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10 王子犯法

《回到明朝當王爺》310 王子犯法

一隊兵,護侍著一頂綠昵八抬大轎,到了按察司衙門前。

這隊兵都是狼兵裝扮,不過佩的卻是質量最上乘的樸刀,看起來又不象是土司和民壯,這樣獨特的隊伍,放眼整個都,只有欽差楊砍頭,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不過這位無辜的楊大人目前已經被人調侃了楊掃把。這也難怪,蜀王家族什麼時候出過這麼多的事兒?可楊凌一到四川,世子就了都掌蠻的人質。跟著即將晉升公主的小郡主朱湘兒差點死在刺客手里。

好不容易這位大人決定起駕回京了,都文武員彈冠相慶,奔走相告,滿懷激地去參加他老人家的接風、慶功、送行三行一大會了,結果被蜀百姓許為第一俊才的玄公子朱讓槿又了殺人犯,他不掃把誰掃把?

聽說欽差臨,按察使陸大人領著掌刑、理刑、隸役、緝事各個部門的員迎出門來,楊凌突兀來訪,可是按察使司的人來的這麼齊全,顯然不是特意在等他。蜀王府出了殺人命案,嫌犯是蜀王的兒子,陸大人自然要聚齊所有下屬,通宵達旦地準備破案了。

大明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均設有提刑按察使司,論地位與承宣布政使司平行,不過按察使的品秩比布政使低一級,是正三品的兒,下邊還有幾位四品的副使、五品的僉事,如今全都擁在大門口兒接駕。

“下見過欽差大人,大人有什麼事兒只管派人遞張子來,下必定登門接垂詢,怎敢勞欽差大人車駕到此?”陸政滿臉堆笑連連拱手,后一堆兒也都打躬作揖,行禮如儀,狀若群猴揖食。

楊凌淡淡一笑道:“陸大人公務繁忙,今日蜀王府出了大事,大人想必更加忙碌,說起來是本打擾了。”楊凌說到這兒頓了一頓,又道:“本登門拜訪,說是公事,又是私事,不敢勞這麼多位大人,陸大人........”。

Advertisement

“哦?哦哦哦,是是是,下明白,聽說欽差大人到了,闔府吏自然要出門相迎?大人請進,有什麼事咱們書房談,書房談”,陸政會意,連忙解釋道。

楊凌進了按察使衙門,隨著陸政走進書房,分賓主剛一落坐,楊凌便開門見山地道:“陸大人,貴府辦案,按說本不該過問。不過皇上令本巡狩天下,探訪軍政賦律、風土民。藩王之子殺害郡王之,這樣的案子已算不得普通刑獄,所以本冒昧前來,想打聽一下事經過,還大人不要見怪”。

“這個........,不滿大人,下也是剛剛派人探查案,尚未到什麼頭緒,實在........實在沒什麼能向大人稟明的東西”,陸政為難地道。

楊凌一笑道:“大人誤會了,本雖是欽差,可是既非苦主原告、又非被告至親,只是此事涉及兩位皇親,本既然適逢其會,多也該了解些形,否則這事兒傳進京去,皇上問起,本一問三不知,豈非笑話?對于此案,本倒無意干預,陸大人這般為難,不是把本了訟吧?”

楊凌這麼一說,陸政不大驚,慌忙立起連連擺手道:“大人言重了,下豈敢,下怎敢這麼想?實是所知有限,對案尚不明了,愧對大人答復,大人既想打聽此案形,且請寬坐,下一一稟與大人知道便是”。

就是訟師,自古就人岐視,被府視同罪人。唐律中規定,為人作狀者,一旦抓獲鞭笞五十,如果出謀劃策,罪加一等,獄三年。宋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衙門每次結案之前,幾乎都要先把訟師辦了。

到了明朝,到放牛娃兒朱重八當家,更是把訟師視為惹事生非的罪魁禍首,認為‘世上若無此等人,府衙門不用設’。府遇到告狀的百姓,首要一件事就是息訟,盡量把告狀的事平息下去,做訟師的寫狀子、出主意,豈不是專門給朝廷添的不穩定份子?

Advertisement

所以訟,不是說他們能言善辯,言語如刀如,而是說代訟代謀的人一旦被府知道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來就先打一頓水火。楊凌當初幫著馬昂打司,若不是馬驛丞本來就是,閔知縣又是個法盲,他傻乎乎的跑上大堂,好好的證人不做,卻去給人家出主意,那也是要挨揍的。

楊凌此刻自嘲為訟,顯然是對陸政的搪塞大為不滿了,以他的權勢陸政豈敢得罪?明知楊凌是在以勢人,他也只能著頭皮說些違心之語了。

陸政著小廝送上茶來,這才沉著道:“先前的形,大人都知道了,下也是召來兩個經驗富的捕頭后,才去了后宮,詢問了事經過。下所知,要麼是詢問相關人員,要麼是本府的捕頭勘察得來”

楊凌點了點頭道:“這個本知道,大人請講”。

陸政道:“當時,前廳大排酒宴,后宮里王妃、側妃也另開酒席,款待諸位皇室宗親,承平郡王妃、惠平郡王妃還有靖清郡王的次,便是座上客了。還有一些文武大臣的夫人以及土司首領的夫人們在場相陪,下的夫人也是其中之一”。

陸政想了想道:“因為這樣客人就多了,郡主梳妝打扮出來的晚,在座的都是長輩,朱夢璃姑娘想是覺得無趣,便獨自一人到花園中閑步。”

他補充道:“蜀王側室劉夫人,也就是二王子的生母,和靖清郡王妃是姐妹,兩家來往一向切,靖清郡王妃去世后,朱姑娘更是蜀王府的常客,一向把這里當家里一樣隨便,所以也無人覺得有異。

詢問過當時負責后苑侍候的侍婢們,們從膳房到花廳,來來回回人流不斷,幾乎每個人都看到過朱姑娘臨池自照,不言不語,好似很不開心。后來不見了影,大家也沒有太在意。

Advertisement

等到酒宴正式開始了,眾位王妃才發現朱姑娘還沒回來,這時郡主也到了,便自告勇出來尋找朱姑娘,結果一個侍婢在水池后邊花叢中發現了朱姑娘的尸”。

說到這兒,陸政出驚,說道:“那片叢,大約半人多高,植株十分集,就在水池邊綠林之后,朱姑娘結被人碎了,就拋在花叢中,仰面躺在里邊,倒了中間的一片花草,可是若不走近了去,是看不到的。”

他吸了口氣,說道:“如果有人把引到別殺死,是不會冒著被人發現的危險再把的尸搬回花叢旁的,因為那里并不能藏人,因此按常理推測,那里就是殺人現場。

的尸花叢深,離著路邊一丈多遠,周圍的花花徑全部沒有斷,所以不會是被人搬進去的,應該是殺死之后直接拋尸進去。從拋尸的位置看,兇手應該是站在綠林之中,那里草木茂盛,除非走到水池正面位置,而且著意地向林中看,否則是不會發現那兒站的有人的。

朱姑娘雖然輕盈,但材高挑,怎麼也有百十來斤,迅速殺人,然后拋那麼遠的花叢是尋常人辦不到的。這樣一來王府后宮的一眾賓和侍婢們殺人的嫌疑就極了,下詳細問過門,在這段期間出過后宮的人........”。

他說到這兒,推過一張紙道:“大人請看,除去后宮來往的侍婢,一共有十三個人出,有世子、二王子、掌印太監、務總管、六個搬運過賀禮的小黃門、小金川拓拔土司的嫣然姑娘、王府侍衛首領唐家山。據我調查,這些人里邊會武功的只有世子、二王子,唐家山”。

楊凌聽了大意外,失聲道:“世子也會武功?”朱讓栩平素斯文有禮,行止穩重,從來沒有出過會武功的模樣,難怪他到驚訝。

陸政先是一怔,隨即笑道:“大人想是因為世子被人擄作人質,又在九城藏遁許久不敢面,才以為他是個文弱書生吧?呵呵,個人武功在千軍萬馬中能起得什麼作用?在敵巢武功再高也只好暫時忍了。

蜀王家的子孫一向是習文練武的,世子弓馬嫻,武藝極高,只是世子份崇高,習武只為強,這種徒逞匹夫之勇的技藝懶于在人前顯示罷了”。

這時代重文輕武,一個秀才若是通武藝,也寧可炫耀一篇并不怎麼出的詩賦,而于表現出眾的武功,何況堂堂世子之尊?楊凌不由點了點頭。

陸政道:“世子地位尊隆,但是事關人命,下不敢妄縱,所以世子也被下列為嫌疑人之一。三人之中,唐侍衛雖有殺人的本事,但是份地位懸殊,他很難用什麼理由讓朱姑娘紆尊降貴,隨他到林后談話,除非他走到水池邊看到朱姑娘,二話不說立即便用武力直接把拖到林后扼死,然后拋尸。

殺人總要有個理由,區區一個王府武,能和蜀王的侄、郡王的兒,這樣份顯赫的千金小姐有什麼恩怨?況且經下調查,唐侍衛為清廉、刻盡職守,既不貪財也不好

王爺王妃們給他的賞賜,他都散于侍衛兄弟,對宮中姿出眾的俏婢,也從無一言挑笑,甚至有宮挑逗,也會面紅耳赤地逃開,為人不茍言笑,既老實又木訥,此人的嫌疑是最小的。”

他說到這里,頓了一頓又道:“以世子的份,加上同朱姑娘親上加親的一家人關系,如果想把朱姑娘誆進矮林中殺死,是能辦得到的。可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今日是王爺禪位之期,世子必定已經知道了,今日宴會一了,雖然皇上的詔書還沒下,但他實際上已是蜀之王了。就算有什麼個人恩怨,世子做了王爺不是更容易辦麼?

那時即便查證是他手殺人,沒有皇上的詔命,也沒人能拿他歸案,而且就算皇上知道了,也頂多辦他個罷黜幽,不會要一個王爺以命償命,他有什麼理由迫不及待地殺人拋尸,攪了自已的大事?”

楊凌悶聲道:“那麼二王子便有殺人的理由了麼?”

“沒有,沒有理由,但是有證據。”

楊凌不啞然,干預司法,在他心里原本就有所抵,目前的的確確以朱讓槿嫌疑最大,難道能對此視若未見,強行迫陸政放人?再說死的也不是普通百姓,郡王之在王府之中離奇死亡,這件事誰有能量把它下去?就算是他,也不能。

陸政道:“朱姑娘死后二目圓睜,滿臉驚訝莫名的神,好象到死都不相信兇手會殺。本府的捕頭驗尸時,發現右拳握,手里似有東西,費了好大的周折,直至扳斷了的手指才取出那枚玉佩,若說是栽臟陷害,死后塞的東西怎麼可能握的那麼?”

楊凌忽然干笑一聲,說道:“憑二王子的武功要扼死一個子,會留下自已的信麼?”

陸大人慢悠悠地說道:“大人,武功并不能解決一切,彌勒邪教的二主若論武功,強勝大人十倍,可是大人被縛在柱子上,還不是重傷了這個邪教妖人?

正因為現在沒有證據,所以下才不敢斷定是二王子殺人,只把他列為最大嫌疑人。不過手高強可不能罪的理由呀,朱姑娘畢竟是他的至親,而且又是在那種隨時可能有人經過的地方,如果二王子為了什麼緣由突然起意殺人,必定也是心慌意急于死去。若是朱姑娘掙扎之中摘去他腰間玉佩,未必就能發現,練武功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原本就是夸張,急促之下,耳目敏銳之力更是大打折扣。”

楊凌吸了口氣,一時無言以對。如果不是和朱讓槿同在軍營一個多月,對于這位二王子的品為人、行舉止有所了解,換了他楊凌來做這個按察使,那也毫無疑問,一定會把二王子當最可疑的人了。現在支持著他不相信朱讓槿是兇手的信念,僅僅是他對朱讓槿品的了解,可這理由能當證據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