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初箋 第136頁

《初箋》第136頁

其他各州郡作壁上觀,在等別人的靜,並無太多表示,京城只來了幾位新刺史,是李煦奪回那些地方來的。

而青州傳來消息,鍾世子啟程趕往京城。

皇帝駕崩乃大事,底下臣子素服悼念,扶棺槨泣淚出殯。

照祖制太子要在一月之後即位,諸侯進京恭賀,可連皇帝駕崩來的人都沒多,新帝即位更加不會有太多人。

朝中員大多為李煦的人,依舊在用心準備事宜,非常快速,終於趕在一個月後完

浩浩的即位大典在皇宮,祭祖頒禮,恭迎新帝登基。

等鍾華甄到京城時,李煦已經登基,京城百姓都在議論別州的反應。

南夫人掀簾往外看一眼,回頭對鍾華甄說:「隔了這麼久沒回來,京城還是一樣熱鬧。」

鍾華甄輕倚小幾,微微頷首,其實很困,從青州到京城,幾乎沒怎麼休息過。

馬車一路前行,周邊嘈雜聲不斷傳進來。

從馬車回到侯府時,甚至有種昨日才離開的。侯府的大門寬敞,紅柱高立,同從前一樣威武。

才剛下馬,便有早就等候在侯府大門的林軍上前,手捧聖旨,恭敬對道:「世子,陛下召見。」

Advertisement

鍾華甄愣了愣,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他說的是誰。

走那天李煦還是太子,不知道說什麼話來挽留朋友,乾說出了喜歡,拿出最城的事來威脅,被給說了一通,沒想到再一次回京城,已經變了樣。

鍾華甄並沒有回京的打算,但盧將軍說不行,威平候忠君,長公主看著他,什麼也沒說。

……

皇宮比往日要肅靜得多,宮人見回來,紛紛對視一眼,鍾世子與太子關係比誰都好,太子登基,回來一趟並不稀奇。

皇帝才剛走,京中不得大興各種事宜,后妃已經搬離,太后憂心傷神,回母家一趟。

鍾家得皇帝寵,鍾華甄小時候經常宮,對皇宮的一切都是悉的。

沉,烏雲積一片,沒多久可能就要下次雨。鍾華甄隨來老總管去李煦寢殿,剛上臺階,一顆小豆子便從上打到肩膀,讓步子停了下來。

抬起頭,看到李煦盤坐在屋檐上,撐著下。他一玄袍低奢貴氣,劍眉挑了挑,沒見悲傷之

鍾華甄方才進來時打了一肚子草稿,看他現這副百無聊賴樣,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只能著肩膀問道:「你在上面做什麼?」

Advertisement

「方才見你一路過來鎖眉頭,是不是在想什麼話安我?」

即便鍾華甄錯過了他的登基大殿,但也知道他現在是大薊的皇帝,這般隨便,倒和他從前沒什麼兩樣。

「你下來吧,我看著危險。」

老總管退到鍾華甄後,知道他們二人有話要說。

他撐頭,另一隻手裡拿著草,說:「我下去沒意思,倒你不如上來。」

鍾華甄頓了頓,攏住披風道:「我長途跋涉,一路沒怎麼停,想休息會。」

李煦思索片刻,覺得確實應該累了,直接起從屋頂下來,把在場的侍衛都嚇一跳。他則擺擺手讓人退下,又拍了拍自己上的灰塵,走到鍾華甄邊,摟著的肩膀說:「走吧。」

鍾華甄微微張,只得隨他一起。

還以為自己與他重逢時會是沉默安靜,兩人都不知道說什麼,沒想過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子。

宮殿門前是寬闊的平地,鋪有石板,由林軍把守,鍾華甄踏進殿,突然道:「你就不問問我為什麼會回來嗎?」

李煦不以為意,道:「這有什麼好問的?總歸父皇有錯,長公主不來也沒什麼。」

Advertisement

鍾華甄微微一頓,沉默不語,坐在羅漢床上,看這間寢殿的擺置。李煦大概沒怎麼在這裡住過,他注重實用,這裡面有些花里胡哨。

「看出來了?我這些天一直住在東宮,方便理事,」李煦從紅木圓桌上提一壺茶來給倒茶,「我把函青召回來了,邊疆那邊傳來消息,突厥鬥似乎還沒停,不知道鹿死誰手,我往裡了一腳,被人發現了,沒什麼用。」

鍾華甄坐得端正,接過茶,垂眸輕輕喝一口,問:「你又要出征?」

他沒對瞞,站在面前,只道:「已經讓大軍準備,這兩天可能就要走,我是想打突厥,但中間隔著昭王,打不過去。」

冀州邊境倒有塊地盤與突厥接壤,但地方太小,一點風吹草就能讓人察覺,大軍從那突襲,容易打草驚蛇。

鍾華甄額頭,手撐在小幾上,同李煦說:「你難不打算要昭王?現在應當還不是時候。」

「我倒有信心同他來個兩敗俱傷,只不過現在和他,絕對贏不了,不劃算,」李煦看眼中睏倦,頓了一下,「困了?」

鍾華甄點頭回他:「有點,還撐得住,你繼續說。」

回京城呆的時間也不會長,以後還是要和他錯過,此次回京已經算是意外。

李煦突然問:「你學了醫,還怕腥嗎?」

他上次看給一個守藥田的人上藥,見到鐵青放時沒半點怯意,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不知道以前病治好了沒有。

鍾華甄抬頭:「我只是不太喜歡,你要做什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