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允賢終于親自來了,帶著兒子與一隊騎兵護衛,直奔在東邊的狄詠高臺而來。
人一到場,楊允賢已然破口大罵:“狄詠,你著實不當人子,我兒百般來催,你卻遲遲按兵不,老夫此來,便是與你說,再不手,老夫立馬帶兵回姚州去了!”
狄詠倒也不多言,站起來,只說了一句:“擊鼓,聚兵!”
楊允賢還準備接著罵呢,見得狄詠忽然如此爽快,還有點不相信,左右去看,果然鼓聲大作,無數軍漢從營沖了出來,甲胄鮮明,旌旗熠熠,步伐整齊穩健,咔咔作響……
不得片刻,一都一營,皆是列隊站好,集結速度驚人的快,一切都有條不紊。
能不快嗎?破曉時候,他們還演練過了一遍。
楊允賢站在高臺目睹一切,吞了吞口水,莫名說了一語:“宋使麾下,果真銳!”
“楊公過獎,他們還不愿在此異國他鄉作戰呢,若非督戰隊拿刀驅趕,此番都還不愿出得營門……”狄詠說著自己這個不太有說服力的借口。
這麼整齊快速,像是被驅趕嗎?
楊允賢有些心虛了,又問一語:“士卒思鄉,也屬正常,倒也不知宋使意何時回京啊?”
“打完這一仗就回京,某回家多有京畿軍,也該帶著他們都回鄉去,這南地酷熱,實非北人之地!”狄詠如此說著,倒也沒說假,他走了,自然有他爹來。
“如此……老夫先回軍中指揮調度,還宋使進,一舉破城!”此時不論狄詠怎麼說,楊允賢都已經有了一種不安全。
之后局勢發展如何他已沒了底,但是眼前這座城池是必須要打破的,不然高家權柄之下,楊家就真了舉國討伐的逆賊了。
鼓點不急不緩,三通之后,大陣已然列好。
狄詠看著遠去的楊家父子,楊家父子也一步三回頭往狄詠這邊看,興許還在擔心狄詠不攻城,興許還有其他更多的擔憂。
就如楊義貞所言:“父親,我怎麼覺得今日這個狄詠怪怪的?遠沒有一路來時那般真誠了……”
這種覺自然不假,但是楊允賢卻無言以答,只說:“破城,破城再說,一旦城破,你去找段家皇帝,我去圍殺高家眾人,不得有誤,可一定要把皇帝拿在手!”
“父親,要不您去拿皇帝,殺高家人的事我來做?”楊義貞還沒有搞清楚什麼更重要。
皇帝沒了或者死了,還可以再立,只要沒了高家人,皇帝什麼結局都可以接,若是高家人逃出去了,那才是大患。最不能接的是高家人帶著皇帝跑了,那這城池就基本等于白打了。
所以楊允賢嚴肅一語:“莫要爭執,就按為父說的辦!”
兩人邊走邊說,還時不時回頭看一眼,后鼓點,終于集了一些,隆隆作響。
盾兵在前,長梯在后,弓弩最后。五六千人,腳步咔咔而去,還有甲胄之聲。
沖鋒還早,這種陣地戰,一定不能提前沖鋒,人力有窮時,必須到得一箭之地才會開始沖鋒。
所以一箭之地,就是弓弩羽箭的程,程之外,絕對不能沖鋒。
;城頭之上的敵人已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弓也拉滿了,檑木滾石也抱起來了,傳令報信的士卒腳步如飛,到奔走。
狄詠打馬頭前,慢慢往前,攻城部署早已下達,哪一部攻哪一,怎麼攻,弓弩如何配合制城頭,長梯怎麼搭……
督戰隊依舊在后面來去呼喊:“后退者,斬!”
“逡巡不前者,斬!”
“攀爬拖沓者,斬!”
就是各種斬斬斬!
是的,督戰隊,是所有軍隊的標配!歷朝歷代如此,到得第二次世界大戰還依舊如此。雖顯得殘忍,奈何戰爭就是這麼殘忍。
狄詠面黑如水,一箭之地已到,毫無開口:“沖鋒!”
一旗豎起,鼓聲如暴雨瓢潑而起,咚咚之聲好似已連一片!
無數士卒呼喊著,邁著最快速的步伐沖向城下。
狄詠并不前去,只是披頭散發、青面獠牙,手持長槍,穩坐馬背,目堅定。
城頭之上,箭矢而來,城頭之下,箭矢還擊而去,巨大的八牛弩,把長槍一般的箭矢向城頭,擊得垛口土石橫飛……
長梯掛在垛口之上,無數士卒瞬間爬滿長梯……
守城之戰,也有無數的技巧技細節,比如,掛滿了人的長梯,是個人之力無論如何也推不倒的。
必須在城頭上準備一大堆長樹干,樹干頭前帶杈,用樹杈頂住長梯,然后聚好幾個人之力一起推長樹干,如此才能把長梯推倒下去。
這是久戰才有的經驗,好在城的大理人并非連這點基本常識也沒有,無數人用長樹杈推倒一架一架的長梯。
鐵甲士卒跌落而下,便是滿地哀嚎不止,手腳骨折一片。
督戰隊卻依舊在喊:“后退者死!拖沓者死……”
卻也有人在喊:“將軍有命,第一個上城者,賞錢一百貫!”
長梯再次被豎起,再次有人不斷往上爬……
城下弓弩更是力傾瀉著箭矢,要把城頭上力推倒長梯之人得不敢冒頭。
還有那檑木滾石,不斷往下砸著……
箭矢更是發而上,誰敢頭,必要殺當場!
都頭隊頭們喊得撕心裂肺:“沖上去,沖上去!!!!”
“快,八牛弩往前拉,對著垛口,但有敢冒頭者,一定殺!”
“斷了手腳的往后去,莫要擋路!”
“豎起來,爬,快爬!”
“爬呀!!!!”
后陣的狄詠,眼神堅定,心思如鐵,披散的頭發隨風舞,話語依舊沒有毫:“第二隊,上!第三隊,準備!”
不得片刻,狄詠再次開口:“第三隊,上!”
看著一個一個落下城頭的士卒,孫節兩眼噴火,拱手呼喊:“末將請戰!親自帶兵去爬城墻!”
“準!”狄詠頭也不回,只看前方。
孫節再也不等,打馬飛奔往前。
卻是孫節還沒有到得城下,已然看得有人爬了上去,打開了一小小破口,無數人蜂擁而上,城墻之上已然發了廝殺!
終究還是守城之人太,經不住幾番前赴后繼。
狄詠微微低頭,尋得馬背上掛著的水壺,揭開面,喝了幾大口,后騎兵,已然蠢蠢,只等城門打開。
--
作者有話說:
還有,還有,還有有,昨天說今晚要暴更,決不食言!
渭水之盟前夕,席雲飛魂穿爲席君買胞弟。爲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鄉村建設。主角智商平平,不裝逼,不上戰場,不理朝政。沒事就喜歡整點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當然,畢竟是主角,總是要爲這個時代做出一點貢獻的,喜歡這類網文的朋友,歡迎光臨!!!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
八級鉗工重生大唐,附帶工具係統,且看主角如何玩轉大唐。五四式、中正式、九二式重機槍、迫擊炮、蒸汽大船、直升飛機應有盡有!李世民:安之啊,不如咱們?
貞觀三年,大唐進入戰事,各地資源吃緊。唯有平遙縣……載歌載舞、吃穿不愁。甚至隱隱有幾分現代化大都市之景!隨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深入探究,發現這里的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更令人驚訝的是,當地縣令劉少卿,竟然窮困潦倒只食一餐!……平遙縣的一切,震驚整個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