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邕州傳來消息,狄青上書,請準大理段氏與高楊兩家派人到善闡府來談判……
談判的容就是關于把善闡府還給段氏,高家也不派人不派兵到善闡府,楊家也不派人不派兵到善闡府,讓段氏重掌大權,只要兩家談攏,狄青就退兵而回。
這辦法顯然是狄青想出來的。
這倒是把狄詠給愁得啊……
開疆拓土就開疆拓土,還當什麼好人?道德過于高尚了。
萬一高楊兩家真就點頭答應了呢?等你狄青一走,兩家比著賽往善闡府去,難道真的又從邕州出征去打?不去打,大宋的臉又沒了。
去打吧,到時候萬一高楊兩家真的快速決出了勝負,整合了朝野,舉大理一國之力,那就真不好打了!勝負難料。
狄詠今天是終于到了衙門里,他正兒八經的上班單位樞院,這倒霉爹,拖后,盡出餿主意,這回倒好,換狄詠給狄青屁了。
到衙門里找孫沔。
孫沔倒是沒在意這件事,直接把狄青上書轉給了皇帝,待得狄詠來說,他還問呢:“怎麼?此事有何不妥?”
狄詠連連點頭:“不妥,大大的不妥。”
孫沔心中一,樞院的差事,可不能出問題,連忙問:“哪里不妥?”
“不妥之有二,一是將來,萬一高楊兩家口頭答應了,只待我大軍一走,立馬善闡府開戰,勝負一分,挾段氏令全國,朝野一合,我大軍發是不發?”狄詠問著。
孫沔心中,其實不愿意打仗,因為打仗是麻煩事,沒有人愿意給自己找麻煩,見狄青之奏,他本也是樂見其的,就是想著覺把大理之事解決了,免得麻煩不斷。
而且儒家道德之下,狄青所奏,那是很合理的。
此時聽狄詠一說,他自是知道狄詠所言之意,卻問道:“以我大宋之威,高楊必然忌憚,豈敢背約?”
狄詠答道:“還請孫樞細思其中,權柄人心,這世間哪里有人繞得過去?高楊互疑,必會手!必然背約!”
這是敢不敢的事嗎?這是干不干的事!
這是猜疑鏈,楊家怕高家這麼干,高家肯定也怕楊家這麼干,最后就是都以最快的速度干了。更何況大理還真不是毫無縛之力的小國,干完也還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對于高楊兩家而言,不干讓對方先干了,那就是大勢已去。干了,還能勇一把,賭一個大理國主之位。
這會不干?
孫沔深吸一口氣,沉思片刻,問道:“子道,不妥之二呢?”
狄詠知道,孫沔顯然是認可了他的理由,便答:“帝心!”
“帝心何以?”孫沔聽到“帝心”,有點急了。
“開疆拓土,青史萬代,天子所求,可是尋常事?唯有青史而書,才是天子功勛。”狄詠說得不直白,卻也很直白。
就是皇帝一輩子,求什麼?不就求個史書上的功績嗎?看史書的人,看破了天,不就看個以前的皇帝又把哪里的土地收了囊中?
你得知道天子的需求,所以你想把當好,就得按照客戶的需求來。
“這!陛下仁厚……”孫沔口中說著,卻也不自信,說完一半,自己又思索了起來。
“再仁厚的陛下,那也是陛下!否則這麼些年,與黨項打這麼多仗作甚?”狄詠接話更快。
;孫沔在班房里已經踱起了步子,來來去去……
待得腳步一停,問了一句:“依子道之謀,該如何置?”
狄詠等的就是這句話,從懷中掏出一本奏折遞給孫沔:“此奏,事無巨細,皆陳明利害,孫樞到政事堂之時,送去即可。”
奏折這東西,還真是有程序的,一般人的奏折,并不能直達皇帝書案,得先經過中書門下的政事堂,讓政事堂的相公們先看,小事都是相公們直接批復的,大事才會上奏。
所以宰相的權柄就來自這里,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決定權在相公們手中,這可以說是士大夫分得的皇權,但也是無奈,全國上下,州縣上千,還有軍務,皇帝就是二十四小時不睡覺,一個人也理不完這麼多公事。
這也是前文所言,許多消息,為何皇帝收到的肯定是第二手。
孫沔接過奏折,打開就看,狄詠論述,主要還是圍繞著剛才所言的背約之事,但文中也有些許暗示開疆拓土的意思。
只是沒有說明名正言順去開疆拓土的辦法,其實辦法狄詠心中也有,比如高楊兩家,必然還會開戰,而且時間不會等得太長,因為楊家掌握了段氏,不論如何,肯定想要解決掉高家這個威脅,而高家呢,肯定更想重新奪回段氏。
一旦開戰,機會就來了。
平嘛!為了一己私利打仗,百姓多苦?解救百姓,解救段氏國主,多麼偉正?
解救完呢?
解救完,順便幫段氏國主重整河山嘛!
河山整完呢?封賞嘛!
封段氏國主為什麼侯,或者什麼國公,甚至還可以特例世代沿襲,多麼仁義!這還得是人家段氏主上書求的封賞,更仁義了吧?
那整完的河山,朝廷派點,派點兵,沒問題吧?
這不就開疆拓土了嗎?
又仁又義!
這番話,現在狄詠還不說,得吊著,得自己找個合適的機會,親口與皇帝談私聊。因為這事不能說,說出來別人知道了,那就不仁義了,只能做,按這個程序做就仁義。
而且,這還是狄詠臉的機會,更是狄詠的功勞。
孫沔看完狄詠的奏折,點了點頭,其實心中依舊還是有點不樂意,因為平白增添了太多麻煩,卻也知道這事必須得奏上去,否則按照狄青的辦法來,到時候怕真是后患無窮不說,還讓皇帝不爽。
所以孫沔說道:“也罷,看來狄樞相之法,還真不可取。你這是為你父親查疑補缺,當真不凡,也是不易啊。”
“孫樞辛苦。”狄詠還行禮,一副謙虛模樣。
“人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如今啊,倒是生子當如狄子道,與你謀事幾番,當真文武雙全,智計尤甚。老夫有子,名為之文,來日介紹與你相識,當多多走才是。”孫沔這話,夸狄詠是其次,托付才是真。
世家大族,皆是如此,一代人一代事,計之深遠,自是聰明人。也是孫沔兒子孫之文不太大,但凡大才在,也不必如此托付。
“孫樞見外了,有暇定去府中拜會!”狄詠倒也明白,也不必孫沔介紹了,帶著禮上門就是。
“好好好,定是好酒好菜好招待。”孫沔心喜,連連點頭。
--
作者有話說:
前一章,卡在審核許久,刪除了許多才過審,抱歉抱歉!
一代妖孽戰醫葉洛,受殺手之王臨終托女隱居都市。本想安穩過日子的他,卻不經意間被美女包圍,嬌俏護士,火爆女警,富家千金,冷傲總裁,當紅女星…一個個闖進他的生活,攪亂了他的平靜。葉洛嘆息:裝逼泡妞我早已厭倦,只想做個平凡人,你們何必逼我呢?
慶曆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一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貴與溫情。 起初唐奕隻想享受這個時代,什麼靖康之恥、蒙古鐵騎都與他無關。反正再怎麼鬧騰曆史都有它自己的軌跡。千年之後中華還是中華! 亡不了! 但當那位憂國憂民的老人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他的心變了...他想為那個老人做點什麼順便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 於是怎麼把大宋這隻羊,變成呲著資本獠牙的狼!成了唐奕唯一
“大郎,該吃藥了。”武植醒來,突然發現眼前多了一個騷媚的人兒,端著湯藥!這碗藥,他要不要喝……
當山河破碎之時,總有中華健兒捨身忘死。 有膽敢覬覦中原大地之鼠輩者,必將頭破血流,血債血償。 山河陸沉之際,江東魂穿抗日戰場, 從淞滬會戰開始,帶領一個個中華熱血男兒, 殺倭寇,復河山。 我們的,必不讓人奪了去。 屬於我們的,也將取回來。 侵中華者,必懲之!
穿越成大堯王朝的窩囊駙馬爺,朝堂奸臣當道,外敵虎視眈眈,小舅子皇帝如坐針氈,長公主老婆憂愁滿面。 為穩固朝堂,長公主被逼無奈前往敵國和親,一直被人瞧不起的廢物駙馬爺突然站了出來。 魏子諸:我的女人,將由我來守護! 大堯,也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