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郁連忙翻開那本書。
剛才看到最後的「十之圖」時他以為後面沒有了便放下書心迫切地追問作者倒把題跋給掉了。
從書頁後面往前翻果然看到了一篇題跋。
在這篇題跋里智能大師先是說了自己因對茶特別喜,於是開始親自種茶、採茶、制茶並得了作者長輩的指點。但或許是天賦不夠怎麼都制不出滿意的茶。
現在看了此書他才發現原來從採茶起就有諸多講究而這些心得是作者自己悉心研究悟出來的,他悟出了自己的「道」。在他的啟發下自己的心境也進了一大截。他十分謝作者。
智能大師對作者將心得公布出來,讓茶人懂茶的做法大加讚賞,說作者於茶一道必將走得很遠他很期待看到他未來的就。
「我原先還以為這本書是智能大師寫的呢。看了這篇跋才發現我的想法錯了。」一個老頭兒說出了樊郁的心聲。
「哈哈確實如此。如果是智能大師寫的就算他不出名署了別號也萬不會寫篇跋來誇自己。」
「而且明顯看得出寫此書的人年紀不大被智能大師稱之為『小友
「真想結識結識這一位。」樊郁道「最開始翻書之前我還在心裡嘲笑此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把自己的書誇經典。現在看來人家是名副其實啊。」
大家都點頭贊同。
便有人轉頭問葉鴻盛:「鴻盛兄那人真不願意見人嗎有沒有機會替我們引見引見等開春天氣暖和了,我們會親自去臨安拜訪。」
聽他們誇自己兒葉鴻盛恨不得有個什麼東西能把這些話錄下來讓兒親自聽聽。
此時見這些人一再表示要拜訪作者,他心裡憾,不得不替兒再行拒絕:「實在對不住這一位因原因向來都閉門謝客任何人都不見的。
頓了頓想起此話有他又補充一句:「便是智能大師也只見過兩面。
這是實話他在這一點上並沒有撒謊。至於其他方面葉雅茗讓他想像葉雅玉的樣子進行描述。故而老實如葉鴻盛扯起謊來也沒出差子。
人類是最善於腦補的。一聽葉鴻盛這話大家就明白了:此人定然是有缺憾所以才會拒絕所有人的接近。
「各人有各人的難與喜好不必強求。」樊郁道「就像這位陸大家所說喜歡吃蛋就多吃兩個不必認識下蛋的母。」
聽到這話大家又笑了起來。
有人問葉鴻盛:「他還有別的書嗎」
「沒有了。不過我還有一兩本其他人寫茶的書在臨安沒帶來。這一本還是因為對我制茶有幫助,所以我帶在了邊。」葉鴻盛道。
前段時間葉鴻昌沒來他在此獨擋一面。當時正值桂花茶上市,在京城引起轟,每天有無數的達貴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要求面見東家他不得不拿出平生本事來應付這些人。
或許是經歷過了大風浪歷練出來了又或者來茶樓買茶要求見東家的人都是茶的談的話題又都跟茶有關葉鴻盛現在跟人說話也沒有以前那般膽怯口拙了。
遠掌柜黃耀祖站在櫃檯後面一直著這邊。
黃耀祖是葉鴻昌一手提拔起來的對他最是忠心。儘管前段時間葉鴻盛來管了一段時間京城集香樓但相對於八面玲瓏的大老爺黃耀祖便覺得葉鴻盛能力不夠他並不服氣這位二老爺。
這會兒看到葉鴻盛被樊郁等人簇擁在中心對著一組組茶侃侃而談大東家卻跟他站在一起沒人理會他不由替東家抱不平。
他對葉鴻昌道:「老爺等樊附馬下回再來您去接待吧就別特地喚二老爺過來了。
」
葉鴻昌搖搖頭:「在京城呆了十來年樊駙馬等人我也接待了無數次機會不可有哪次你看我了他們的眼』
「那不是以前沒這些茶嗎樊駙馬他們都是沖著茶來的。」「不不。」葉鴻昌道「你沒看明白。」
「二弟癡迷於制茶心思單純為人甚至帶了幾分天真他又喜歡看書什麼雜書都看知識雖談不上淵博但涉獵甚廣。再加上茗兒傳授給他的茶席、泡茶技巧與茶道他的味覺又極靈敏他不似商賈更接近於讀書人。這才是樊駙馬等人能與他相談甚歡的原因。」
黃耀祖若有所思。
「黃掌柜我知道你對我忠心。可我家的況你也是知道的要不是二房的三姑娘我們家很有可能家破人亡。」
「老太爺對三姑娘甚為重視。他安排二老爺來京城固然因為我傷不能出行但更多的還是希二房也參與其中。以後三姑娘還會留在家中招贅參與家中買賣決策。你以後對二老爺的態度要改變萬萬不可有輕視之心。」
在葉雅茗乾脆利索地理掉孟呈煒時葉鴻昌心裡忌憚這位手段厲害的侄決定不與爭鋒在宋易風被葉雅茗送進大牢並判終流放時葉鴻昌決定臣服於葉雅茗。
而當臨安那邊送來那本《茶經》老父說是葉雅茗寫的又看到書後有智能大師提的跋確定這本書的出現並不是老父人捉刀替葉雅茗揚名時葉鴻昌就什麼想法都沒有了。
但老父一再叮囑說《茶經》是葉雅茗所寫之事除了他們兩兄弟任何人都不要說連他們的心腹下人都不要告之。還特地叮囑他們看完信后把他那封信燒掉。以免有人覺得葉雅茗多智近妖給帶來麻煩。
因此黃耀祖並不知道《茶經》出自葉雅茗之手。
那麼葉鴻昌務必讓自己的心腹手下端正態度。
黃耀祖怔了一怔旋即朝葉鴻昌深深一揖:「多謝老爺提點。」
他知道葉鴻昌之所以提點他一來於他的忠心二來也是不想他這個大房的心腹掌柜對二老爺不敬從而讓二老爺對大房心存芥。
弘治十一年。 這是一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伯虎磨刀霍霍,預備科舉。 此時小冰河期已經來臨,綿長的嚴寒肆虐著大地。 此時在南和伯府裡,地主家的傻兒子,南和伯的嫡傳繼承人方繼藩……開始了他沒羞沒躁的敗家人生。
一開始,穿成假太監的李易只想安分茍活著,但后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 “江山你坐著,皇后我替你照顧。” 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算坐不穩啊! 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