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于召集三軍將領,傳達了漢曹之間簽訂了停戰合約,以及魏公的撤軍令,正式宣佈曹軍北撤。
兩萬江東軍拔營,浩浩向京口方向進發,早有士兵趕去稟報了孫權,孫權得知毗陵郡曹軍決定北撤,心中又是暗喜,同時又有點擔憂。
他立刻令丹郡太守呂範趕赴京口,替曹軍籌集五十條商船,協助曹軍北渡,又讓京口縣令從府庫中撥付五千石糧食給曹軍,作爲曹軍北退軍糧。
與此同時,孫權又暗令大將黃蓋和周泰各率軍一萬,部署在京口一帶,監視曹軍渡江北撤。
三天後,兩萬曹軍抵達京口,此時京口外的碼頭上已經停泊了五十餘艘商船,大多是千石貨船,在碼頭上還堆放了五千石糧食。
當於率領衆將來到碼頭上,等候多時的呂範立刻迎了上去,呂範老遠便拱手笑道:“吳侯本想親自來送於將軍北歸,怎奈事務繁忙,便委託我代表他向於將軍表示誠摯的謝。”
漂亮話說了一籮,也抵不上孫權不肯來爲曹軍送行的冷遇,不過此時于對江東已經沒有了興趣,他昨晚又接到曹發來的急鴿信,命他立刻北上進駐徐州,徐州的漢軍已經從彭城郡向東南撤離。
這是曹的第二個命令,正式令他撤出江東,于心中有點奇怪,按理,徐州是曹仁的勢力範圍,應該是曹仁軍隊進駐徐州纔對,怎麼讓自己去駐防徐州。
這讓于百思不得其解,于敏地意識到,極可能是曹魏部軍權有了重大調整,應該和世子有關,于心中有種莫名的擔憂,這個時候他對江東的態度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于點點頭,他著遠堆放在碼頭上的數千包糧食問道:“那些糧食是給我們的軍糧嗎?”
呂範連忙笑道:“正是,是吳侯給曹軍路上耗用的軍糧,共五千石!”
“才五千石,你們吳侯這是在打發花子呢!”于極爲不滿道。
呂範連忙解釋道:“吳侯是送一萬石糧食給曹軍,這只是一半,另一半在江北高郵縣,那邊倉也有五千石存糧,吳侯已送信給高郵縣令,於將軍可以把五千石糧食取走。”
孫權的小心思著實令人鄙視,于淡淡哼了一聲,隨即吩咐後將領,“派人去接收軍糧!”
他隨即又向呂範抱拳道:“請呂公轉告吳侯,多謝這半年來吳侯的關照,我們後會有期!”
“祝於將軍一路順風!”
于和呂範告辭,率領軍隊開始登船,一批批大船,向江北緩緩駛去,兩萬大軍足足運送了一天,曹軍才終於全部離開了江東。
呂範一直等待最後一批曹軍上船離去,他才長長鬆了口氣,回頭令道:“速去建業稟報吳侯,就說曹軍已離開了江東。”
就在曹軍在江北上岸整軍之時,大將黃忠和甘寧各率領三萬軍迅速向廣陵郡進軍,漢軍分兵兩路,一路沿淮河以南東進,一路穿過昭關,沿長江北上東進,極似要將曹軍包圍全殲一般。
此時于率領大軍已經離開江北重鎮廣陵城,正沿著中水向北行軍,他們準備在淮渡過淮河。
三國時期的江北地區分佈著大片貧瘠的鹽鹼地和沼澤地,大部分人口都遷去長江以南,使得江北地區人口稀,城池更是寥寥無幾,數十里也看不見人煙,到水澤和森林。
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唯一重要的,就是一條漢朝時開拓的運河,名中水,運河是連接淮河和長江,江淮和江東之間貿易往來頻繁,江淮地區的資和糧食,一半是通過長江航運,而另一半則就是通過中水運往江東。
在這條運河的中段有一座縣城,做高郵縣,這裡是運河的中轉站,修建了不糧食和資倉庫,而在合大戰中,江淮各地倉的庫存糧食基本上都已調去壽春,而高郵縣因爲屬於江東而得以倖免,倉庫還有五千石糧食,孫權已下令送給曹軍。
于正是急需這五千石糧食,才令軍隊沿中水北上,這天傍晚,眼看距離高郵縣已不遠,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夜幕漸漸降臨,雨越下越大,道路也變得泥濘不堪,行軍艱難,原本打算趕去高郵縣宿營的曹軍被迫改變宿營計劃,在一片樹林中宿營過夜,大雨中,士兵們深一腳、淺一腳,紛紛奔進了樹林。
于帶著幾十親兵,騎馬視察曹軍士兵們宿營扎帳,由於營帳不多,只有幾百頂,只能讓軍和生病的士兵住帳中,而大部分士兵只得躲在大樹下,一團過夜,埋鍋造飯也不可能,只能喝生水嚼炒米。
此時正逢早春二月,乍暖還寒,雨夜中格外溼冷,連於也凍得瑟瑟發抖,不得不裹上一張毯,他的士兵們士氣低迷,寒冷難耐,不由低低嘆了口氣,這種天氣和寒冷很容易讓人緒低沉,稍微弱一點,也會經不住寒意病倒。
在北面十里外便是高郵縣城,那是抵達淮之前唯一的一座中縣,人口約兩千戶,城有十幾座大倉庫,是江淮糧食南運廣陵的中轉站,于從呂範那裡得到消息,高郵糧倉大約還有四五千石糧食,這對他們極爲重要。
另一方面,士兵們得以進駐城池,對於幾天來孤寂行軍的士兵,也是一種極大的藉。
他原本計劃去高郵城休整三天,可以雨勢太大,道路泥濘難行,他們今晚是沒辦法趕去高郵縣了。
這時,樹林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聽見斥候在樹林外大聲問道:“將軍在哪裡?有急軍。”
于一驚,催馬走出樹林,正好遇到了幾名斥候,“發生了什麼事?”于問道。
爲首斥候屯長在馬上抱拳道:“啓稟將軍,北面來了一支漢軍,約兩千餘人,他們是駕船而來,帶來很多船隻。”
于心中疑,兩千餘漢軍士兵南下,這是怎麼回事?他又問道:“什麼時候發生的事?”
“就在一個時辰前發生。”
于低頭沉思片刻,猛然醒悟,急問道:“漢軍高郵城了嗎?”
“高郵縣城已被漢軍佔領了。”
于心中頓時大急,他手中軍糧不多,難以支撐到他們抵達徐州,考慮到江淮各地倉的糧食都已調運去壽春,他們唯一的補充就是高郵縣這五千石糧食,若漢軍將糧食搬走,他們怎麼辦?
于已顧不得和漢軍可能發衝突,無論如何,他一定要將五千石糧食留下,于當即對剛趕來的副將王晉令道:“王將軍可率三千士兵趕去高郵縣,扣住漢軍的船隊,不準他們把糧食運走,儘量不要發衝突,我隨後就到。”
王晉接令,立刻率領三千軍隊冒雨向十里外高郵縣疾奔而去,于又等了大半個時辰,等雨勢稍小,他這才率領五千軍隊趕去支援副將王晉。
但就在距離高郵縣還有三四里時,于的軍隊遇到了幾名疾速奔回報信的騎兵,爲首騎兵高聲稟報道:“啓稟於將軍,我們和漢軍發了激戰,雙方死傷慘重,王將軍也了重傷,懇求將軍立刻增援。”
于大吃一驚,怒道:“到底怎麼回事?怎麼會發激戰?”
“我們趕到高郵城外,正好遇見漢軍在向船上搬運糧食,王將軍命令漢軍士兵停下,但漢軍不肯,雙方在爭奪糧食時發生了衝突,隨即發激戰,我們殺死了數百名城外的漢軍士兵,但也遭到了城漢軍從後背襲擊,弟兄們死傷近千人。”
于也知道,一旦爭奪糧食,衝突勢不可免,只是他希這種衝突儘量小一點,不要把事鬧大,卻沒有想到竟然發了激戰,副將也了重傷。
于又氣又急,令手下道:“全速前進,趕往高郵縣!”
此時高郵縣城以北的碼頭上激戰慘烈,數千人在黑夜中冒雨廝殺,弓箭在雨中無法使用,只能用長矛捅刺,用戰刀劈砍,喊殺聲震天,殺得你死我活,雨水和水混合,在泥濘中被踐踏,雙方都瘋狂了,甚至出現難辨敵我,互相殘殺的況。
雖然漢軍只有兩千餘人,兵力人數上要遜於對方,但夜戰的能力卻比曹軍要強,一個時辰的戰,傷亡不足曹軍一半,儘管如此,漢軍還是傷亡七百餘人。
就在這時,遠傳來了一陣陣進攻號角聲,這是曹軍援軍到來的號聲,原本被殺得節節敗退的曹軍頓時士氣大振,開始向漢軍反撲。
這時,漢軍中傳來了刺耳的鐘聲,一千餘漢軍開始迅速向北撤退,丟下了上百艘前來運輸糧食的拖船和數千石糧食,倉惶北撤。
于沒有追擊北撤的漢軍,他下令收拾戰場,將陣亡的兩軍士兵掩埋,又令士兵將倉庫中所有的糧食全部搬運上船,天快亮時,兩萬曹軍全部抵達了高郵縣,于原本計劃在高郵縣休整三天,但發生了高郵爭糧戰鬥,他也不願再耽誤下去,命令士兵整隊,立刻向北進發。
但于做夢也想不到,高郵爭糧事件已經演變了曹軍在淮南襲擊漢國商隊,破壞停戰協議的嚴重事件,使漢軍找到了出兵藉口,六萬大軍分兵兩路,迅速向廣陵郡殺來。
,!
穿來清朝,溫馨基本上就絕望了! 在這個清穿多如狗,主子遍地走,前有李氏惡虎攔路,後有年氏步步緊逼,還有福晉四處放火,想要安安逸逸的過日子,簡直是難如登天。 論想要殺出重圍,安穩度日,怎麼破?在線等,挺急的。 四四一本正經表示:“……來撩我啊,撩到就是你的,爺讓你安穩一輩子!” 溫馨淚奔:“四爺,求不約!” 撩了你,更絕望啊。
莫依然成了女配,灰姑娘瑪麗蘇文裡的大小姐,她淡定不了!為什麼本小姐情商智商雙負?為什麼男主狂拽酷帥吊炸天?為什麼女主平平無奇卻總是該死地甜美?因為這是瑪麗蘇啊親~莫依然發誓,要逆襲!
一朝穿越,她淪為養著一只小包子的單身農婦,未婚生子,遭家人遺棄,被世人唾罵。重男輕女倚老賣老的爺爺奶奶,自私自利的大伯一家人,包子父母,潑辣妹妹,一心想要讀書而不得的弟弟,她決定代替原主,愛護兒子,孝順真正對自己好的家人,至于那些嫌棄自己的人,她連一個眼神都不給!可她從山里撿來的一個癡傻野男人忽然成了當今皇上最器重的親弟弟是怎麼回事?還是她娃的親爹?不信?他目光明亮的將她壓在門板上:“要不要重溫懷上兒子那天的情形?”她氣急敗壞:“你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