們用嫁妝銀子參與一來這樣做容易給人打兒媳婦嫁妝銀子的壞名聲傳出去不好;二來葉家男人累死累活的結果賺的錢了媳婦的私房銀子。

如果這媳婦安心在葉家過日子死後這些私產留給生的兒還好。萬一要和離呢葉家男人豈不是勞心勞力忙活一通卻讓人帶著銀子出去養別的漢子嗎

所以上次就不以兒媳婦的名義來投資。

但這一次因為葉雅茗要用私產去買田地再阻止別房的眷去置產就說不過去了。

葉老太太雖也是眷但葉家兒子都是生的自然以葉家的整利益為主而不是站在眷這邊。

想了想道:「還是算了這裡面問題多得很。我要是讓們去買了田地萬一那花種得不好怎麼辦你肯收嗎』

葉崇明一聽立刻搖頭:「不能收。沒的砸了咱們葉家的招牌。」

「可不就是」老太太道「所以這事還是算了吧。倒是茗兒那裡我可以借給五千至一萬兩銀子讓買個田莊再花重金雇一個會種花的老農去教莊戶們種花。等茶那邊分紅了有了銀子再還我不遲。」

「這個好這個好。」葉崇明過手去拍了拍老妻的胳膊「放心過年時就能把銀子還一部分給你了。這茶的生意肯定好做。」

Advertisement

葉雅茗聽得葉老太太肯借錢給自己很是高興。

其實那四千兩銀子也能買到一個小莊子了。但這不是想買就買的得看看有沒有人賣莊子。要是沒有小莊子只有大莊子那是買還是不買呢

所以葉老太太開這個口就很重要了。

「多謝祖母等我人去打聽打聽如果有好莊子錢不夠我定然朝您借錢。」

「好好好。」葉老太太高興道「上次說借錢給你們結果沒借。這一次定然要借啊別著我開第三次口。

現在田地里的莊稼已收了正是買賣田地的時節。事不宜遲葉雅茗立刻讓方幸帶著一個小廝去桐鄉

自己倒想去呢但這時代沒有橡膠胎、沒有避震的馬車坐得人生不如死去崇善寺一趟回來渾就像散了架一樣更何況是去桐鄉

再者葉崇明和葉老太太肯定不放心出門到時候必要派葉嘉興跟著一群護院護著那就太興師眾了。

葉雅茗乾脆不提這事給方幸去辦。方幸做事雖還有不夠老練但買個田莊而已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卻不想葉崇明知道葉雅茗只派方幸去很是不放心不讓這時節沒什麼事乾的茶廠的掌柜張仲坤一起去還派了賬房先生文濤跟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