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918章 花童的消息

《大明春色》第918章 花童的消息

? 夏秋之,南方的氣候與夏天沒區別,而北方草原上的秋意已很明顯。捕魚兒海附近的水草,逐漸褪去了鮮油綠的,遠遠看去泛著黃,牧草開始結籽。

幾年前因明軍北伐遷走的韃靼諸部,早就返回了各自的牧場,阿魯臺所在的阿蘇特部落、回到了捕魚兒海附近這片水草的地方。宦黃儼自然也在其中。

他正百無聊賴地逗留於捕魚兒海岸邊,時而盤而坐,時而在寸草不生的沙地上躺著。

韃靼人常吃食與食,黃儼不僅沒有長胖,反而更瘦弱了。他上穿的布料已經髒得看不到本皮掛在上就像乞丐一樣,臉曬得很黑、似乎與泥土的混在了一起,怎麼洗也洗不乾淨。

黃儼坐了起來,兩眼無神地著捕魚兒海。秋風習習之中,湖面波粼粼,景不錯,天地間有一種寧靜純粹的

起初黃儼也覺得湖、草場看起來很好;但時間一長,這些景就沒意思了,剩下的只有草叢裡的蚊蟲,以及任何吃喝都帶著牛糞的味道。

之前他連生計也很困難,若非依靠接濟、與兀良哈人做買賣的韃靼人幫助,他估計早就死了。直到今年,況才有所改觀,韃靼貴人阿魯臺,通過認識黃儼的韃靼人、忽然找到了他。阿魯臺讓黃儼寫信去大明趙王府,作為回報,阿魯臺隨口下令、五帳韃靼人負責供養黃儼。

於是他才有了比較可靠的食來源。

不過黃儼並沒有因此過上舒坦的日子,整個夏天他都沒吃到羊,更別說米面之類的東西了。他主要吃馬,一種短尾老鼠,以及所有能吃的東西。除此之外,他還覺十分無聊,每天的樂趣、就是回憶前半生在大明錦玉食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就在這時,他聽到有人呼喚:“黃公公,黃公公!”

黃儼轉過頭,便看到了兀良哈人花、正向這邊跑過來。黃儼心頭一陣喜悅,花不僅會說漢話、也是對黃儼最親近的蒙古人;當然黃儼也清楚原因,這個兀良哈人以為他在大明的錢莊裡、有取之不盡的金銀。

但見花是個壯實黝黑的大漢,膛特別厚,上掛著如乞丐般的皮,渾散發著一悉的如同尿被曬過的臭味。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取的漢名,居然,大概是音譯不準。

“你怎這麼快回來了?”黃儼問道。

用漢話道:“我騎馬咧,幫阿魯臺送了信就回來領賞了。”

黃儼拍了拍上的沙子,說道:“去我的帳篷,請你喝茶。”

高興地點頭。在草原上,茶可是稀罕,韃靼人與漢人的互市斷了之後,只能通過兀良哈人等地下易獲得,價格很高。尋常牧民寧肯嚼草解膩,黃儼也嚼過那種草,苦得跟藥似的。

“經過了兀良哈人的牧場,就是科爾沁人的地方。科爾沁部落有個首領阿岱,是阿魯臺的親戚。我們一行人中有韃靼人,所以沒有被阻攔,走得很快。”花侃侃而談,他的漢話說得越來越好了。

倆人一邊說,一邊走到了不遠黃儼住的帳篷外。

帳篷門口坐著個韃靼牧民,他抬頭看著黃儼、卻沒理會,猶自在那裡啃著溜溜的骨頭。幾乎所有韃靼人都會乾這種事,仿佛牛的反芻;他們吃兔子、狐貍、狼等食之後,骨頭不會扔,而是揣進兜裡,

得空之後再拿出來仔細地反覆地啃。 黃儼在泥灶旁邊看了一下,見火種還沒滅,就拿了幾塊牛糞過來。然後他找到馬和薄片茶,忙著煮茶,招待遠道而來的花

Advertisement

薄片茶是黑發酵茶,黃儼識得、這種茶產地是四川布政使司,主要通過茶馬驛道供應給藏人。因為保管不善,這茶有一霉味,反正不太好喝,但韃靼人倒很喜

黃儼聞了一下黑片,心頭又想:當年在京師和北平的時候,誰喝這種茶呀?

的聲音道:“科爾沁人一向與阿魯臺好,但最近他們對阿蘇特部的韃靼人,比以前更熱心。我聽人悄悄告訴我,阿魯臺想扶持科爾沁人阿岱為全蒙古大汗。”

黃儼手裡的作馬上停了,他口問道:“為甚麼是科爾沁人?”

道:“科爾沁人的首領阿岱是阿魯臺的親戚,又是吉思汗的後代。”

黃儼小聲道:“我有所耳聞,科爾沁那邊的蒙古人,都不是忽必烈一脈的。這些年來的大汗,不都是忽必烈的後人嗎?”

沒甚麼興趣,便心不在焉地說道:“總得有個大汗。現在瓦刺人那邊的答裡大汗,自稱是本雅裡失汗的弟弟,但很多人都懷疑他的份,他的脈可能是假的。等到科爾沁的阿岱做了大汗,瓦刺人的答裡大汗就不算數了。”

黃儼默默地聽著花在那裡說話,猶自把黑薄片扔進鍋裡。花的消息,讓黃儼敏銳地嗅到了某種機會。黃儼一時還沒想明白是怎麼回事,他正在思索。

當初寫給趙王府的信,正是出於黃儼之手;那封信的容,他當然知道。信中托趙王府的人,在韃靼使節與大明和談之後,設法找人接應哈國的韃靼殘部。

如此費事,黃儼還以為哈國的韃靼殘部裡、有甚麼特別重要的人哩,比如本雅裡失汗的親人。如今阿魯臺不等本雅裡失汗的人回來,又要扶持科爾沁部落的首領了?

Advertisement

黃儼在大明的名利場呆久了,敏地覺得哪裡有點奇怪,但一時又想不明白。

“你的消息可靠?”黃儼低聲問道。

想了想,說道:“不好說。告訴我消息的人是科爾沁部落的權貴,以前我做買賣路過,經常給他上貢。”

“想不想再做筆買賣發財?”黃儼問道。

立刻湊了過來:“啥買賣?”

黃儼沉良久,有點猶豫。

他想把消息傳回趙王府,以此討好大明朝廷。

但是王景弘侯顯等鄭和舊黨,對黃儼恨之骨,應該不會放過黃儼,不管怎麼討好、大概也無用。而且他要擔很大的風險,黃儼在韃靼阿蘇特部落幾年了,好不容易才站穩腳跟,一旦被韃靼人知道他吃裡外,恐怕下場堪憂。

不過黃儼還是忍不住想試試,在這裡的無數個日夜裡,百無聊賴日子實在難熬,有時候他覺得還不如死在趙王府。

何況,事約還有一線回旋的希。如果大明君臣真很想讓黃儼死,一份懸賞的通緝令送到草原來,黃儼早就被賣錢了。黃儼為了生計、讓兀良哈人回去取錢,也不可能辦到的。

倒是很有興趣,催問道:“究竟是啥事?”

黃儼深吸了一口氣,俯首在花耳邊悄悄說道:“你帶一封信去大明,給認識的員。一定要保,不能讓別人知道。辦好這件事,你就會得到一大筆錢財。”

問道:“去哪個錢莊取?”

黃儼搖頭道:“拿信的人給,比如北平的郭昂,黃金五十兩。咱家寫在書信裡,他看到了信就會給你黃金。”

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瞧著黃儼:“他不給怎麼辦?”

黃儼道:“會給的。咱家你跑了幾趟,哪次讓你白跑了?漢人也會食言不守規矩,但信義還是值點錢的,只有五十兩黃金、公家給得起。”

小聲問道:“通敵的信?”

黃儼看了他一眼, 搖頭道:“談不上通敵,不過有點危險。咱們有句話,富貴險中求。”

很快就點頭道:“。”

黃儼立刻去找筆墨,寫好書信。花信藏到破破爛爛的皮子裡面後,茶也煮得差不多了。黃儼舀了兩碗,便與花一起喝起了茶。

沒過多久,花便要道別出發。他來見面之前,已經去阿魯臺的營地裡領了賞,這會兒便要離開此地,返回兀良哈部落。

送走花,黃儼站在帳篷外面,久久地看著這個兀良哈人的背影,心中莫名有點惆悵。

想想當初,讓鄭和舊黨翻了、依附上新帝朱高煦,黃儼就已經失敗,遲早會被王景弘那幫人暗算。等到黃儼牽扯上代王謀逆案,他便徹底完了。

原本是可以死的,但事到臨頭黃儼還是跑了,至今茍且在這鳥不生蛋的地方生,尋死還真不容易。剛逃跑的時候,他以為會被通緝,結果幾年過去了幾乎沒人理他,大明把他視作無關要的人、好像已經忘掉。有時候黃儼甚至希自己被通緝,遭人逮回大明朝了事。

黃儼認為自己最大的失誤,在於沒能沉住氣,在洪熙朝就開始離間鄭和一黨與皇室的關系。如果沒有乾這件事,等到武德朝再想辦法,說不定還有些許機會。

如今生死兩難,黃儼愈發想念大明的日子。他一個宦沒有後人,但死在草原上仍然有莫名的恐慌。黃儼心道:如果能再回到大明就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