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惑君 第247頁

《惑君》第247頁

一個著青布直裰的書生忽冷笑道:“虧我還以為這衛國公保家衛國是個多麼鐵骨錚錚的漢子,原來竟是個寵妾滅妻的糊涂蟲!這衛國公府上傳兩代老太爺老國公俱是寵妾滅妻,可見這位裴大都督是得了老子和親祖父的真傳!”

不愧是文人,罵起來人來就是比沒文化的閑漢們更尖酸刻薄,臘月里集市廟會本就比尋常時候人更多更熱鬧,但凡有這麼一兩個在茶余飯后談起來此事都頗是一番談資。

尤其事涉的乃當朝累世簪纓的功勛大族,大都督、衛國公裴元嗣的名聲在京城可謂家喻戶曉,這樣一個極為彩出的人卻英雄難過人關,為了一個小妾深陷爭議泥淖,被人冠上寵妾滅妻的罵名,甚至極有可能牽扯到殺妻冤案之中,一時間在京城里鬧的是沸沸揚揚。

沒過多久風言風語就傳揚到了宮中嘉帝的耳中。

嘉帝早知侄子裴元嗣近幾年寵小妾,反與原配發妻沈氏關系不和,沈氏為裴家婦的這幾年賢良淑德,待人接大方,家中中饋料理得更是井井有條,外頭人提起來無有不夸。

嫁進裴家一連六年無子無,認真論起來實犯七出之罪,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便是裴家想休慶國公府亦無可奈何。

Advertisement

作為叔侄,嘉帝自然偏袒裴元嗣,因此嘉帝對這些傳言并未放在心上。孰料傳言不過短短幾日便不脛而走,且愈演愈烈。臘月十五朝會,都察院左僉都史陳顯通當堂上奏彈劾衛國公裴元嗣好無度,以致寵妾滅妻、治家無方,死原配發妻沈氏!

此奏章簡直石破天驚,一石激起千層浪!

朝會之上,眾臣紛紛對裴元嗣投去異樣眼嘉帝陡然變,顯然也未曾預料這陳顯通如此大膽,半個月前陳顯通就曾上奏嘉帝彈劾裴元嗣,茲事大,孫士廷只好將奏章拿來給嘉帝。

最喜風聞奏事,嘉帝自信裴元嗣不會冤殺原配,龍心不悅,孫士廷察言觀將奏章下,不予理會。

陳顯通眼見自己的奏章泥牛海不見蹤跡,他不死心地又接連上奏,皆了無音信,今日突然上奏當堂彈劾,可謂打了個嘉帝個措手不及。

嘉帝沉著臉問:“陳卿既出此言,證據又在何?”

風聞奏事,意為不用證據便可彈劾,嘉帝問陳顯通要證據明顯是為難陳顯通,讓他知難而退。

陳顯通昂首答道:“太.祖曾言,史糾劾百司,辨明冤枉,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無需證據。臣聽坊間傳聞衛國公寵妾滅妻,冤殺原配,若不然衛國公夫人好端端怎會在鄉下莊子葬火海,此事斷有蹊蹺,臣請陛下徹查此案,還沈氏與慶國公府一個公道!”

Advertisement

嘉帝再看向裴元嗣,裴元嗣神冷峻,薄抿,一語不發。

嘉帝當做沒聽見陳顯通說的話,繼續撿起下一份奏章,淡聲問:“孫閣老,明年元旦的大朝會準備得如何。”

陳顯通一愣,急忙說道:“陛下,禮法有言‘夫為妻綱,妻尊妾卑’,衛國公位高權重卻寵妾滅妻以致違背倫理法度,難保日后百不會紛紛效仿,按律當杖責一百,以儆效尤,陛下不可因私偏……”

“孫士廷,你年老衰,是耳聾了不?!”

嘉帝突然盛怒喝道。

孫士廷一震,忙出列應道:“回陛下,元旦朝會事宜禮部已大籌劃妥當,章程是……”

朝會結束后,嘉帝在武英殿見裴元嗣,詢問沈氏之死各種始末。

裴元嗣如何將事告知嘉帝暫且不提,且說阿縈自沈明淑死后依舊在府安心養胎,閑時做些花香丸,教綏綏念詩識字,與張氏吃茶打牌,在裴元嗣的可以安排下,外面傳的閑言碎語皆飛不進衛國公府。

直到這日晌午和綏綏午睡,屋里燒得地龍太熱,醒來時小丫頭蹬開了被子,四仰八叉地到了涼快的木制床壁上。

阿縈起眼睛,替小丫頭把被子蓋好,旋即躺回枕上放空了會兒,子依舊懶懶地不想隨手出枕下的一本書,半靠在床上看裴元嗣編的前朝史鑒醒神。

Advertisement

裴元嗣擔心看不懂,特意重新給整理了一版他三次批注過的版本,每晚回來還會給講解不懂之

阿縈正看得津津有味,忽聽窗外灑掃的小丫頭低聲與同伴抱怨道:“大爺昨天被朝中的史大夫給彈劾了,那酸儒竟說夫人是死在咱們姨娘手里,這也忒荒謬!”

“是啊是啊,夫人分明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先前還不是非要大爺納妾,好容易磨得大爺答應了,又反悔去害姨娘肚子里的孩子,咱們姨娘平日里多溫和氣,待咱們又寬厚,攤上這樣的好主子那是咱們的福氣,這些酸腐沒口子嘰呱大爺寵妾滅妻,怎不說夫人就善妒,真真好笑!”

紫蘇進屋的時候阿縈神晴不定,讓桂枝把還在睡的綏綏抱去了梢間。

“最近外面的傳言都是一回事?”

紫蘇眼皮子一跳,將廚房新作的一碟子果餅遞到小幾上,臉上堆起笑道:“什麼傳言,姨娘是又在哪兒聽到什麼新鮮趣事了?”

“昨日早朝大爺被史彈劾,”阿縈看著道:“紫蘇,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要對我有所瞞,告訴我,究竟是不是真的?”

紫蘇笑容微滯,沉默片刻,“是,是真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