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21 沒個消停

《回到明朝當王爺》321 沒個消停

“大人與劉瑾互相忌憚,縱有爭斗,互有勝負,勢力消長不過一時,只要仍匿在皇上羽翼之下,朝爭綿綿,就是斗上幾十年也不稀奇,最終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大人此刻聲地位如日中天,又是皇上最寵信的大臣,可是也不能徹底扳倒劉瑾,因為有圣眷在。而只要有大人在,就是時刻提醒劉瑾,不可飛揚跋扈失了圣眷。皇上的寵信,就是劉瑾的免死金牌,劉瑾時刻待在皇上邊,除了他自已,誰也不能破壞這份圣眷。”

楊凌目一深,凝目道:“你有什麼妙計?”

楊慎施施然站起,坐回桌旁呷了口茶道:“今日聽家父談起朝議剝奪大人國公之爵,而劉瑾力保,慎覺的這倒是個好機會,所以才急急趕來。大人,劉瑾這個謀陷阱,小可覺得大人不妨去踩一踩,讓他得一時之利,換來朝廷長遠之利”。

“哦?你仔細說說看”,蜀第一鬼才雖然年紀尚小,也沒有為經驗,可是博覽天下群書,見識非凡,楊凌也上了心。

楊慎侃侃而談道:“劉瑾想以謀奪大人之權,難!你們都不是一個人,位高權重者,邊必然也依附著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同樣的,大人如想除掉劉瑾這個禍害,也難。因為他牽涉到的,也有層層面面的關系,甚至還有皇上這一層。

在朝政中,是很難用謀詭計打敗對方的,因為朝政中,不同政見者的派系是十分明顯的,你的行為代表著你的立場,你的每一項舉措,代表著你的利益,敵人自可由此判斷出你的意圖。

就象今天,大人并不在朝中,而劉瑾的謀照樣有人識破,并據他的利益推測出他的目的,于是竭力阻止。等明日大人上朝堅決請辭,他的謀失敗,這一局便打和了,劉瑾無傷,大人亦無損。

Advertisement

謀若要功,除非對手識不破,或者等他大徹大悟時為時已晚。但是大人和劉瑾不是普通的宦,你們都是皇上最信任的人,要想扳倒對手,無論用盡多心機,最終還是要圖窮匕現,而此時對方只要求助于皇上,便可挽回頹勢,至可以保存實力,然后等待機會卷土重來。我說朝爭甚至可能延續幾十年,便是這個道理,時而彼強、時而彼弱,終是難分軒輊。”

楊凌的眼睛微微瞇了起來,點頭道:“說下去”。

楊慎道:“真正決定勝負的,唯有實力。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乃至古今豪杰,哪個不是憑借著自己的強橫實力,強迫對手低頭,照自己的規矩行事?以大人和劉瑾的實力,要怎麼樣才能強大到徹底擊敗對方?那就是圣心,得圣心與失圣心,這是最大的一實力。”

楊凌呵呵一笑,借用了魯迅的一句話:“不錯,以大事者,古來無有。一切謀,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會不堪一擊。謀只能輔助實力,卻取代不了實力。

我和劉瑾的權力,的確都已到了人臣的巔峰,而且都極得圣上信任。說穿了,我們的實力,我們想要用來擊敗對方的實力,全來自至高無上的皇帝,那麼,要如何令對方失圣心呢?”

楊慎微笑道:“昨日若不是大人死而復生,今日早朝,劉瑾就要做出第一件開始失圣心的事了,將滿朝文武全部關大獄,亙古未有之奇聞。大人拂了他的面子,卻也替他了一劫,劉瑾可謂是失之東墻,得之桑榆了。

大人這一出現,劉瑾有了顧忌,必然會有所收斂,就很難再抓到他失圣心的證據了。如果大人坦然接這個國公之位,除去他的顧忌,劉瑾必然故態復萌,倒行逆施、缺德失行、、喪義寡信、翻云覆雨,真能瞞過天下人耳目?

Advertisement

劉瑾此人,飛揚跋扈,現在有大人在,他還知道收買人心,大人若不為威脅,那幾人便會為完全的奴才,他們甘心?現在有大人在,那幾人需要劉瑾來挑頭對抗,那時劉瑾大權獨掌,他們不眼紅?廷殺機起矣!

昨日以為大人已死,劉瑾便視百為芻狗,行事比皇帝還要無憚,到那時又會是什麼模樣?外廷殺機起矣!

劉瑾施政偏頗,有諸多不合時宜之法,導致民怨沸騰,大權獨掌,則將天下所有的怨恨集中于一,天下殺機起矣!”

楊慎微微一笑,沉著地道:“劉瑾邊聚合的,都是些反復無常、唯利是圖之輩,可是眼實比劉瑾明十倍,當劉瑾無可救藥,已天下公敵時,為免引火燒,這些人也會起意除掉劉瑾,邊殺機起矣!

廷、外廷、天下、殺機,不利之言必源源不斷傳到皇上耳中。當此時也,大人振臂一呼,天下景從;皇上一拍龍案,人頭落地。大局從此定了!”

楊凌聽的倒一口冷氣:“這小子,看著多好的一個孩子,比他爹可多了,太會利用人心了”。

他可不知道,要不是他把這個楊慎招攬到邊來,十幾年后,楊慎就會在金水橋邊喊出那句明代史上最響亮的口號:“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就這一句話,把讀書人的全激發起來了,當場就有兩百多個京跟著他跑到皇宮門口找皇上鬧事去了,利用人心正是楊慎所長,這個看似無害的小子實在是個危險人

楊凌低頭沉:“楊慎這是在造勢呀,權力如火,劉瑾不是個能夠很好地掌握權力的人,給他更大的實力,就是讓他自毀實力。只是這將取之,必先與之之計卻也把自已的退路斷了,如果劉瑾肯聽從邊幕僚勸阻,不能玩火自焚的話,我不是弄巧拙麼?”

Advertisement

楊慎看出他的心意,含笑道:“大人是國公還是廠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失實力,這個實力由權、名、勢、信組。大人取國公而棄權力,則名勢信皆到。至于權力,大人豈是現在的國公爺們可以比得?

大明立國之初,諸王侯公卿門生故舊、僚屬部將遍及天下,豈是真的有祿無權?否則太祖皇帝也不會..........咳咳,后世襲職自一出生便承爵位,天下員盡出科舉,與其毫無干系,這權當然談不上,而大人則不然,無論朝中地方、軍中文職,有多僚屬?皇上對大人的倚重又有多?朝中有誰可以替代?”

楊凌心中電閃:“我原來為自已兩年之期留的后著,還來現在可以用上了。楊慎這頭小子,這記險著是不錯,不過我不能連翻盤的余力都沒有,馬上把各種掛靠在廠名義下的勢力分離出去,然后依計行事,或許真的是徹底鏟除劉瑾的辦法。至于獨掌大權?呵呵,我寧愿妾,榮華富貴,只要朝政穩定下來,難道我希罕頂著個楊砍頭的綽號繼續周游天下?”

楊凌想到這里,笑道:“好,那就這麼辦,明日一早,本就上朝,如劉瑾所愿,非要從百手里把這個國公搶來當當,下野嘛,下習慣了也就不當回事了”。

“下野?”

“嗯,下野,下呀下呀的也就習慣了,哈哈哈哈..........”

……

永福公主正在十王府陪著寧清公主喂著掛在廊下的十余籠鳥雀,永淳公主蹦蹦跳跳地走了來,見了永福嘻嘻笑道:“姐姐,我剛剛在母后那兒聽說了一件有關你的大事,要不要聽?”

永福公主好奇地道:“什麼大事,說來聽聽”。

“說是可以,不過..........你那對尾鐲可得送給我當謝禮”。

“嘁,威脅我呀,姐還不聽了呢”。永福公主一皺鼻子,故意氣道。

“噯噯,這麼小氣呀?好啦好啦,告訴你聽啦,母后今日找了兩位國舅來,商議準備給你招駙馬呢”,永游公主背著雙手,笑容可掬地道。

“啊?招..........駙馬?”永福公主一陣茫然。

旁邊的宮太監們聽了急忙圍上來道喜:“恭喜長公主殿下、賀喜長公主殿下”。

永淳公主象趕似的把他們轟開了:“去去去,都哪涼快哪待著去,太后剛有這打算,八字沒一撇呢,道的什麼喜呀”。

寧清公主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真快呀,這一說我才發覺,永福真的長了大姑娘了,唉!”

永淳公主笑道:“那有什麼嘆氣的呀,皇姑不是最喜歡我們姐倆來陪你嗎?等姐姐招了駙馬,就會搬進十王府,天天和姑姑住在一起了”。

寧清公主苦笑道:“姑姑就是喜歡你們,才不愿你們也..........,不知道太后可有了合適的人選,希能給永福找個有權有勢的人家,省得和宦們的腌臜氣,一進了這十王府,就象織等牛郎,又似這籠中的雀兒..........”。

說到這兒,忽地想到真正有權有勢的人家,誰愿意和皇家攀親,讓自已的兒子當這鰥夫一般的駙馬?永福這麼俊俏、溫良的孩子,命運將和自已一樣,幽在這深宮大院里,磋砣了紅歲月,不由又是傷地一嘆。

眼角的淚水,才猛然醒覺不該當著永福說這些話,連忙換上一副笑模樣道:“長大人,就要嫁夫招婿了,呵呵,有太后作主,永福一定可以找個如意郎君,夫唱婦隨,恩無比的。等將來有了孩子..........哈哈,你瞧,皇姑一高興,就扯遠了..........”。

永淳公主聽的眉開眼笑,雙眼放地道:“生寶寶?我姐姐的麼?呵呵,呵呵呵,太好玩了,哈哈哈..........”。

永福公主沒理的傻笑,注意到了寧清姑姑臉上的憂郁,這時才注意到,姑姑才三十五歲,只比娘大了四歲,可是娘年輕的象是自已的姐姐,而姑姑卻..........,鬢邊有幾縷頭發,不經意間,已經變的灰白,臉上也有了淺淺和皺紋。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已嫁人為妻的生活,在的公主府,無拘無束,悠游自在,現在事到臨頭,心里空空的、慌慌的:“母后要給我招駙馬?他會長什麼樣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為人如何,脾怎樣?我..........我要搬進十王府,和這些老公主們住在一起,天天照料些鳥兒貓兒了?”

永福公主迷迷糊糊的,也不知寧清公主又和說了些什麼,等清醒過來,才注意到永淳公主拉著的手,正在花園中,永淳很認真的囑咐:“姐,你一定要招一個俊一點的駙馬,生一個俊一點的寶寶給我玩,我一天到晚好無聊、好無聊..........”。

永福公主臉微紅,嗔怪地打了一下,斥道:“又來胡說八道,讓母后聽見,還得訓你”。

“噯!是皇兄,今兒皇兄也來逛花園了,難得難得,皇兄!皇兄,我們在這里”,永淳公主踮著腳尖兒喚道。

正德從一假山后探出頭來,瞧見了們,笑地道:“啊哈,原來你們在這里!”

他閃出來,后邊跟著馬永,走過來道:“朕正要去找你們,現在這時節也沒什麼好看的,怎麼到花園來了?秀寧啊,母后今日找我,說該張羅給你招位駙馬了。嗯..........我瞧瞧,嘖嘖,果然長大姑娘了,是該招駙馬了,朕可真心”。

永淳公主急忙道:“皇兄,你下旨讓大臣給皇姐找個俊一點的駙馬,生一個俊一點的寶寶..........”。

話沒說完,就被永福捂上了,那雙杏眼狠狠地瞪了一記。

正德失笑道:“這第一條好辦,這第二條朕可下不了旨。嗯..........朕的妹,不下旨意也會生個好看的寶寶”。

永福拿這個不著調的大哥真是一點法子也沒有,窘的直跺腳,嗔道:“皇兄..........,你講什麼呀”。

永淳眼珠一轉,忽地道:“皇兄,姐姐的事可是大事,要不..........就讓你最信任的那個楊凌來為姐姐挑駙馬吧,那個家伙給你辦事一定上心”。

“楊凌?”永福的眼神又是一呆,正德喜道:“著哇,這主意不錯,朕大婚,就是楊侍讀做的天子婚使,嘿嘿,皇妹的婚事也給他辦,好!好!秀寧,你樂意嗎?”

“我..........我..........我樂意,悉聽皇兄安排”。

“樂意?朕瞧你怎麼一腦門的不樂意呀?”

“嗯..........,對了,楊卿辦別的差事辦的都好,就是當婚使不在行,瞧他給我找的那一后二妃,還是朕自已找的可心。我的仙兒..........對了,要不妹也自已找駙馬得了,就象戲臺上演的,拋繡球招親,哈哈哈..........”。

“咕嗵!”正德笑容未落,旁邊跪下一位,只見馬永一臉的誠惶誠恐:“萬萬不可呀皇上,堂堂大明公主,豈能拋頭面自已找駙馬,還要拋繡球招親,不統呀,有違祖制呀,這實在是..........”。

“你實在是很討厭!”正德皇帝瞪起眼道:“皇帝不急太監急,朕和妹開個玩笑,你大呼小的嚎什麼喪?拋繡球兒?萬一砸中個疤瘌麻子,那不是虧大了?你個蠢貨當朕傻呀?滾!傳旨意去,命外廷楊凌、廷畢真、還有壽寧侯三人負責為朕的妹選駙馬,去去去..........”。

馬永連忙爬起來,一溜煙兒地跑了。

正德和永福、永淳又聊了一陣兒,看看天道:“朕今日約了一仙,不在宮中逗留了,朕走了,妹免禮,不用送了”。

永福公主姍姍起,一時心如麻,卻不知道自已想說什麼。

只有永淳公主象只快樂的喜鵲似的,在耳邊聒噪不已:“姐,朱湘兒不是來信說楊凌派人一個月,托姐姐收拾他麼,他當招親使正是個機會,這回呀,一定要好好整整他才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