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鄭小明和張溫一同上表彈劾的事,張儒卻是一句不提。
很明顯,人家清楚的知道誰是主要敵人。誰是可以團結的對象!
腦子如此清醒,這董卓日後恐怕前途遠大,甚至要勝過皇甫嵩了啊!
皇甫嵩雖然打仗更厲害,但是這老頭在政治上不免低能了一些。不愧是涼州出來的……
不過涼州出將,出的武夫多。但是他們皇甫家是涼州世家,按理來說也是文武兼備啊! sto🎆.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鄭小明心中吐槽,心道你們這些七八糟的事,非要攀扯我做什麼?
就直截了當的道:「經年大戰,本將有些心俱疲。想要回家鄉安養兩年!」
意思是,我不參合你們之中的破事!
張儒目之中出笑意,鄭小明有這個態度就好。只要他不死心塌地的站在張溫這邊,就已經足夠了!;
不管怎麼說,鄭小明和張溫的關係總是要切的多,想要把鄭小明拉到他們那邊,本就不太可能!
事實上,鄭小明這麼做,多就顯得有些忘恩負義。畢竟當初朝廷的古文學派的公卿們是打算把鄭小明打發到幽州那種鳥不來的地方去當個縣長,縣令什麼的。
多虧了張溫拉了他一把,把他要過去當了一個軍司馬。
雖然鄭小明背後有張讓,有何苗撐腰。肯定不會把他弄到幽州去。
但是張溫手幫忙,這就是個人。
所以鄭小明這種行為多有些不太厚道!
但是說起來張溫也是耍了鄭小明一把,起碼也是利用了鄭小明一把,讓鄭小明心頭老大不爽。
那就是前段時間,張溫讓鄭小明去安拉攏董卓等梁州軍隊。
鄭小明當了好一段時間的際花,卻沒有想到張溫反手就打董卓,不讓董卓去進攻金城郡立功,而是將其派往漢郡打擊零碎的羌胡。;
這讓鄭小明好大難堪,前腳他才去跟董卓等人稱兄道弟,後腳就讓張溫把人賣了!
人家會怎麼說他鄭小明,如何看他鄭小明?
恐怕很多人都要以為鄭小明是口腹劍的小人了!
這個時代可是最重視輿論,最重視人品的漢代了。
為了一個名聲,可以家破人亡,可以死不悔!
這張溫分明就是利用鄭小明的名聲!
所以,鄭小明能夠和張溫一起上表彈劾董卓,已經是做到極限了。同生共死,同進攻退的肯定是不可能!
再加上鄭小明和張溫的政治底也不同,兩人肯定是最終走不到一起的。
鄭小明是南舊姓的代表,是今文經學的餘孽。張溫雖然是南人,卻是古文經學的人。
現在鄭小明背後站的是張讓何苗,走的是宦外戚的路子。那張溫……好像也不是純粹的士人路線啊!
張溫最初是被中常侍曹騰所提拔……;
對了,說起中常侍曹騰很多人不悉。然而曹騰卻是張讓等人的前輩大,人家是漢恆帝時候掌權的。是幫助漢恆帝殺死梁冀,奪取大權的人。
還有,曹曹阿瞞據說曹騰的孫子!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曹阿瞞敢在當北部尉的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就杖斃正得勢的大宦蹇碩的叔叔了?
話題扯遠,總之。鄭小明表明態度,就讓張儒滿意而退。
接下來,消息很快傳出,被張溫所知。
不過張溫也並沒有再召見鄭小明詢問此事,看來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鄭小明和他的那點誼是已經用盡了。不拿出巨大好收買,是很難讓鄭小明站到他那一邊去的。
不過張溫自認自己穩勝券,自然也懶得去拉攏鄭小明。
時間就在不咸不澹當中渡過,接下來,董卓大軍駐紮在隴關之外的涼州安定郡,和隔河對峙的涼州叛軍打了幾場小仗,讓涼州叛軍吃了一點小虧。
眼見著天氣越發寒冷,又要到了天寒地凍的日子,那涼州叛軍看到無機可乘,終於死心,撤退而去。;
董卓大軍也重新撤回到關中,準備過冬。
這一個冬天就那麼平平澹澹的渡過,一直到來年差不多開春以後,卻始終再無涼州叛軍來襲擊。於是到了三月份兒的時候,朝廷下了一封詔令,改拜張溫為太尉!
太尉這是朝廷三公之一,也是朝廷的最高軍事長!
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
自從武帝復國,建立東漢之後,有鑑於王莽篡位的事,所以三公再沒有了實權,只有尊位而已。真正的權力被收歸了品級很低的尚書臺!
所以,當鄭小明知道張溫現在被改拜太尉的消息之後,就知道他和董卓的鬥爭當中輸掉了!
或者說,不是張溫輸在了董卓手中。而是張溫輸在了天子對於統兵元帥的猜忌當中!
如果接下來,還會有羌寇邊來攻,那麼張溫還能繼續領兵。但是如果接下來的日子,羌胡一直不來攻打長安三輔的話,那麼張溫的位置就徹底坐不住了!
顯然,張溫心底也是知道這種況,原本勝券在握的心態一下子不見,將鄭小明召了過去,商議進兵金城郡,主攻打叛軍的事。;
然而卻被鄭小明毫不客氣的直接拒絕……
張溫也是暈了頭了,這個時候主帥和大將不和,居然還想主進攻羌胡,這簡直就是找死。
周慎和袁滂戰死,折損了四五萬人馬,張溫手下人馬不過三萬餘。剩下四五萬在董卓手中。
這個時候,他和董卓已經撕破了臉面,斗的你死我活。張溫想要出戰,問問董卓會不會答應,會不會給他扯後?
就算鄭小明答應下來,再加上鄭小明這五千兵馬又有什麼用?
所以鄭小明直接拒絕,很含蓄的提出了這個問題。讓他先搞定董卓再說!
那張溫也是急之下,暈了頭。此時冷靜下來,也只能嘆息不已。
他如果能夠搞定董卓的話,也不至於讓兩人鬧到如今局面了!
現在,沒有董卓配合,他這個主將什麼也做不了!
鄭小明不知道接下來張溫會認命,還是從其他方面再出招。
不過這種機事,張溫肯定不會和他商量的。
如此,局勢就膠著了下來。不僅是和羌胡的戰事膠著,漢軍部的局勢也膠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