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餅券的巨大功,讓三個爹既驚喜又意外。
都有點不想幹什麼集團的心思了,專門搞過節券兒,就夠三家過好日子的。
只一個中秋,副食廠一共出了八萬塊錢的月餅,卻帶來了130萬的利潤。
唐剛開始只不過是想借月餅券解決一下資金力,沒想到,這卻了老哥仨的第一個盈利點。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c💻om
照這麼下去,過年有元宵(北方的湯圓)券兒,端午還有粽子券兒,那不是發了?比他原本干塑料廠的時候都掙錢。
還好,老唐還沒被錢沖昏頭腦。
吳連山也提醒他和齊國君,「這個事兒,只要咱們度過了難關,那就停手,誰干誰干吧,反正咱們不幹了!」
這個年代的商人,還是熱衷於做實業,什麼虛擬經濟、概念盈利這些後世才有的網際網路思維,在這個年代不但沒有,而且即便掙了錢,也讓人心裡發慌。;
況且,齊磊和徐小倩出主意的這個月餅券和後世名牌廠家的月餅券還是有區別的。
後世月餅券能火起來,那是因為產品力在那擺著,品牌在那掛著,老百姓是為產品買單。
即便有黃牛炒作其中,也有其存在的市場因。
而當下的月餅券,雖然概念和後世相同,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就副食廠的五仁月餅、青紅月餅,有個屁的產品力?很多人看見就膩歪,更別說吃到裡了。
就像青紅月餅,在很多小夥伴的年記憶里,都是上了最難吃食榜單的。反正小哥仨看見那玩意就反胃,一口都不想。
月餅券能夠能火起來,大賺特賺,和產品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制在買單。
小金庫盛行,變向福利鑽空子,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
哪天國家想起來了,整治歪風邪氣,那好日子就沒了。
不但沒了,還有可能惹麻煩。所以,該收的時候就收!;
這一點上,吳連山是最清醒的,唐剛自然也不反對。
至於齊爸,更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別說還可能再干一兩票,只這一回,他就不踏實到晚上睡不著覺。
在齊國君看來,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能踏實才怪!
也就是有唐剛和吳連山在前面頂著,如果是他自己接了這個副食廠,別說齊磊把法子拿到面前他會不會幹,都懸扇齊磊的掌。
出的什麼餿主意,一點也不腳踏實地!
好吧,其實這段時間,唐剛和吳連山就在安齊國君,讓他別怕,要穩得住。
沒辦法,齊國君畢竟是個老實人,膽兒小。
......
總之,不管三個爹怎麼想,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副食廠的這筆盈利都算是雪中送炭了。
說實話,如果沒有齊磊和徐小倩的這個月餅券兒,即便吳連山把每一分錢都確到位,三個廠的重建也是異常艱難,容不得半點意外。;
有那麼一段時間最沒底的時候,唐剛都想著真要是遇到難事兒,他就把車賣了變現。
而齊國君也做好了,拉下老臉去跟弟弟、妹妹那張借錢的打算。
老哥仨說是背水一戰,也不為過。
不過,好在都過去了,副食廠的米加工生產線已經調試完畢,只等包裝廠開工。
而包裝廠的新廠房也在日夜趕工之中,李綱的工程隊給唐爸立了軍令狀。
用李綱的話說:「別的忙咱也幫不上,但是上凍之前,我保證房子給你蓋好,讓你的設備進車間!」
只這一句話,就讓三個爹懸著的心落地了一半。
要知道,秋之後,副食廠那邊已經拿到了糧食經營許可,已經開始滿倉收糧了。
得益於糧庫的優先政策,第一批500噸的優質一等稻米已經進了副食廠倉庫。
如果包裝廠廠房能在冬前完基建,包括供暖和水電進,那新購進的包裝設備元旦之前就能調試運行。可以趕在年前讓第一批產品下線,副食廠的大米也能在年前包裝銷售。;
如果冬前廠房建不好,那就萬事皆休,來年的五一能見到產品已經算是快的了。
東北的工程是干半年歇半年的,只要天氣一冷就沒法開工了。
所以,如果今年不能完工,就要等到來年開春之後。
藥廠那邊的進度是最慢的,設備、廠房等等都沒著落。
但是三個爹也不著急,按照唐剛的大戰略,只要副食廠開始盈利,那就等於功了一半兒,藥廠反而可以慢一點。
況且,和副食廠、包裝廠不同,廠房、設備、包裝這些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在藥廠其實都是小問題。直正的難題,其實是人。
藥廠這門生意,做好是很有前景的,可是也絕不是那麼容易功的。
這是個技活兒,最最值錢的就是人!
可是,老藥廠已經停產十多年了啊!一千多工人和技骨幹下崗了十幾年,有的在家待業,如果開工都願意回來。
而有的,尤其是那些有真本事的,早就各謀出路了。;
對此,唐剛也有準備,已經和省外的幾個中醫藥大學、研究所搭上了線,明年會到各個院校去招聘一批新生力量,來填補藥廠人力不足的問題。
也和省外的幾個研究所,有流合作的意向。
唐剛還是有魄力了,在人才的問題上,他是準備好花大力氣的。
但是,唐爸再怎麼想辦法,也還是差了點意思。
因為藥廠最核心的幾個老技員,他弄不回來了,那是招多新人也無法彌補的損失。
那幾個老人兒可以稱之為藥廠的鎮廠之寶,不是遠走外地,就是自己開起了中醫診所,想再請回來,真的是難上加難。
本來唐剛和吳連山已經放棄了,請不回來就請不回來吧。
卻沒想到,在這件事上,老實膽小的齊國君卻是氣了一回。而且,氣的讓那老哥倆瞠目結舌。
......
「必須得請回來啊!」;
齊國君在那幾個老技員的問題上,態度異常堅決。
「否則,咱這藥廠就算弄起來,也干不大!」
產品是要更新換代的,老唐的塑料廠為啥就不幹了?正是小石頭一語中的,切在了痛。
塑料廠技含量太低,很容易失去產品競爭力。
那現在藥廠不是同樣的問題嗎?指那幾張老藥方子能多久?想做得好,不還是要推陳出新?甚至那幾張老方子也要不斷的改良,跟時代的步伐。
而藥廠那幾個核心的技員,真的不是當下年輕的專家什麼的能比的。
......
中醫藥熬的就是年頭兒,別看那幾個老傢伙現在都七老八十了,可正是最有價值的時候。
而且,那可是五六十年代,還年輕的時候就名的大牛人啊!
不是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就是出中藥世家,本事大了去了。
後世都說中醫藥不靈了,其實不是不靈,而是真正的牛人越來越。;
而那幾個老傢伙,就是真真正正的深不可測,更是護肝片、胃康靈那幾種產品創始團隊。
說是鎮廠之寶都是輕的,可著全國找,也是沒一個就一個。
對於齊國君的堅持,吳連山有些猶豫。他當然也主張能請回來最好,可是請不回來咋辦?
「要不,到省城找幾個年輕一點的能人?多花點錢唄!」
齊國君一聽,搖頭道:「比不了的。」
想了想,咬牙道:「不行我去請!挨個去求,說什麼也得把人求回來!」
齊國君別的不行,就是有那勁兒。
唐剛和吳連山一聽也不再堅持了,那就讓老齊去請請看吧,但也沒抱多大希。
唐剛還道:「那這事兒就給你了,別怕花錢!不管花多錢,只要肯回來,哪怕就當個特邀技員,給咱們把把關,提提意見也行。」
他還是怕齊國君小家子氣,捨不得花錢。
;
殊不知,搞生產的發起狠來,他這個搞銷售的也有點招架不住。
還真讓齊國君弄回來兩個,只不過......
年薪:60萬,外加後續份,把唐吳兩人的下沒驚掉了。
......
請回來的那倆老爺子都七十多歲了,一個在尚北下面的鄉鎮,一個在尚北市,都是開中醫診所的。
而且,名聲在外,生意很好。
可是,生意再好也架住不齊國君一年就給60萬的開價啊!
更架不住他天天就長在診所里一樣,磨泡。
老頭兒實在是拿齊國君沒辦法,你說你也四五十歲的人了,怎麼就.....
最後只好答應下來。
其實,錢不錢的,這兩老爺子還真不太在意,只是說明了新藥廠老闆的誠意,看到了重建藥廠的決心。
更重要的,還是倆個老爺子對藥廠是有的。;
當年,就是他們幾個建國之初的大學生和中醫世家弟子,從南方被國家安排到了東北建設大後方。
啃著饅頭,就著白菜湯,窩在一間集宿舍里,你一言我一語的,推出了藥廠的幾種招牌藥。
說句托大的話,要是沒有他們幾個,也就沒有現在的尚北藥廠。
後來,又都在尚北扎了安了家,對藥廠的,一般人理解不了。
有一個鄒遠馳的的老爺子,退下來的時候是藥廠副廠長,他甚至能把藥廠一千多個職工的名字都記下來。也盼著藥廠能起死回生,給那一千多職工一個代。
要知道,當年藥廠逐漸沒落,工人們幾乎沒得到什麼補償。從開始的拖發工資,停發獎金,到無薪休假,再到千把塊錢就買斷了工齡,從此自謀生路。
職工們在廠子裡幹了半輩子,最後落得那麼一點點補償,鄒遠馳覺得自己是有責任。
所以,當齊國君找上門的時候,他其實就心了。
等到齊國君開出價來,天天來求,日日來報導,他就知道,這幾個新老闆是要干實事兒的人。;
所以,也就同意回廠了。
只是把唐剛心疼壞了,120萬一年,就找回來兩人.....
雖然不用馬上掏錢吧,可是,老齊你是真狠啊!
這可是98年啊,60萬的年薪,絕對是個天價了。
最後,唐剛就一句話,「國君啊,乾的漂亮!接著找,接著砸!」
唐剛越來越發現,把齊國君和吳連拉到邊,實在太正確了。
老哥仨的格實在太互補了,就比如請這兩老爺子,如果是唐剛或者吳連山去,兩人都於算計,即便開價,也要瞻前顧後,絕對沒齊國君這麼野,上來就是一個你無法拒絕的天價。
那兩老爺子,也不見得就能回來。
也就齊國君,別看人老實,可是發起狠來,魄力也是嗷嗷。
「還有仨,你要能把那仨也回來,我就服你!」
那三個老技員都在外地,一個在省城,已經是省城中醫院的鎮院之寶了。另外兩個更遠,在南方的兩個藥廠,也是居要職。;
其實,唐剛也就是逗著玩,有這兩就不錯了,你還真能全請回來?
可是沒想到,齊國君還真就是這麼打算的。
「明天給我買車票,我先去重慶。」
重慶那個和鄒遠馳有私,現在還有聯繫,也是最有可能找回來的。
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