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初箋 第155頁

《初箋》第155頁

羅嬤嬤沒說話,也怕有什麼事發生,回頭牽小七,發現人不在,往前邊看,看到他自己扶著欄桿上臺階,實在上不去,就自個趴住臺階抱欄桿腳往上爬,羅嬤嬤連忙上前去抱住他。

「小公子,慢著些,別摔了。」

羅嬤嬤抱他上去,幫他拍掉服上灰塵,小七舉著凍棗,懵懂說:「要給祖母,吃棗棗。」

「這……唉,嬤嬤這就帶你過去。」小七還小,教他東西他也不太懂,鍾華甄對外是世子,長公主便從外祖母變了祖母。

書房的鏤雕纏枝紋銅爐燒的正旺,氣的圓孔可看見裡面的火紅。長公主似乎哭過一次,盧將軍坐在一旁喝茶,見到小七進來,唉了一聲。

小七還小,只約約覺到哪裡不對勁,他從羅嬤嬤懷裡下來後就去小跑去找長公主,把從房裡拿的凍棗給

長公主鼻子一酸,把他抱起來,那帕子眼淚,一句話也不說。

萬萬沒想到會白髮人送黑髮人,鍾家本找不到鍾華甄的下落。

小七圓眼睛裡充滿茫然,一會兒看向盧將軍,一會兒又看長公主,短短的小起來去的臉。

Advertisement

盧將軍見他懂事,對長公主說:「我會一直派人找華甄,可小七這事,恐怕得提前,鍾家不能。」

所謂鍾家不能,也便是青州不能,盧將軍和長公主的關係好,平日裡也會有來信,也不會瞞什麼。

沒找到鍾華甄,兇多吉

他在做最壞的打算。

李煦最開始想借烏黎引出鍾華甄的人,但他沒想到鍾華甄會在烏黎手上,他把鍾華甄救出來後就下令追查烏黎,但他也下了另一道命令。

抹掉烏黎出沒的痕跡,對鍾華甄的暗衛被救出的事,本沒人想過他會做這種事,也沒懷疑到他上。

長公主拿帕子捂住不斷流淚的眼睛,不讓別人看見,哭的聲音不大,但誰都知道難過。

聲音微啞道:「盧哥,再等等吧,再等一段時間,萬一甄兒回來了怎麼辦?要是回來就見到府中有新世子,這心裡該多堵得慌?」

長公主已經哭了好多天,最開始還抱有一渺茫的希,查到消息越來越不利後,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

長公主是個母親,鍾華甄是唯一的兒,是懷胎七月生下來的。

無緣無故不見蹤影,生死難判,誰都不住。鍾華甄在這還是個半大的孩子,什麼福都還沒開始的罪卻比別人多太多。

Advertisement

盧將軍一直欠威平候的恩,待鍾家忠心耿耿,他知道長公主和威平候當年多麼恩,鍾華甄一出生就該是被寵的,不該經歷這些禍事。

可無論如何,青州都不能缺一個主心骨,缺了就容易

威平候這個位置不是誰都能做,但同為一個主子,大家便會克製得多。

「你既稱我一聲兄長,那便聽我一句勸,華甄是懂事的,我知道事事聽你的,只是不想讓你難,想讓你開心些,但無論有沒有出事,都不會錯失這次機會,」盧窟嘆說,「旁人都以為華甄現在在京城,還不知道出什麼事,我會派人去京城接鍾家的人回來,一切事照原計劃進行。」

鍾華甄名義上稱病留在京城,但不能在京城出事,否則會引起很多懷疑,到時調查的人不會,若被人查出端倪,份便難瞞下去,只能在路上手腳。

長公主哭聲越來越大,撕心裂肺般,並不想鍾華甄出事,一點都不想。

羅嬤嬤在旁聽的哭聲,心中只能唉出一聲。

小七大概是最不懂的,他還不明白什麼是生死,只知道鍾華甄一直沒回來,而自從那一天過後,長公主經常在一個人掉眼淚。

Advertisement

他問怎麼了,也什麼都不說,只是強撐起個難看的笑陪他玩。

……

鍾華甄其實就在丁城附近,雖說益州呈長條的東西走向,可他的西向和青州臨近,比鍾華甄在萬州那邊離得還要近。

不過李煦不準離開,上次懸崖摔馬和火場危機已經讓他嚇得整日提心弔膽,有時還分不清現實和夢,再來一次,他覺得會減壽。

李煦那時還專門和說過,必須在他能見到的範圍之

鍾華甄雙手他的臉,沒答應也沒拒絕。

神武營和丁城打起來後,李煦就沒那麼多閒暇時間和鍾華甄寫信,鍾華甄也有分寸,每次寫信都只給他報簡單的平安,其他多餘的事很提及。

李煦喜歡給他的來信,每一封都好好保存在信匣中,一封都沒丟,要是哪天得了空,還會把寫的東西拿出來重溫。

那枚香囊掉過一次,李煦便把它也收進木匣中,但他每次出征時都會放在懷裡,這是鍾華甄的東西,像平安符一樣。

丁城有昭王私下派來的援軍,神武營人數比不上,只能靠計取。

他已經有過好幾次以勝多的經歷,加上他今年才二十出頭,很多人都贊稱他一句英雄出年。

李煦事也比前世要圓得多,至他沒在輿論上吃過虧,也沒有因為殺降城俘虜而被人寫書批判——他前世打到鎮仁侯時,已經有大儒開始看不過他,專門寫文章說他暴君。

鍾華甄在院中等他的消息,他派了誰領騎兵從小路突襲,有多人被鎮仁侯研製的新兵所傷,又抓了多俘虜等等,每一項都讓膽戰心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