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濱江警事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她扛不住了!

《濱江警事》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她扛不住了!

;

  第1241章 扛不住了!

  晚上的飯菜很盛,酒也是好酒,可跟領導們在一起吃飯真沒什麼意思。  閱讀更多容,盡在𝕊𝕋𝕆𝟝𝟝.ℂ𝕆𝕄

  領導不筷子你不能筷子,領導們又顧著說話不怎麼筷子。好不容易可以吃了,一次也不能夾太多。總之,吃相要好,要文雅!

  小魚吃的不盡興,老朱不只是不盡興而且很拘束。

  兩個人如坐針氈,好不容易堅持到散席,唐書記見桌上剩那麼多菜居然提議讓老朱打包帶回去,把沒喝完的酒也帶走,聲稱不能浪費。

  朱寶雖然不懂廉者不嗟來之食,但一樣被搞得很沒面子。

  暗想我雖然是退休職工但我並不窮,退休工資是不高但外快不。這幾年每個月都能出去干七八次活,每次至兩百,遇上大氣的主家收斂一次能賺三四百,家裡有田,大米、瓜果蔬菜乃至食用油都不需要花錢買,賺多真能存多

  可盛主任和李所也讓打包,朱寶沒辦法,只能著頭皮等服務員打包。;

  讓他更不好意思的是,提著剩菜和剩酒來到樓下正準備上小魚的警車,東啟公安局的沈大和興合派出所的譚所居然找了過來。沈大一下車就忙著向領導們匯報案,譚所則打開警車行李箱,取出一個沉甸甸的黑塑膠袋往他手裡塞。

  「譚所,這是做什麼?」

  「朱師傅,你今天幫了我們大忙,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這怎麼可以,我不要!」

  「按規定群眾舉報重大線索還要給獎金呢,東西又不多,只是幾條煙幾瓶酒,你也別嫌。」

  「不行不行,又吃又拿的我都不好意思。」

Advertisement

  「這是局領導的意思,朱師傅,幫幫忙,別讓我為難。」

  事實證明,東啟公安局還是會做事的。

  李所覺得這菸酒不收白不收,乾脆幫老朱接了過來,拉開車門塞到警車,回頭笑道:「老朱,這是譚所的一番心意。如果伱真覺得不好意思,今後再發現線索就給譚所打電話。」;

  「對對對,朱師傅,這是我的名片,有線索打這個電話,沒線索也可以打。我們興合離你們四廠又不遠,以後要常聯繫常走。」

  ……

  與此同時,沈大正向唐書記、黃政委和盛寶匯報案

  「王秋蘭剛開始不承認,我們拿出解報告,的心理防線就崩潰了。嚎啕大哭,說老太太是殺的,但不後悔。說什麼一人做事一人當,讓我們槍斃給老太太抵命。」

  「機呢?」

  「我很想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個王秋蘭又確實值得同。別看沒什麼文化,但為人通達理,在村裡有口皆碑,嫁過來這麼多年從來沒跟別人紅過臉。」

  沈大從黃政委手裡接過香菸,點上吸了兩口,接著道:「當年分家時,剛跟徐家老二訂親,並沒有結婚。那會兒徐家窮,連結婚的房間都沒有。公公婆婆為了二兒子的婚事,讓大兒子和大兒媳搬出去。

  大兒子和大兒媳一氣之下去東海闖了,走之前當著舅舅面說好的,家產不要,房子給老二,但兩個老人將來由老二養老送終。王秋蘭嫁過來之後也認為這個家當年虧欠大哥和嫂子太多,跟丈夫一起肩負起贍養老人的義務。」;

  小魚走了過來,忍不住問:「後來呢?」

  「農村贍養老人跟城市不一樣,公公婆婆都很能幹,種好幾畝地,幫著帶孩子,剛開始這個家庭還是很幸福的。可人終究會變老,終究會生病。先是婆婆患上了食道癌,婆婆生病了不能不送醫院治療,不然會被人家罵的,前前後後花了十幾萬。」

Advertisement

  沈大頓了頓,繼續道:「婆婆的病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公公又開始生病,看病又花了七八萬,錢花掉了病還沒治好,三年前去世的。去年六月,婆婆的食道癌復發。

  婆婆以前在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說再有病不看,不能再花那麼冤枉錢,可真正檢查出來之後卻不是那麼回事。不過想想也正常,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要說怕死誰不怕死?總之,老太太要去醫院看。

  沒辦法,只能省吃儉用甚至跟親戚借錢送老太太去醫院治療,這大半年又花了十幾萬。只是個農民,丈夫只是個瓦工,辛辛苦苦幹一年能賺幾個錢?可以說為了幫老太太看病,這個家早被掏空了。」

  因病返貧……;

  唐書記聽得很不是滋味,不住問:「老大家不是過得好的嗎?難道老大家不願意出錢?他們當年是分過家,但所謂的分家並沒有法律效力,從法律上講老大一樣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沈大苦笑道:「問題是徐家老大也不是個不通達理的人,雖然在分家這件事上對其父母有意見,但在東海開飯店發財之後已經想開了。老太太十年前檢查出患上食道癌時他就跟老二家承諾,你們儘管送老太太去看,不管花多錢他出一半。」

  「他出了嗎?」

  「出了,而且出了不止一半!他知道老二家經濟比較張,隔三差五托人給老二家捎東西。每年春節,給老二家孩子的紅包都上千。」

  「有老大幫著分擔,這不是好的嗎?」

  「看似好的,可事實上卻不然。」

  「什麼意思?」

  沈大無奈地說:「正因為老大家有錢,給出了不管看病花多錢他都出一半的承諾,老太太可能覺得『有恃無恐』,只要有點不舒服就要去醫院。甚至明知癌細胞擴散了,再治療沒什麼意義,依然要去醫院看。」;

Advertisement

  唐書記反應過來:「老大財大氣扛得住,老二家經濟條件不好,就算只承擔一小部分醫藥費都扛不住?」

  「而且老二兩口子還不好說什麼!大哥大嫂當年為了他們可以說是淨出戶的,現在都能做到這樣,他們兩口子是不是應該更孝順?」

  沈大深吸了口氣,接著道:「錢是一方面,護理也是一個原因。老太太沒兒,老大家只出錢不出力,這些年老太太全靠王秋蘭一個人照應。為了給老太太看病本就借了好多錢,並且不只是人家的兒媳婦,還是未來的婆婆。

  兒子大了,要結婚。方的要求不算高,只是要求『三金』,把結婚的房間裝修下,再讓兒子買輛托車。可拿不出這麼多錢,又要照應老太太,又要下地幹活,甚至要出去給人家做小工,自己都累出了一病卻捨不得花錢去醫院看。」

  「心俱憊,力太大?」

  「將心比心,這個王秋蘭比你我堅強。換作我,肯定堅持不到今天。」

  「……是怎麼電死老太太的?」;

  「昨天下午,兒子回家問結婚的事怎麼弄,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買金戒指、金項鍊和金耳環,甚至借都不知道去跟誰借,以想想辦法敷衍走了兒子,晚飯都沒吃,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

  沈大回頭看看站在警車邊等小魚的朱寶,繼續道:「丈夫已經夠辛苦了,力已經夠大了。四十六歲的人,因為繁重的勞看上去像六七十歲的老頭兒,而且患有腰間盤突出疼的連腰都直不起來,還要忍痛出去幹活。

  不想再給丈夫力,覺得好好的一個家走到這一步全是老太太看病看的。醫生都說老太太的病再看就是白花錢,覺得已經盡到了做兒媳婦的義務,不想再讓老太太拖累這個家。

  於是半夜爬起來,藉口天亮之後要出去幹活,並且不知道要干到幾點才能回家為由,跟老太太說先幫老太太洗個澡,把老太太抱到樓梯間的洗澡桶里,放上溫水,然後去雜間找出電線,一頭扔在塑料長桶里,一頭進電源座。

  家有電保護,電線往座里一上就跳閘了。不敢回頭看塑料長桶里的老太太,就這麼跑到安裝在客廳里的配電箱送電,送一次跳一次閘,也想不起來合了多次閘,等回到樓梯間的時候,老太太已經不了。」;

  能想像到老太太死的很痛苦,這跟遭電刑差不多!

  小魚聽得骨悚然。

  唐書記沉默了片刻,追問道:「再後來呢?」

  「收起電線,用巾幫老太太,把老太太抱回房間,幫老太太穿上裳,然後回二樓自己的房間睡覺。說是睡覺,但事實上本睡不著,天一亮就起來煮早飯,煮好之後裝作給老太太送飯,然後發現老太太死了。」

  「丈夫昨晚在家嗎?」

  「在,睡的很死,不知道夜裡發生的事。」

  「真不知道?」

  「丈夫很累很辛苦,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要騎自行車來城區的工地幹活,中午最多休息一個小時,一直要干到天黑才能回家。一到家就累的不想,再加上患有腰間盤突出,吃完飯洗個澡就上床睡覺,一躺下就能睡著。」

  破獲了一起命案,可唐書記卻高興不起來。

  他跟黃政委要了一香菸,點上一連了好幾口,五味雜陳地說:「我們東啟民風淳樸,我們東啟人尊師重道、孝敬老人,什麼都好就是明知道患上了看不好的病還非要花錢看這點不好,很多家庭因病返貧就是因為這種況造的。」;

  事實上不只是東啟,濱江那邊也一樣。

  盛寶輕嘆道:「社會輿論太強大,別人家的老人生病了都去醫院看,你家老人要是生病了不送醫院去看,不只是親朋好友會罵,連左鄰右舍都會在背後脊梁骨。」

  「所以說有條件買商業醫療保險就要買,靠合作醫療報銷的那點錢解決不了問題。」

  「唐書記,保險公司也不保險,員你買保險的時候說得天花墜,等真生了病找他們報銷的時候這個不賠那個不賠,這種況我見多了。」

  「盛主任,不說這些了,雖然這個案子有點讓人鬧心,但還是要謝你們。至於小郭同志工作調的事,你們放一百個心,我明天想想辦法,爭取在月底前解決。」

  「謝謝唐書記。」

  「不用謝,我送送你們。」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