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惑君 第237頁

《惑君》第237頁

沈文德不同于那些只想來尋歡作樂的恩客,他是真的憐惜林氏,同世坎坷,喜的潔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為了替林氏落籍,沈文德東拼西湊,冒著罪臣牽連的風險借了整整三百兩銀子才將林氏贖出。

雖然朝廷允許從良,但很員愿意為多是犯臣眷,娶回家無異于娶回去一個燙手山芋,所以沈文德為林氏贖之后將林氏整整安置在外宅五年。

沈文德也曾幫林氏打探過其他家人的下落,無一例外不是在流放路上橫死,便是被斬首絞死示眾。

林氏的父親林奎曾至刑部侍郎,在刑部的十年間一直以清正廉潔著稱,泰昌朝中發生了一樁貪墨案,戶部侍郎劉桓利用職權勾結戶部員外郎李彧、浙江布政使趙全德以及江西布政使胡益等十余人貪污賄,通過盜賣糧私扣賦稅,五年來共貪污錢糧合計一百萬真金白銀。

舉朝震驚,泰昌帝大怒,下令徹查此案,并將涉及此案的一干員盡數連坐。

當年主審此案的是新上臺的刑部侍郎、如今的都察院都史王瑾。

有言彈劾林奎曾賄賂上司刑部尚書蔣孝,以求得到蔣孝提拔庇佑,在蔣孝致仕之后接替其尚書之位。而賄賂蔣孝的百兩白銀正是出自他從劉恒等人手中拿取的回扣,說明林奎也曾參與此案,為這十余人放行,因此林奎、蔣孝被斬首,林家上下二十三口男人盡數被流放,人則充教坊司。

Advertisement

阿縈的外祖母早亡,林氏年長三歲的姐姐不堪辱在獄中自盡,兄長在流放路上含恨而終,全家只有林氏一人活了下來。

當年沈文德只是個六品小,同林氏是一回事,他可沒有能耐幫林家翻案。

這五年里他大半的時間都借口留在外宅里和林氏朝夕相對,琴瑟和鳴,直到這一切被妻子譚氏發現而打破,萬不得已他只能將林氏接進了沈家。

“是我對不住阿縈娘。”

沈文德將臉深深埋進手中,抬不起頭。

如果沒有遇見沈文德,或許林氏會在教坊司中孤寂一生,卻也不至于紅薄命,早早香消玉殞。

裴元嗣不同沈文德,這次私下找到沈文德僅僅是想了解阿縈生母的林氏,并不想聽沈文德在這里數落自己的罪過,冷眼旁觀片刻,將桌上的一封納貴妾文書推到了沈文德面前。

沈文德打開一看,林氏的出竟從教坊司的歌伎變了錦衛百戶之,吃驚道:“衛國公,阿縈娘可是罪臣眷,這……這真能行?”

“無妨,沈大人將文書遞到順天府,過了明面便是。”裴元嗣道。

作者有話說:

評論區50個小紅包,姐妹們周末快樂~

第74章

蕓香在老家宛平還有個弟弟小名做弘哥兒, 弘哥兒今年十四歲,比沈玦還小兩歲, 蕓香從小家里窮, 為了生計爹娘將蕓香賣進沈家,后來蕓香父母相繼過世,弘哥兒就跟著大伯和大伯娘常氏生活。

Advertisement

家里多個人多張吃飯的, 常氏嫌棄弘哥兒是個拖油瓶,多年來一直把弘哥兒當下人使喚,后來蕓香當了沈文德寵妾, 蕓香回家幾次,常氏為了討好蕓香才歇了欺負弘哥兒的心思。

蕓香生產之前就有預料自己可能遭遇不測,留下書給弟弟弘哥兒, 讓弟弟在死后死心塌地地跟在阿縈邊報恩。

“求姨娘給小人一口飯吃, 小人愿為姨娘做牛做馬,從此后不敢有半句怨言!”

弘哥兒跪在地上求阿縈收留。

阿縈早就聽蕓香和沈文德說過弘哥兒在藥堂做學徒做了三年,和別的年郎不同,弘哥兒并不喜歡讀書科舉, 他自言沒什麼大志向, 平生最喜歡與草藥為伍,想學醫, 希有朝一日能夠像心中最為敬佩的神醫李東璧那樣懸壺濟世行醫救人, 為一個對百姓和國家有用之人。

正巧郭太醫有個老朋友上個月到京城會友, 這老朋友不是旁人,正是神醫李東璧。李東璧早年曾在太醫院中做過院判,后來辭致仕回家遍訪名山大川著書, 為人灑義氣, 從郭太醫這里得知弘哥兒的故事竟主來到衛國公府, 希收弘哥兒為徒。

阿縈驚喜不已,本就無意留下弘哥兒,如今弘哥兒能有這般的際遇實屬大造化!就這樣,在裴元嗣和郭太醫的牽線之下,李東璧順利收下了弘哥兒這個關門弟子,并于三天前啟程離開京城,準備前往江南繼續游歷。

Advertisement

臨行之前阿縈替弘哥兒踐行,弘哥兒紅著眼睛給阿縈磕了三個響頭,兩人就此別過。

一轉眼到了京城的十一月,天氣漸寒,落葉紛紛,秋風蕭瑟。

三個多月肚子還沒顯懷,阿縈這一胎懷相不好,在安葬了蕓香之后夢魘的癥狀逐漸緩解,就是每天提不起神,胃口不好,孕吐,總覺得頭暈乏力,一個月下來瘦了七八斤。

郭太醫來看阿縈把脈,說志不舒,氣淤滯,喝了一些湯藥也不見效果。

“縈姨娘是因為親眼看見蕓姨娘難產,再聯想到時生母難產,這才郁結于心,心病還須心藥醫,這樣的心病,吃什麼藥都不管用,或許時間一長,縈姨娘自己就能想明白了。”

郭太醫如是說道。

裴元嗣下值回來的時候,阿縈正摟著綏綏坐在羅漢床上,母倆一大一小雕玉琢似的親熱坐著,小丫頭小胖手捻起了塊的栗子糕胡塞進里,吃得恁香恁甜,還不忘給娘親里也塞一塊。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