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44 好大一口鍋

《回到明朝當王爺》344 好大一口鍋

門斗后的梯子上戰戰兢兢地站起一個稅吏,鬼頭鬼腦地向外看看,聲道:“哪一位是游擊將軍江大人,請........請上前答話”。

士兵們一手舉著火把,一手提著馬韁,喝斥一聲,戰馬左右一分,一個全披掛的將軍在兩條火龍中間緩緩馳到門前,微微仰起臉來,漫聲說道:“本將江彬,張公公安然無恙否?”

那稅吏瞧了瞧,這人一盔甲,被火把映得閃閃發,肩后出兩柄長長的刀柄,盔甲上的頰當遮住了他大半邊臉,只出一雙殺氣騰騰的眼睛,頭盔上邊的流蘇在夜風中突突直抖,看起來真是八面威風,想來就是那位新上任的游擊將軍了。

稅吏矮低語幾句,房檐上又冒出一個人頭,扯著公鴨嗓子喚道:“下邊是游擊將軍江大人麼?咱家就是張忠,你........你來了多人馬,怎麼不把這些........這些暴民趕走?”

“哈哈哈,原來是張公公”,馬上的將軍拱了拱手道:“請恕末將甲胄在,不能全禮。末將聽說公公遇襲,立即揮師來救,卑職馬快,先率親兵趕到,大軍隨后便至。公公放心好了,末將這武藝,在韃子千軍萬馬之中也沖得進去、殺得出來,要保護公公安全,有何難哉?”

他輕蔑地左右看看,刷地一聲,雙刀在手,在夜中映出兩弧兒凄冷的寒芒,冷冷一笑道:“公公盡管開門,國公爺和知州大人吩咐過,盡量不要殺傷百姓,所以末將沒有強行驅逐,可是如果末將護送公公離開,還有人滋擾生事,那就格殺勿論!”

江彬雙刀一揮,振聲大喝:“呔!本將萬人敵也,一群土瓦狗,誰是某家一合之敵?”

Advertisement

江彬睥睨四顧,寒夜中只聽見火把迎風,獵獵作響,中間一位將軍,雙刀縱橫,殺氣盈野,此外竟再無聲息。張忠一見這般威風不眉開眼笑,連忙順著梯子爬下去,扯開嗓子道:“快,快些開門,讓江游擊保護咱家回霸州城”。

李班頭忙跑上前苦著臉道:“公公,我們大人怎麼辦吶?”

張忠瞪了他一眼道:“你們大人?滾回固安聽參吧,哼!”

張忠一甩袖子,大門吱呀呀拉開,他已在韓丙幾個親信的保護下跑出門去。江彬“嚓”地一聲雙刀還鞘,然后彎腰一提,將張忠提到自已馬上,說道:“委曲公公了,且與末將同騎一馬,咱們回了霸州城再說”。

張忠忙不迭道:“好好!無妨無妨,那車轎已被民砸壞,原也乘不得了,將軍快快護我回城!”

其他幾名校尉軍也把張忠幾個親信一一拉上馬去,就在這時,人群中一聲高呼:“鄉親們,張剝皮回了霸州,必不會放過咱們,一定會領了大軍洗固安的,不能放過他呀!張忠不死,霸州不安,殺了老狗,天下太平!殺呀!”

說著,黑暗中一塊磚頭飛了出來,“當”地一聲把江彬的帽盔打歪了,雖然是早計議好的,江彬還是嚇了一跳:他的,穆敬這個酸秀才,這找的什麼人吶?磚頭扔得還準的,你不打馬就打張忠啊,你把老子打暈了,這戲就沒法唱了。

帽盔一歪,江彬一聲大:“不好,本將中了暗,快走、快走!”說完二話不說,一抖韁繩,戰馬四蹄翻飛,落荒便逃。

哐啷啷一聲,眾人定睛一看,江游擊原先立足之只有一頂鐵盔在地上打晃兒,不遠還有半塊磚頭,大將軍已逃得蹤影皆無。

Advertisement

喬知縣剛剛走出大門,一見方才還霸氣十足的大將軍只挨了一磚頭就嚇得孫子似的逃之夭夭,不看直了眼睛,李班頭見勢不妙,慌忙扯住他轉就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喊:“快快快,快關門!”

百姓們一見這般形,膽氣頓壯,磚頭瓦塊暴雨般襲來,幾十名士兵立即有樣學樣,隨在江彬后縱馬便逃。有幾個還未坐穩的稅吏慘著跌下馬來,被蜂擁上來的百姓傾刻間砸了爛泥。

正忙著掩門的喬知縣和幾個衙差見了這副形只嚇得手,兩扇大門愣是半天沒有掩上。幸好四下不斷響起“張忠不死,霸州不安,殺了老狗,天下太平!”的呼嘯聲中,這些心志單純的百姓被煽下,眼中只有張剝皮和一眾稅吏,喬知縣等人才順利掩上了大門。

喬知縣和李班頭等人將重的門杠落了閘,李班頭憤憤地埋怨道:“什麼狗屁游擊將軍,本就是銀樣蠟槍頭,他媽的,長了一張好,被塊磚頭一嚇,就屁滾尿流地逃了”。

興高彩烈送瘟神的辛莊主也無語了:文貪財、武將怕死,霸州........這都是什麼兒呀?

喬知縣沒理他們,他撅著碩的大屁,母豬拱門似的趴在門兒上,張地瞧著外邊。門外大群的百姓一邊高喊著:“張忠不死,霸州不安”,一邊高舉火把尾隨著江彬等人離去了,本沒人回頭看他一眼。

喬知縣心中一寬:“這些百姓許多人也乘了騾馬驢子的,霸州百姓馬又好,但愿他們追得上張剝皮。我算看出來了,這混蛋要是死了,說不定我被罷了事,要是他活著,一切罪孽都得我來承擔。阿彌陀佛,你就保佑張公公他........他被人打死了吧。”

Advertisement

喬知縣很求神拜佛,這一回臨時抱佛腳居然靈驗了。

坐在帽椅上,一都堆上來,肚子溜圓,把補服上那只小鳥兒頂得清清楚楚。家里人按照他的吩咐正收拾著細家私,喬語樹愁眉苦臉地看著,不舍地嘆了口氣。

知州大人召集各縣鎮員議事,自已的罪責一定是跑不了的,是做不了,先讓家里人把細收拾好,打包送回老家去吧,各縣鎮員的丑事,他多知道一些,料想張剝皮既然已經死了,以此相要挾的話,知州大人不敢把罪責全栽在他的頭上。

喬知縣彌勒佛般坐在椅子上,唉聲嘆氣的正發著愁,李班頭匆匆奔進來,詫異地看了眼忙忙碌碌的喬府家人,然后對喬知縣施禮道:“大人,華大人求見”。

“華鈺?”喬知縣有氣無力地抬起頭來:“他不是在家養傷,等著聽參問罪呢嗎?他來見本做甚麼?我被他害得還不夠慘麼?”

李班頭訥訥難語,喬知縣哼了一聲,擺擺手道:“他進來吧”。

李班頭如蒙大赦,連忙匆匆退下,一會兒功夫,只見華推被兩個丁勇抬著走進廳來,喬知縣雙手抱著肚子,也不起相迎,只是苦笑道:“華大人,本縣苦讀二十年,才謀了這麼個小小的七品吶,如今........本縣的前程,全都毀在你的手里了”。

華推趴在木板上,干笑道:“縣太爺,本也是為了地方百姓、朝廷律法啊。不過........連累了大人您,本心中實實不安,趴在家中苦思良久,倒想了個法子,或許能助大人您化險為夷呢,大人可愿聽我一言?”

喬知縣一聽,頓時神一振,象球一般從椅子里躥了起來,喜笑開地道:“是是是,那是自然。不知華大人........呃........,快快,抬華大人去本縣的書房,上茶,快些上茶!”

************************************************************************************************

樊知州呆若木地坐在椅子上,已經小半個時辰沒有說話了。霸州乃至所轄諸縣的大小員濟濟一堂,全都一言不發。

喬知縣赫然在列,沒事人兒似的左顧右盼,周圍的同僚看了就心中有氣。其實喬知縣倒真想扮出一副悲憤憂傷的神來,以博取眾員的同。只可惜他臉上的實在太多了,點著頭說“是是是”的時候,頰上和下一齊哆嗦,看起來還很有誠意。如果想做悲憤的表,難度實在太大,那雙眼睛瞪得都有點走形了,他臉上的還是耷拉著,沒有一點變化。

江彬悻悻地坐在樊知州旁邊的椅子上,脖子上纏著傷巾,手臂吊了起來,一條打了夾扳,也不知傷得有多重,只是他的嗓門可夠響亮,聲震屋瓦。

他正唾沫橫飛地重復著樊知州已聽了八百遍的那番話:“一聽知州大人吩咐,末將點齊了三千軍馬,疾赴辛莊,我心里急呀,領著幾十個親兵風馳電掣率先沖進了辛莊,一伙刁民嘛,人再多,他敢和兵對抗?

想當初在鳴驛,本將軍可是領著二三百兵卒,是頂住了三千韃靼鐵騎的進攻啊。這可不是吹的,當今威國公爺可以為本將作證。咕嚕嚕........”

江彬抓起茶壺,就兒灌了一大口,抹抹道:“我跟你們說,本將軍單刀赴會,還真把他們鎮住了,眼看著我大搖大擺地接了張公公出來,就沒一個敢呲的,可誰知道哪個愣頭青忽然扔了塊磚頭,把本將軍的頭盔給打歪了。這打仗啊,打的就是一個氣勢,有了氣勢,狗也變老虎狗。沒氣勢,千軍萬馬就任人宰割。

別小瞧了這一磚頭,暴民們立刻又囂起來,保護張公公要啊對不對?我不能和他們一般見識啊,輕重緩急還分不清嗎?見勢不妙,本將帶了張公公飛馬便逃。

我日他的,我哪兒知道霸州的百姓人人有馬呀,我的馬剛剛長途跋涉而來,又一下載了兩個人,能跑得過他們嗎?本將軍好慘吶,你們看看,看我這頭、我這手、我這,哎唷........疼死我了!”

樊知州干笑兩聲道:“霸州民風一向彪悍,加上百姓們大多通馬、武功,江大人救人心切,敵叢,江大人苦了,來人吶,快扶江大人回府養傷、休息。”

“噯,我還沒說完吶,那些刁民也不知和張公公有什麼深仇大恨,追上了我們就扯住張公公和幾個稅吏沒頭沒腦地打呀,他們本來是不敢我的,本將軍舍命維護張公公,惹惱了他們,才被打這副模樣。

我暈過去的時候,正看到張公公的管家,那個韓丙,被一鋤頭開了瓢,鮮腦漿五,可惜本將自顧不暇,唉!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被犬欺呀........”。

江彬喋喋不休地說著,被兩個衙差強行扶了出去,出了門兒他還扯著嗓子喊道:“這事兒沒完。知州大人,待本將養好了傷,我一定會把這場子找回來。誰無虎落平日,待我風云再起時。有朝一日龍得水,我要長江水倒流。有朝一日虎歸山,我要染半邊天。噯,我沒說完呢........”。

樊知州厭惡地皺了皺眉,喝道:“把大門關上!”

“砰!”廳門閉攏,樊知州看看左右就坐的霸州各府鎮員,頹然坐下道:“諸位,形基本就是這樣了,混之中是誰的手,也查不清了,民們把張公公一行人打得肢殘裂、面目全非,然后一哄而散,想找兇手也找不到了。你們看,該怎麼辦才好?”

霸州同知桂丹道:“樊大人,霸州民變,打死鎮守太監,這事兒遮掩不住啊,那是一定要稟告朝廷的。何況威國公正在霸州,此事早已耳聞,他回京覆旨時,必然會對皇上提起此事。張公公死者已矣,大人您得想個好法子,否則這個子誰也擔不起啊”。

員深以為然,連連點頭稱是。

通判齊龍禹說道:“據下調查,事起因是張公公懲治固安推華鈺貪臟枉法事,固安縣諸生穆敬聚集眾生員前去鬧事,這才吸引了大批的刁民,以致事態一發不可收拾,下以為,應緝拿穆敬等人問罪,下以鎮黎民,上也可對朝廷有個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