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帶著空間穿七零,磕著瓜子混日子 第1卷 第91章 回村里過年

《帶著空間穿七零,磕著瓜子混日子》第1卷 第91章 回村里過年

尤其是盛晚澤的職業,絕對不能落下一個不孝的名頭。

到大年初一這一天,一家人一大早就坐公車回鄉下去了。

家里自行車只有兩臺,不夠五個人用,只能選擇坐公回去。

這一路上比去市區還要辛苦,這也是盛晚煙來這個年代,第一次去鄉下。

盛爺爺跟盛原本在鄉下也有房子,后來盛父在城里居住了,一家人這才搬走。

只不過很回去,房子有些老舊了,還好紅旗二隊的村長是個熱心腸的,平時會讓自己媳婦去幫忙打掃一下。

就連盛大爺這個做親哥哥的,都沒有這麼熱心腸,反而好幾次都在盛爺爺面前說借他的房子給自己大孫子一家住。

反正盛爺爺一年就回來一次,一次住個五六天就走了。

盛爺爺這個當二叔公的,還不如借給侄孫子呢,還可以方便給你看家。

只不過盛爺爺不同意,每次都推了回去,這房子是自己年輕的時候用心建的,當初分家的時候,盛老太太偏心,直接分給盛爺爺一個已經快要倒的老宅。

后來盛爺爺跟盛辛辛苦苦把房子推倒重新建起,雖然是泥土房,可也是干干凈凈的,這麼多年了,也就有一些發霉。

說得好聽是借住,住著住著指不定就了自家的了。

沒房子住你這個親爺自己不會想辦法嗎?

Advertisement

再不濟你孫子還有親爹親娘在呢,關他這個二叔公怎麼事?

得到他來管嗎?

盛晚煙一家坐了整整三個多小時的公才到紅旗公社,到了紅旗公社只能坐牛車回去了。

盛晚煙打量著這個年代的紅旗公社,這年代鄉下真的十分落后,什麼都不方便。

今年大年初一,很多趕牛車的鄉親都在紅旗公社等著。

“爸,那是不是我們村趕牛車的盛叔?”

盛父眼尖,一下子就就認了出來村子里的人,他以前可沒坐這盛叔的牛車,沒想到盛叔跟自家爹差不多年紀了,還在趕牛車。

盛爺爺看了過去點了點頭,他跟盛叔可是好友,以前在村子里的時候,兩家關系十分不錯,

“是,趕過去,別讓人等急了。”

盛爺爺許久沒有見到自己的老伙伴了,這心早就飛了。

這不一看到就往牛車的方向走去,盛叔看到盛爺爺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

“可把我得急了,我還以為你這老頭今年不回來呢。”

紅旗二隊都是姓盛的,都是同一宗族的人,平時還是很團結的。

“怎麼可能不回來,這可是我的!”

盛爺爺聽到他這話就來氣,這把自己想什麼人了,他才不是那種不念舊的人。

“是是是,這是你那孫啊?長這麼大了?”

盛叔看著盛晚煙,小時候盛晚煙在村里待過兩三年,三歲的時候盛父就接一家人去城里了。

Advertisement

盛晚煙小時候沒去他家串門,這瞬間就長大姑娘了。

不過后面盛晚煙都是幾年才回來一次,早就對小時候的事沒有印象了。

沒想到這麼快就長了水靈靈的大姑娘,自己這老伙計真是有福氣,家里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是,這是我家那孫。”

“煙兒,你他盛叔公就行,以前你沒去他家吃糖。”

盛爺爺年輕時候與他可是以兄弟相稱,跟親兄弟沒什麼區別,這一句盛叔公

“盛叔公好。”

盛晚煙十分禮貌的跟他打招呼,盛叔公看到笑的眼睛都瞇了起來。

“好好好,好孩子,趕上來,我們回村子。”

盛叔公看到這幅乖巧懂事的模樣,心里歡喜的

只可惜自己家里孫子都親了,不然他都想讓盛晚煙當自己的孫媳婦。

盛父盛母先把盛爺爺盛扶上去,等兩位老人家坐穩了,盛父這才爬上去。

盛父把盛母跟盛晚煙拉上去,一家人坐著牛車回村里了。

盛晚煙一路上看著風景,只不過這牛車坐的屁疼,而且一路上除了山也沒有什麼東西。

路上還看到了幾個村子里的人,盛叔公一起帶了回去。

大家都認識盛爺爺盛,大家伙好奇的打聽了一下在城里的況。

更多意思是打聽盛家兩個孩子的婚事,聽到盛晚澤已經結婚了,心里只能直呼可惜。

Advertisement

“盛家媳婦兒,你家閨長得真水靈,這都20歲了吧?”

盛母聽到笑著點了點頭,就知道會有這一出。

“是。”

“這過完年都21歲了,怎麼還沒有看中人家?”

“再不結婚那就真的嫁不出去了,這不著急啊?”

“是啊,我閨16歲就嫁人了,這人年紀越大就越不值錢了。”

大家伙紛紛開始八卦了起來,盛母聽到這些話也不能說些什麼,畢竟這就是這個年代人的想法。

“我家兒子今年22,在公社里上班呢,要不找個時間相親一下?”

“我家孫子也不錯啊,年紀正好跟你閨相仿,在公社里當老師呢。”

大家伙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差要請婆上門提親了。

盛家閨這麼好的條件,誰不想娶回家啊?

盛母聽到這些,只能盛晚煙有對象的消息,就怕村里人打起了的主意。

“我家閨有對象了,就不勞煩各位心了。”

“啥?有對象了?”

“上次你們回來喝喜酒,不都還說沒對象嗎?”

“我閨對象幾個月,這不我家小澤的戰友跟煙兒看中了,過完年也差不多談婚論嫁了。”

盛母并不想村里的人打盛晚煙主意,是不會同意盛晚煙嫁到村里的。

自己年輕的時候在村子里待過,雖然村子里的人都十分淳樸,可因為一口吃的就能鬧得一家子不得安寧,這事見過了。

而且村里那個婆婆不拿兒媳婦的,可不想自己閨罪,不難兒媳婦的婆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之又了。

更何況還是村里這些沒有經歷過什麼教育的婆婆,家里又不是沒條件,何必讓閨委屈。

“那你未來婿也是當兵的?什麼職位啊?”

“聽說你家兒子了營長,是不是真的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