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渝把飯盒和包子放到袋子里,抬頭遠遠地看到遠來了一輛驢車。
以及,後頭跟著小跑的人。
從路上驚起的灰塵就能看出來,人數指定不。
幾位隊長著煙,暗罵:「他姥姥的,公社這事兒做的總不顧別人,瞧瞧這天都要黑了,回去后得幾點啊,得老子肚子疼。」
周隊長沒跟著罵,但腮幫子也鼓起,可見心極其不爽。
驢車越來越近,眼見車上載著一堆行李,這些大隊長氣得原地跺腳。
黃莊大隊長是個暴躁子,也不顧公社幹事就在旁邊,直拍車板:「我們黃莊二十六人,整整二十六人!再給我來四五個,我們大隊可塞不下!」
這些孩子下地不會下,但是吃卻很能吃。
村裡收不錯,人家即使賺的不夠自己吃,你難道還能看著人家挨?
屁!這些人都是從城裡來的小年輕,大多才十多歲,離家也可憐,還不是得他們大隊補給知青院!
山羊嶺大隊的隊長也急啊,急得直手:「這次咋還來這麼多,我們隊里住不下了。」
這是真的,知青院總共就兩個房間,一個房間塞十人,一個人挨著一個人,都跟玉米棒子一樣。
「是啊,你們得和上頭說說,今年一波明年又一波,咋能總往咱們這裡分?」
「誰家大隊有那麼多空房子,我們洋里去年的知青都分給村民家了,這是容易有矛盾的!」
公社幹事忙說:「我們也沒辦法,都是縣裡安排的。」
他們這裡富裕,自然得多接收。你去問縣裡,縣裡讓你去問市裡,市裡肯定會說讓你問省里去。
去省里?你能去嗎,為了這麼一個事兒就去省里?
再說了,如今其他省份力都大。他們省他們市條件不錯,不趕表現表現怎麼行?
里公社也想過,知青多就多唄,反正怎麼也能出糧食給人家吃。
往後沒準還能因為這事兒報個先進上去,聽說隔壁公社就是因為搞那什麼竹編草編上了報紙,據說有訂單呢。
公社幹事心累,覺得自己公社的苦心這些大隊都不懂。
各個大隊隊長一聽他們這話,瞬間跟炮仗被點燃一樣。
「人家給就收嗎,咋能這樣。」
「住不下就住公社,你們公社自己接收!」
「是啊是啊,再來我們隊都得建房子里。哎對了,周隊長,你們村的窯廠能給我洋里燒一窯麼……」
周隊長還沒回答,正想哭窮說自己村裡都不夠,手臂就忽然被寧渝抓住。
只見寧渝盯著前頭,忽然一笑,轉頭對周隊長小聲說:「叔,能不能把那個穿藍服的黑小子接收到咱們大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