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152章 熊掌

《大明春色》第152章 熊掌

恍惚之中,他在塵封的記憶深,想起前世的舊事。小時候語文不太好,每次寫日記作文、都非常費勁。不過他很快找到了一個套路,那就是隨便挑一件破事,然後心裡冒出兩個小人,各代表正邪兩方打架……雖然每次都是正方獲勝,但字數很快就湊夠了。

不料長大後真的變了矛盾的人。他兒時是個向早的孩子,長大後不斷遇到不公,變了個憤怒的青年。

於是有時候他非常理智沉著、講道理,很向往那些高比格、有風度的人,而且他還有不自我覺良好的好,比如養花;可一旦緒上頭,卻又容易極端、暴。

所以當他知道前世友要去傍大款、弄錢給爹治病時,他的選擇是擼了多家小貸,去搏一把。然後友非常生氣,的話也很有道理:結果是什麼也沒得到,還被綁架、背上了個包袱。

……聽說燕王府已經在收拾東西了,要舉府搬到京師皇宮。但高郡王府還無甚靜,朱高煦打算臨走前、直接打開府庫,把裡面值錢的東西裝車走人。

郡王府一如往常。朱高煦從後面的園子,一直踱步到前廳門樓,又返回去。不知在府邸上走了多久。

他心裡有很多事掛念著,而現在景清最是燃眉之急,讓朱高煦十分頭疼。若非實在放不下妙錦,朱高煦才懶得管他的死活,也管不了!

現在他在考慮一個辦法的可行:便是將妙錦再次綁走,讓景清自己去作死。

Advertisement

但是什麼地方能關妙錦一輩子,或者妙錦願不願躲起來一輩子?這個法子,首先妙錦那裡有不確定,其次只要父皇還在,永遠都別想出現在世上!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讓皇帝起了殺心,想活命並不容易。

而且,不能把妙錦關在北平,因為一大家人都要隨軍去京師;朱高煦也要南下,遠如北平的地方他顧不上了。現在的問題是不知道景清究竟想幹啥、何時手。

朱高煦此時已踱步到了書房,忍不住一拳敲在一疊書面上,惱怒地暗罵道:青史留個簡單的名字,真的有那麼爽?

……

史景清隨軍征鐵鉉,而今正在北平城。

池月觀的房屋、在景清做北平參議時原本就是他的府邸,現在裡面的道士,也有好幾個是景府的丫鬟出。於是景清來到池月觀,道士們馬上就請他進去了。

“池月真人在燕王府?”景清問一個年輕的道姑。他還有印象,這子以前服侍過他。

“回您的話,是。”道姑至今不敢忤逆他,乖巧地回答道。

景清便道:“你去燕王府,回來一趟,便說我在池月觀等。”

道姑領命出去了。

景清便到裡面的院子裡,挑了一間僻靜的屋子坐下來。不一會兒就有人給他沏茶,他拿杯蓋一邊下意識地扇著水面,一邊沉思著什麼。

等了許久,茶水已經涼了,景清仍然沒喝一口。

這時妙錦便走到了門口,屏退左右,走上來屈膝道,“兒見過父親大人。”

Advertisement

“把門掩上,坐下說話。”景清冷靜地說道。

妙錦依言辦了,在景清的下首緩緩坐下,執禮甚恭。

沉默良久,景清欠了欠,小聲道:“殺了燕逆,為君父報仇!”

“啊?”妙錦的子頓時一

景清鐵青著臉,語氣卻很沉穩,“燕逆到京師皇城後,人多眼雜、戒備森嚴,更難有機會。

事不宜遲,趁燕逆尚在燕王府的恰當時機,你又能進出府,盡快尋機下手!一旦得手,為父便祭告皇祖、先帝,死而瞑目了!” 妙錦怔了怔,終於小心地勸道:“兒聽說黃子澄、鐵鉉、方孝孺等人已禍及九族,甚至要順著查其鄉人,太多無辜的人會遭難……父親看在家人、宗親的份上,要不就此作罷了?燕王已經登基,他們朱家的事,咱們別管了。”

景清頓時惱怒得紅了臉,“枉老夫辛辛苦苦把你們養大,讓你讀了那麼多書!你仍不知忠孝、仁義為何?

咱們家食先帝俸祿、得聖眷厚恩,認先帝為君父,投降逆賊便是不忠不孝!

燕逆起兵造反,燕師殺人如麻,一路燒殺劫掠南下,燕逆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夫不為大明子民報仇,便是不仁不義。”

妙錦臉蒼白,輕聲道:“可那些人已經死了,為娘和那麼多親眷,現在還活著……”

“哐當!”景清忽然抓起桌案上的茶杯,往地上一摔,沒喝過一口的茶水,馬上灑了一地。

妙錦沒彈,隻得低下頭不吭聲了。

Advertisement

景清指著,氣得手指發抖。

妙錦終於開口道:“燕王強力壯,一武藝,兒不懂武功,近前也奈何不了他。兒便是依了父親之命,該如何去辦?”

二人的說話聲都很小,景清道:“你不會下毒麼?老夫給你拿毒藥來!”

妙錦搖頭道:“當了皇帝,飲食哪能不相乾的人染指?現在燕王比以前小心謹慎了百倍,只要口的飯菜、茶水,都有人盯著,進食之前還有人先試毒,不可能下得了毒。”

景清站了起來,焦急地在房裡走來走去。這時外面傳來了腳步聲,一個聲音道:“真人,沒什麼事罷?我似乎聽到有什麼聲音響,便進院子來瞧瞧……”

“滾!把院門關上,任何人不得再進院!”景清對外面罵了一聲。外面立刻又有遠去的腳步聲。

妙錦急忙打開房門,站出去看了一會兒。

回來時,便聽得景清低聲道:“你去引燕逆,暗藏匕首在床,待他睡著之後, 便驟而殺之!”

妙錦皺眉輕聲道:“父親,您的法子不能。燕王馬上就要離開北平了,哪有機會?兒這幾年察之,燕王隻信徐王妃,夜裡幾乎不會在別過夜。您再想想,兒在燕王府數年,一直很規矩,忽然引他,他能沒有半點提防?”

景清道:“那再想法子!”

妙錦見他怒氣稍息,又小心問道:“父親的決定,真的一點余地都沒有麼?”

景清咬牙道:“為父若非早已決意、要殺燕逆,為何要忍辱負重投降他?彼時方孝孺、連楹與為父三人,約定自裁殉國,為父答應了,後來才覺得如此不妥。”

妙錦的目不經意地打量著景清的臉。

景清便道:“老夫與其自裁殉國,不如殺了燕逆復仇,死得更是轟烈!卻不是一聲不響就死在角落裡了。”

妙錦道:“父親與黃子澄、方孝孺等不同,您的名字並未上‘靖難’檄文,只要真殺了燕王,必更加有名。”

“你甚麼意思?”景清皺眉道,“難道我為了名?殺燕逆,方能為君父、大明百姓復仇,此乃忠孝仁義……生我所,義我所,舍生取義!”

妙錦忙道:“兒不敢有此意思。”

景清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忽然道,“你在北平待了幾年,為父覺得你變了很多,想法十分怪異。”

妙錦愣了愣,頓時想到了朱高煦那些奇怪又似乎很有道理的話……難道不知不覺間,被他影響了?

傳來了“篤篤篤”的木魚聲,但妙錦父二人,此時都難以靜下心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