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兵臨天下 第975章 城下之盟

《兵臨天下》第975章 城下之盟

曹丕知道,程昱既然來找自己,他必然已經有了方案,否則他還稱什麼軍師?

果然,程昱微微笑道:“其實微臣認爲,漢軍完全可以繼續打持久戰,不必這麼大干戈,又是猛攻合,又襲徐州,很明顯是對我們施,這也出了漢軍的困境,他們也快撐不下去了,急於結束合之戰。”

“可漢國還有幾百萬只牛羊,怎會糧食不足?”旁邊華歆口問道。

程昱不慌不忙道:“我也知道漢軍有幾百萬頭牛羊,但問題是怎麼把它們運到合?漢軍在巢湖的船隻已達數千艘,卻無法逆風逆水返回柴桑,據我所知,漢軍在十二月中旬後,便再也沒有船隊從柴桑過來,這就說明柴桑已無船,沒有了運輸工,柴桑縱然有千萬石糧食,也是遠水不解近。”

華歆被說得啞口無言,半晌,他乾笑一聲說:“原來程軍師消息倒靈通。”

“談不上靈通,只是關心一下局勢罷了。”

曹丕便接住他的話道:“既然程軍師一直在關注局勢,那不妨告訴我,現在我該怎麼辦?”

程昱沉片刻,緩緩道:“介於目前的局勢,微臣建議世子立刻和劉璟會談,放棄壽春,換取漢軍撤離徐州,至於魏公那邊,微臣去解釋。”

曹丕和華歆對一眼,兩人眼中都出震驚之,尤其曹丕,心中一團,程昱怎敢如此決斷,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要麼是程昱剛接到父親的手令,要麼就是父親臨走時,給了程昱決斷權。

前一個原因可能不大,因爲時間上來不及,而後一個原因的可能最大,程昱一直忍不發,就是因爲有真正的決策權在手。

Advertisement

但此時曹丕不及細想,他點了點頭,“我會立刻派人和劉璟聯繫。”

程昱隨即告辭而去,就在程昱剛走,曹丕便狠狠地將茶杯摔得碎,咬牙切齒道:“總有一天,我會抄滅這老賊全家!”

.........

彭城失陷爲了倒曹軍的最後一稻草,曹軍不得不全盤的接漢軍開出的停戰條件,曹軍勢力撤離到淮河以北,放棄合和壽春,雙軍以淮河爲界。

作爲讓步,漢軍同意放棄彭城,軍隊撤離徐州,劉璟同時承諾,兩年之,漢軍不會越過淮河一步,至此,延續了近一年的合戰役終於告以結束。

隨著劉璟和曹丕分別簽署了協議,曹軍開始放棄合和壽春城,沿著淮河浮橋向北撤離,淮河北岸,曹丕著惶惶北撤的曹軍隊伍,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一眼不見邊際北撤隊伍中,全部都是曹軍士兵,竟沒有壽春的平民跟隨。

曹丕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盡收民糧,壽春人早已對他恨之骨,曹丕不由嘆了口氣,對王朗道:“這一戰,我們徹底失去了江淮民心啊!”

王朗勸曹丕道:“世子也不必想得太多,主要還是民衆不願離開家鄉,尤其不願過淮河,自古就有淮南水富,淮北地瘠之說,民衆不願跟隨曹軍北撤,在微臣的意料之中。”

曹丕苦笑一聲,又搖了搖頭,調轉馬頭對曹真令道:“一旦曹軍全部撤盡,立刻放火燒了浮橋。”

“遵令!”

曹丕隨即猛一鞭戰馬,戰馬疾速向北奔去,曹丕不想再看淮南一眼,對他而言,戰爭已經結束,他該考慮如何接手曹魏大權了

按照雙方的達的協議,曹軍必須在撤離前將壽春城給漢軍,所以在協議簽署的當天晚上,曹軍士兵全部撤到城外駐紮,而由法正率領一支三千人的漢軍進駐了壽春城,關閉城門,維持城秩序,防止曹軍士兵趁兵敗洗劫壽春。

Advertisement

這是劉璟吸取了曹洪縱兵洗劫宛城的教訓,搶先一步控制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壽春城,應該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自漢末大以來,兵敗城幾乎已爲定律。

所以劉璟明確要求曹丕必須在停戰協議尚未傳達到曹軍之時,將所有曹軍士兵從城撤出,隨即漢軍進駐,關閉城門,就算有想趁髮財的曹軍將領,也來不及縱兵搶掠了,也就保住壽春二十萬民衆的安全,使壽春滿城民衆都對漢王充滿了激之

就在曹軍全線渡過淮河的次日,劉璟在數千士兵的護衛下進了壽春城,城主幹道已被清掃得乾乾淨淨,家家戶戶在門口擺上香案,焚香跪拜,迎接漢王殿下城。

和壽春都屬於淮南郡,壽春便是淮南郡郡治,當劉璟抵達郡衙時,郡丞賈芳率領十幾名員迎了出來,一齊跪下向劉璟行拜禮,“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讓親兵扶起衆人,隨即翻下馬對衆人笑道:“以後壽春和合就要仰仗各位了,還大家不辭辛勞,多爲民衆辦事!”

衆人大喜,漢王的意思就是要重用當地員,他們如衆星捧月般將劉璟擁大堂,劉璟在上首坐下,擺擺手命衆人也坐下,他這才問道:“我想知道,城中有多人?”

賈芳嘆了口氣道:“現在壽春人口有二十一萬左右,其中一半是從合遷來,大多寄宿在民宅,各種混持續一年,壽春城已不堪重負。”

“現在壽春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劉璟又問道。

衆人對一眼,異口同聲道:“最大問題是沒有糧食了。”

賈芳焦急道:“大概十天前,曹軍將城所有民糧搜盡,實施糧食配給,每戶每天不到一合米,以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現在曹軍撤離,帶走了所有糧食,城昨天就斷糧了。”

Advertisement

旁邊法正接口道:“賈郡丞說得沒錯,城確實無糧了,昨天是微臣在城設了五十個賑粥點,才勉強過一天,若再不解決糧食問題,恐怕會發生民了。”

劉璟點點頭,回頭問秦宓道:“我們現在還有多糧食?”

秦宓想了想道:“我們的軍糧還夠支撐二十天,不過昨天風向轉爲東風,甘將軍親率船隊去柴桑運糧了。”

劉璟心中盤算片刻,如果順利的話,十天後糧食就會運到,他便對法正道:“可以拿出一半軍糧賑濟壽春之民,幫助他們度過最困難這幾天,一旦運糧船隊歸來,糧食問題就會得到緩解。”

員心中,一起磕頭垂淚道:“漢王殿下仁慈,是壽春民衆之幸也!”

劉璟笑了笑道:“既然壽春之民已是我的子民,我當然不能置之不理,不過我還有幾件事,要大家協助。”

“請殿下吩咐。”

劉璟緩緩道:“合城基本上已被戰火摧毀殆盡,需要重新恢復,另外各地已開始春耕,壽春也不能例外,所以我打算在壽春和合實施半年軍管,也就是說,壽春城二十萬民衆都要參與勞,當然孩和老人可免,一部分人蔘與屯田,一部分人蔘與重建合城,然後整治河道,疏通水利,就作爲漢軍提供糧食的條件,這就需要各位員各大家族,大家羣策羣力,把民生恢復做好。”

員面面相覷,其實讓民衆勞倒沒有問題,關鍵是土地問題,之前合和壽春的土地都有主人,一旦實施屯田後,土地財產怎麼辦?

賈芳便小心翼翼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殿下,淮南人把土地當子,如果失去土地,恐怕會引發民衆的強烈不滿,乃至會發生暴,請殿下明鑑。”

劉璟微微一笑,“我不會沒收民衆土地,只是以半年時間爲限,夏收後就恢復原有的土地歸屬,你們可事先做好土地登記,另外白下水澤淹沒了幾萬畝良田,估計會有不人家損失,可準許他們重新墾荒開田,並免去十年賦稅,諸位只要把這些事妥善安排好,我就讓各位再升一級。”

衆人皆大喜過,尤其郡丞賈芳更是歡喜得合不攏,那就是說,半年後他將升爲淮南郡太守。

劉璟隨即又臨時任命法正爲淮南屯田校尉,率一萬軍隊配合當地民衆修城屯田,恢復被戰爭破壞的淮南經濟。

劉璟隨即立刻壽春,率領大軍乘船返回了濡須口。

和曹軍的戰役雖然結束了,但並不意味著漢軍便完全控制了江淮,事實上他們目前只控制了江淮西部,江淮主要由三郡組,廬江郡、淮南郡和廣陵郡,其中漢軍控制廬江郡,曹軍控制淮南郡和廣陵郡北部,而廣陵郡南部則屬於江東。

戰役結束後,曹軍徹底退出江淮,漢軍控制了大部分江淮土地,惟獨廣陵郡南部還在江東手中,也就是歷縣以東的江北地區。

並不是說劉璟一定要佔領整個江淮,而是一旦漢軍佔領了廣陵南部,那就意味著漢軍便控制了整個長江,江東軍就不會有任何復興水軍的機會。

劉璟在船艙來回踱步思索,他得想一個辦法,合合理且合法地佔領廣陵南部,屯兵長江北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