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濱江警事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陳子坤想回來!

《濱江警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陳子坤想回來!

;

  今年上級對環保是真重視,已經發生了好幾起非常有影響力環保事件。

  比如相關部門在圓明園的河道里舖防滲的薄,被環保人士看到並曝了,引發了一場沸沸揚揚的「圓明園鋪」爭議。又比如肅甘徽縣兒鉛超標、南湖岳砷污染和西川瀘洲柴油泄瞞報等等,三天兩頭上電視。

  上級重視,濱江不能不當回事。

  韓渝的匯報像是最後一稻草,讓市委市政府下定了整頓環境污染的決心,聲勢浩大的環境污染整治行由此拉開了帷幕。  關注𝕾𝕿𝕺𝟝𝟝.𝕮𝕺𝕸,獲取最新章節

  陳書記親自來江邊調研,站在鏡頭前指著排污口聲俱厲地要求嚴厲查!王市長親自掛帥,兼任環境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幾個區縣也隨之立領導小組,組織環保、工商、公安等部門對轄區的企業展開大檢查、大整治。

  可能靜搞的比較大,正在進行的整治行大前天剛上過省電視臺的新聞,昨天居然還上了中央臺的新聞聯播!;

  陳書記在新聞里出鏡了,擲地有聲地說:「我們不可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消極地保護環境,但我們也絕不寬容污染!」

  但作為濱江市環境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員,韓渝發現大檢查、大整治行雖然聲勢浩大,但重點好像只放在長江沿線,不挨著長江的幾個區縣雷聲大、雨點小。

  但不管怎麼說,岸線企業有一個算一個全被責令整改了,公然往江里排污的幾個單位被罰了,昨天搭乘海事局的海巡艇去江上轉了一圈,之前的那些排污口一個都看不見了!

Advertisement

  之前還有些擔心大哥不理解,不願意關停白龍港的那個渣土碼頭。結果學姐給他打完電話,他就拍著脯保證關停,並且說關停就關停了。

  直到給小魚打電話,才知道大哥有「高人」指點,並且政治敏很強,這兩年每天都跟老錢一樣看新聞的。他早就發現風向不對,而且早有準備。

  江邊的小碼頭關停了,滸濱河邊一個閒置兩三年的砂石碼頭被再次啟用。

  那個砂石碼頭距張二小的龍港米業不遠,曾為陵海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離長江很近,但不屬於長江岸線,長江水保局管不到,陵海環保局無權管。;

  陵海通局和陵海水利局倒是有權管,但從這個碼頭裝卸的土方都是用於陵海通和水利建設的,甚至連名稱都陵海通路橋工程份有限公司開發區碼頭,人家自然不會多這個事。

  韓渝被搞得啼笑皆非,忍不住撥通了韓申的電話:「大哥,滸濱河雖然不是長江,但屬於長江流域,你們這是打邊球啊。」

  「誰說打邊球的?孫總說的很清楚,我們是合法經營。而且,把裝卸點從白龍港搬到開發區,增加了不本。」

  「增加了過閘費。」

  「不只是要多過閘費,也增加了幾十公里航程。」韓申其實是很不願的,這麼做完全是為了支持弟弟和弟妹的工作,他想想又嘀咕道:「三兒,做渣土生意的又不我們,東啟也有人做,人家的小碼頭照樣在裝卸。」

  有時候總說只許州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到韓家卻反過來了,人家能幹的韓家人卻不能幹,比如經營江邊的小碼頭。

  韓渝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苦笑道:「哥,不好意思,讓你委屈了。」;

Advertisement

  「自個兒家人說這些做什麼,爸說得對,沒有你和檸檸我也做不這生意。人家不支持你們的工作,我們要帶頭支持。」

  「謝謝啊。」

  「不說這些了,你星期天回不回白龍港?」

  「這幾天有點忙,估計回不去。」

  「行,你忙你的。」

  ……

  剛掛斷電話,董政委和丁曙敲門走了進來。

  齊局出去參加培訓了,等培訓結束估計就要調回漢武。董政委很快也要退居二線,上級雖然沒明說,但種種跡象表明只會空降一個人來擔任副局長,未來的新政委應該是從班子員中產生,丁曙的希最大。

  「韓局,港務局的楊局剛才又給我打電話了,置換是大勢所趨,水上分局下個月就搬,我早上問過馬金濤,馬金濤說辦公樓的補償是市局那邊跟港務局談的,但家屬區的補償是跟個人談的,早就談好了,補償協議都簽了。」

  此港務局非彼港務局。;

  以前的港務局變了現在的濱江港集團,現在的港務局是市政府的組部門,專門負責港口建設規劃和發展的。

  濱江港集團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市里更要發展港口經濟,盯上了海事局、海關、長航分局和水上分局的地皮。

  海事局的辦公樓和管大樓建的那麼氣派,堪稱濱江的地標,並且建了沒多年,現在說拆就要拆,人員先去前年在瑯山那邊建的水上執法基地辦公,新大樓要蓋在距瑯山不遠的新城區。

  值得一提的是,新城區很偏,距現在的城區很遠,可市委市政府都要搬過去。

  這不是一件小事。

  韓渝起打開文件,翻找出市里提出的「置換方案」,邊看邊問道:「給我們一塊地皮,再給我們點錢,讓我們自個兒新辦公樓?」

Advertisement

  「兩千萬,不了。」董政委點上煙笑道:「你這幾年去過好幾個兄弟分局,除了漢武分局和東海分局,有幾個兄弟分局的辦公條件能有我們這麼好的。」

  「兩千萬看似不,但現在搞基建跟以前不一樣,材料貴,人工貴,靠市里補償的這兩千蓋起來也不像樣。況且,我們不能把錢全用在蓋辦公樓上,兩條執法艇服役十年了,主機磨損嚴重,船況一天不如一天,不能總是修修補補,該退役就要退役。」;

  「換執法船艇?」

  「不但要換,而且要增加。」韓渝權衡了一番,接著道:「水上分局的民警越來越,維護江上治安今後主要靠我們,皋如、濱江、陵海和東啟四個派出所,每個派出所至要裝備一條較為先進的執法艇,局裡也要有一條用於應急!」

  修船、換船,這是鹹魚的風格。

  丁曙愣了愣,笑問道:「韓局,你打算借這個機會跟市里要錢?」

  「我們不是獅子大開口,我們更換裝備、增加執法船艇,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搞好江上的治安。」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市里不會給錢的。」

  「不給錢我們就不搬,我倒要看看他們敢不敢來強拆!」

  「強拆肯定不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我怎麼跟楊局回復?」

  「他說了又不算,他就是個傳話的,你可以明確告訴他,誰讓我們搬的,就讓誰來找我們。至於宿舍樓,這個不好跟他們討價還價,畢竟水上分局和海事局一樣有宿舍樓,補償這種事只能一碗水端平,不可能給我們的民警多補償點,給人家的幹部補償點。」;

  「行,我就這麼回楊局。」

  敢趁火打劫市委市政府,也就是鹹魚有這個膽,也就鹹魚幹得出來。丁曙一點都不為韓渝擔心,起走出了辦公室。

  董政委掐滅菸頭,回頭看看門外,猶豫了一下說:「鹹魚,陳子坤有沒有給你打電話?」

  韓渝不解地問:「沒有,他怎麼了?」

  董政委起走過去帶上門,回到辦公桌前坐下,苦笑道:「漢武那邊我去的,但在局裡也有幾個朋友,有個朋友私下裡打電話跟我說,陳子坤想調回來。」

  「他回來做什麼?」

  「你說呢。」

  「他想回來做局長?」

  「做局長不可能,他是盯上了我這個位置。」董政委輕嘆口氣,無奈地說:「丁曙辛辛苦苦幹了那麼多年,要資歷有資歷,要績有績,如果錯過村就沒那個店了。」

  丁曙從18歲參加工作就在曾經的濱江港公安局干,從一個普通民警干到派出所長,再到分局政治主任,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

  但如果跟陳子坤競爭,那他肯定競爭不過陳子坤,畢竟陳子坤相對年輕,而且學歷高,很早就是長航公安局重點培養的年輕幹部。

  韓渝頭大了,苦笑著問:「那怎麼辦?」

  「你是準局長,在新政委人選這個問題上你有建議權。」

  「真有?」

  「你一個電話的事,局領導肯定會尊重你的意見。」

  「向上級建議由丁曙擔任政委,這麼一來不就得罪陳子坤了嗎?」

  「你怕得罪他?」董政委反問了一句,意味深長地說:「丁曙跟陳子坤不一樣,陳子坤就算調不回來,做不上這個政委,一樣有機會去兄弟分局做政委乃至局長。丁曙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就只能再做幾年政治主任,然後跟我一樣退二線。」

  陳子坤也真的,作為濱江分局走出去的幹部,對濱江分局的況很了解,明知道他如果回來老丁就要靠邊站還想調回來。

  韓渝不想把事搞得太複雜,當著董政委的面撥通陳子坤的手機。;

  「韓局,你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的,我正想去看看你呢!」

  「子坤,我們什麼關係,用不著那麼客套,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是不是想調回濱江?」

  「……」

  「說話呀,到底有沒有這事?」

  陳子坤沉默了片刻,苦著臉道:「有這事,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章家港再好也不如老家好,我一直想調回去,我人也希我調回去。」

  姑州分局不在姑州市區,甚至都不在章家港城區,而是在章家港江邊的一個鎮上。他去對岸的鎮上幹了好幾年,想回來也正常,畢竟濱江分局在濱江市區,而且家人和朋友全在濱江。

  韓渝想了想,半開玩笑地說:「調回來也行,不過想做局長你估計沒什麼希。」

  「我知道,我可不敢奢做局長。」

  「做政委的希一樣不大,分局的況你是知道的,老同志都是我們的老前輩,人家兢兢業業幹了這麼多年就這麼點希,如果連這點希都沒了,怎麼增強隊伍凝聚力,又怎麼帶大傢伙的積極?」;

  「鹹魚,我懂你的意思,其實……其實我現在都有點後悔了,上級真要是把我調回去,我都不好意思面對丁主任他們。」

  「我以為你不知道呢。」

  「那會兒是腦袋一熱跟局領導說的,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為難的,我這就打電話向局領導匯報思想。」

  「著什麼急!」韓渝抬頭看了看董政委,舉著電話若無其事地說:「都已經跟局領導開了口,如果就這麼收回不就出爾反爾了麼。既然想家了就先調回來,我們這邊正好缺一個副局長。」

  「做副局長也行,其實我沒想過非要升。」

  「能不能讓我說完。」

  「你說。」

  「你想調回來不容易,我回來上班一樣難。在首都培訓時部局領導找我談過話,去漢武報導時局領導也找我談過話,我是以不想兩地分居、檸檸又不可能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為由婉拒領導好意的。」

  韓渝笑了笑,接著道:「幾位領導考慮到長江大橋建設的重要,最終決定讓我回濱江。但幾位領導在談話時跟我說的很清楚,長江大橋建通車之日,就是我上調之時。」;

  陳子坤驚問道:「你最多在濱江干三五年?」

  「差不多。」韓渝頓了頓,笑道:「你先回來幹著,到時候接替我。以你的學歷和資歷,上級肯定不會反對。」

  ……

  PS:不太好,天天去醫院,只能佛系更新,懇請各位兄弟姐妹見諒。

  【麻煩您手指,把本網站分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