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大佬黑月光,在種田文里穩定發瘋 第1卷 第748章 國家興亡

《穿成大佬黑月光,在種田文里穩定發瘋》第1卷 第748章 國家興亡

真的這麼說?”二皇子聽著林沐的匯報,顯然有點不可置信,他以為按照他和許寧裴濯的關系,許寧一定會拒絕。

更別提還要拉上那些沒錢的窮人。

許寧一向對底層的豬狗心懷善意。

惺惺作態。

這不也是變相的收賦稅嗎?誰也不是傻子會乖乖的出來,尤其是那些底層的窮人們,一文錢怕是都舍不得吧。

不過這樣正好,他正怕籌錢會引起這些人的不滿,結果許寧把這事辦了,到時候落下埋怨也不是他的。

二皇子笑道:“那就去辦吧。”

林沐見二皇子同意也舒了口氣。

他和二皇子不一樣,他堅信許寧能功。

這個世界公平嗎?

那肯定是不公平的,比如京城這些爺們一擲千金,可像清水村那種地方村民們飯都吃不飽。

可所有的前提是大家都活著,吃不好吃不飽的前提是有的吃,還活著能張吃。

如果戰爭來了,這些日抱怨國家這不好那不好的人才能知道,哪怕是安穩的睡一覺,出去走走,看看天吹吹風,有親人在邊,是有多麼多麼的幸福。

這一天,大周報開售,因為戰事的關系還是有不人等著大周報,等著看最新的況。

然而這一期的大周報,頭版頭條就八個字。

Advertisement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這篇文是許寧主筆,吉祥書齋眾人共同完的。

全程都是大白話,以保證,每一個看到的人,哪怕是目不識丁的人都能聽懂上面的意思。

一開始寫,兩國戰事導致民眾流離失所,北地那些被攻破城池后被殘忍屠殺的百姓,列舉一個個因為戰爭被迫流離失所的難民們。

除了普通的窮人,當然還有大戶人家,有的人全家都被殺死,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甚至有的員人頭都被掛在城樓上死后都不得安寧……

北地人十分兇殘,手段更是令人發指……

大量的例子,幾乎包含了各行各業的所有人。

戰爭絕對不是你口中厭世了,生活煩躁,躺在床上憤世嫉俗的喊一句:“打吧,都死了才好呢。”

這是赤淋淋殘忍的現實。

這是先輩們付出淚和生命才換來的和平盛世……

許寧的文章很真誠,沒有假大空。

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文章就是清楚明白的告訴大家,一旦國家發生戰事,你的家園會被踐踏,你的妻子兒會被侮辱,你的家人你自己的生命都將到侵害,就算是你帶著東西逃走了。去了別的國家,那你的國家都沒了,誰還會把你放在眼里?

Advertisement

沒了國家,你就是別人眼中待宰的羔羊。

大周報呼吁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大家一起克服難關度過危機。

而且大周報沒有因為誰家是富戶強迫人家必須怎麼樣做?也沒有因為人窮就可以安穩的躺著不出力。

文章的背面是人訪談,的部分出現了六部以及閣的大人,明確寫明了,募捐的款項會由這些大人們親自監督分配,每一筆開支都會寫清楚,在大周報上公示,如果發現有人貪墨銀兩,格殺勿論。

另外對在戰事中做出杰出貢獻人,會在戰后嘉獎,若是不幸犧牲,這筆錢也會用在這些人家屬上。

最后大周報謝大家,希大家能夠團結一致共渡難關,保護家園,保護親人……

大周報一出,首先是整個京城,最后擴散至州縣,所有人心中的那團火焰瞬間被點燃了。

大家國不清楚,可是自己的家園親人們,誰又能不在乎呢?

尤其是那些大戶貴族們,更加明白,一旦戰敗,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就都沒了。

那他們守著這些金銀財寶還有什麼用?

而且之前他們盲目自大的認為戰爭一定會勝利。

可是大周報告訴你,要打贏每一場都很不容易。

前方戰場上,將士們浴戰,和敵人拼死戰斗,而我們在后方也能做點什麼。

Advertisement

不就是捐點錢嗎?

朝廷又沒有規定多,富戶們平時打賞下人,包個都花不,就當是花錢買個安穩了。

而且捐錢的公示也會在他們所在的州縣,所有人都能看到。

“王員外居然捐了一百兩,真是大手筆。”

“王員外是大善人啊,每年都施粥的。”

“啊,李地主家也捐了五十兩,這也不了。”

“還有張大人聽說是張夫人將自己嫁妝賣了一部分捐的,真是大好人啊。”

“…”

富戶們捐了錢,也得了名,許寧還和裴濯商量了下,搞了不的“錦旗”,比如“行善之家”這樣的給每個縣捐了錢前三名的人家手上。

這可真是…

別的不說,除了錢得了名,何樂而不為?

于是聽到消息的富戶們又捐了不

至于窮苦人家,十幾文幾文的都有,也通通登記,實在沒有的,也會捐些布料棉花糧食之類的,都是自發的,也算是個心意。

多,這些東西一拿上來,幾乎堆山。

戶部的人不眠不休,人手不夠就從別的部門調,比如禮部和鴻臚寺,他們現在最是空閑,于是他們都來戶部幫忙。

嚴詠寒空接待了一下,給高致遠他們分配了任務,就又去忙了…

二皇子都被這個陣仗嚇到了。

他看看這看看那,忽然發現個問題。

這個事一開始是他提議的。

可是到現在,誰還記得他?這件事他當初怕擔責,于是推了出去。

然后…

然后就是國庫充盈了。

尹在水以及吉祥書齋的影響力更進一步。

六部的人空前團結,就連閣的人也不敢站出去反對,而且有張明啟坐鎮,敢貪墨銀子的,頭還在菜市口掛著呢…

可…

這些和他有什麼關系?誰還記得他二皇子是誰?

他還監國的來著…

他監到哪里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