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61 遙勝于紫禁之巔

《回到明朝當王爺》361 遙勝于紫禁之巔

驚恐和不祥,象一云,慢慢籠上了他們的心頭,隨著杜甫三十條大罪、六十條小罪一一念出,跳出來的員越來越多,其中很多是他們原本以為可以控制的住的員。列舉的罪名也是五花八門,越來越離奇,什麼索賄賄、賣鬻爵、迫害忠良、獨攬朝政、私蓄武士,私藏兵,激起兵變等等,反正是那一條死得快往哪一條上靠。

劉瑾也自慌張,卻仍強自鎮定著冷笑道:“拿逆賊之言來誹謗咱家,劉瑾到底做了什麼大惡,致使你們如此不能相容?”

劉瑾轉而又拜向皇帝,磕頭有聲,悲聲泣道:“皇上,前幾日他們就勾結串連,試圖死老奴,這是一計不又施一計,借叛賊之口誅殺忠良,皇上英明,還請皇上明察,為老奴申冤!”

正德聽了百訴說如此多的罪狀,心中真的漸生疑心,可是瞧見劉瑾滿腔悲憤,此外還有一班尚書、侍郎為他搖旗吶喊,竭力維護,又不猶豫起來:“劉瑾真敢背著自已做出這許多大事?”

由于百已經兩次集中全力攻訐,置劉瑾于死地,卻先后不了了之,正德已經有點免疫了,對他們提出的罪狀和用心,真的有些懷疑。就在這時,站殿將軍大步上殿,跪地奏道:“啟奏我皇,兵部左侍郎楊一清請求晉見”。

……

鬧烘烘的場面頓時一靜,文武百的目齊刷刷投向站殿將軍,正德奇道:“楊侍郎?哦,今日是他在兵部當值,不曾上朝?他盡管上殿便是,何必請旨?”

站殿將軍奏道:“皇上,楊一清帶了一人在午門外候旨,說此人是霸州游擊將軍,名江彬,知道霸州叛詳細形,所以趕帶來,接皇上垂詢”。

Advertisement

“哦?快快宣他上殿!”正德神一振,被百互相吵鬧帶來的煩悶一掃而空,他急切想知道霸州形如何,卻未意識到這人的到來對于百不著邊際的互相攻訐將帶來什麼嚴重的后果。

無需讓人命令,便停止了爭吵,各自悄然歸班,大殿上雀無聲,靜候著底牌翻開的最后時刻。

“宣!兵部左侍郎楊一清、霸州游擊將軍江彬,上殿~~~!”

隨著一聲宣唱,殿門外走進兩人,只見前邊一人神凜凜,昂首,懷抱玉芴,正是兵部左侍郎楊一清,后邊跟著一人,材高大,虎背熊腰,一凜然的鐵甲軍,上邊沾滿泥污漬,這人兩就象充滿了驚人的彈力,走起路來象是竭力制,才抑制住躍躍試的子。

他的雙手分開扎撒著,就好象握著兩柄無形的鋼刀,隨時會劈出去似的,一顆腦袋東張西,上瞧下瞧,那模樣..........那模樣就象一只耀武揚威的雄螳螂。

正德一瞧見這副形象,就有些忍不住想笑,只見楊一清走到殿前,謹然拜倒,后邊那人跟的太急,一見他跪了,也不挑地方,噗嗵一聲就地跪倒,把頭一低,正頂在楊一清屁后邊。

饒是如此張時刻,滿朝文武也被這個傻乎乎的游擊將軍逗的轟堂大笑。江彬耍寶果見效,不暗暗出一得意,卻仍故意裝傻充愣地跪在那兒,還象不懂規矩似的抬起頭左右瞧瞧,一臉茫然。

正德皇帝咳了兩聲,住笑意道:“楊卿平!”

楊一清恭聲道:“謝皇上!”,然后依言站了起來,江彬一見也傻乎乎地跟著站了起來,楊一清歸班,扭頭一瞧,江彬還跟在屁后邊,不嚇了一跳,連忙低聲道:“沒你呢,回去跪著!”

Advertisement

江彬“喔”了一聲,嗖地一下,閃回原地,仍然端跪于地,滿朝文武又是一陣轟堂大笑,正德皇上卻雙眼一亮,贊道:“好快的手,江卿,抬起頭來。江卿?..........呃,江彬,抬起頭來”。

“哦!臣遵旨!”江彬好象這才知道是他似的,急忙把頭一抬,正德見他半邊臉全是鮮,不唬了一跳,失聲道:“江卿這是了重傷麼?”

江彬一指自已的鼻子尖,問道:“皇上是問臣麼?”

他咧一笑,說道:“皇上,臣沒傷,小臣手中兩柄斬馬刀,于千軍萬馬之中,縱橫往來,無人匹敵,死在小臣手下的叛賊不計其數,這些都是造反響馬的”。

正德一聽,龍大悅:“此人果然是一員虎將!”

他和地問道:“江卿,朕聽說你知道霸州叛,你且仔細說與朕知道”。

江彬連忙應了一聲,說道:“皇上,小臣原本是宣府兵將,蒙皇上恩典,升為霸州游擊,平素駐軍于霸州披甲營。霸州響馬盜謀反,小臣知道消息后又驚又怒,立即想要率軍平叛,不料軍中將校對小臣多有猜忌,人心不齊,難以行。”

正德大怒:“混帳,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聞有叛,竟然遲疑不?”

江彬一見,急忙磕頭道:“是是是,小臣混帳、小臣混帳”,說著反手給了自已一個大,“啪”地一聲,煞是響亮,竟然滿殿皆聞。

正德皇帝啼笑皆非,不過對這憨直、悍勇了得的武將卻更萌生了幾分喜悅,忙道:“朕不是說你混帳,你說,那些將校為何不遵你的號令,畏敵不前,這些兵將都是該砍頭的!”

江彬連忙道:“不怪他們,不怪他們,這全都是小臣的錯”。

Advertisement

他跪在那兒,嚅嚅地道:“小臣不敢瞞萬歲爺,霸州造反的大盜張茂,那是小臣的表兄,小臣又剛剛奉命到霸州上任,將校們擔心小臣與表兄私通,葬送他們命,也是有可原的”。

朝堂上轟然一片,劉瑾等人本來擔驚怕,一聽這話臉上頓時出喜:“造反是要誅九族的,現在張茂造反,你就是有嫌疑的人,李東等人找來這個一個活寶,就想扳倒我?他的話還有多份量?

正德皇帝也吃了一驚,臉沉了下來,冷聲道:“禍霸州、造朕的反的,是你的表兄?”

江彬老老實實答道:“是!小臣聽說了,十分驚怒,士卒們又對小臣猜忌不信,小臣無奈,于是率十二個親兵城去見表哥張茂,假意投降,取了他項上人頭,這才取信于一些將校,重新奪回了霸州城。”。

江彬低下頭來,泣聲道:“叛賊余孽劉六、劉七等人聞訊后,裹脅無數百姓重新攻打霸州。皇上,臣的兵將不多,軍心又不穩,小臣苦戰一天一夜,手中已無兵卒可用,迫不得已退出城去,阻撓叛軍,不使他們到流竄。

這些天,臣日日苦戰,還救下了準備與城偕亡的固安縣令喬語樹大人。此時,臣手中所余不多的兵將折損耗盡,本想著就此拚了命,以死報國。于是小臣帶了幾個親信兵將,埋伏到文安縣郊準備刺殺賊首劉六,不料劉六邊護從如云,臣失手后被他一路追殺,聽說皇上您派了天子門生,驍勇善戰的許大將軍到了霸州,便去投效,這才留了一條命,只是小臣戰而無功,實是有罪”。

正德一聽,臉緩和下來,贊道:“好!卿能夠公私分明,大義滅親,又能竭力死戰,為了朝廷不余力,這是耿耿忠臣啊。你表兄雖然造反,此罪卻不應及與你。朕看卿,實是一員虎將,能夠戰至一兵一卒,還想著刺殺賊酋,也已盡了臣子本份,朕看你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江彬為霸州游擊,負責一方安靖,有守土之責。結果現在反賊猖獗,他的大軍不但沒有消滅叛匪,搶回一城一地,反而被人家打散了,只領了十多個兵逃回來,比起當年何參將在鳴驛中了埋伏,不知嚴重多倍,依大明嚴律,他不死也得層皮。

結果他剛剛上殿時,憨厚忠直的表現,再加上這番聽的話,不但無罪,反而到正德褒獎,有皇帝這句話,誰也不能追究他的責任了。江彬聞言,不心中一寬。

其實這事也真的怪不了他,他剛到霸州,手下兵將不,軍隊戰力本問題,如果上下將校不能齊心,那麼戰力更得大打折扣,再加上那些衛所兵都指著江游擊率人去保護他的家鄉,人心不齊,江彬一人驍勇,本扭轉不了戰局,戰事失敗,還真不是他的責任。

江彬放下心來,這才繞上正題,磕了幾個響頭道:“謝皇上宏恩,臣趕回霸州,在許將軍麾下做一小卒,將功補過,過朝廷效力。不料監軍梁公公,一意指我延誤軍機,作戰不力,要求將小臣明正典刑,即刻正法。許將軍及軍中將領再三求托,梁公公執意不允,許將軍知道這是梁公公要殺人滅口,可是監軍之權甚大,他也不敢違抗,只好囑咐小臣星夜回京,把一切稟明圣上”。

劉瑾的心“咯噔”一下又提了起來,果然,正德目一凝,疑道:“殺人滅口?這話從何說起?”

江彬又磕了個頭,大聲說道:“臣心里只知有皇上,皇上問起,臣什麼都說,什麼都不怕”。

正德點點頭道:“對對對,你不用怕,朕問什麼,你盡管直說,朕絕不加罪”。

江彬暗喜,梗起脖子道:“回皇上,臣的表兄原本是個大盜,而且祖祖輩輩都是暗盜,威國公楊凌到了霸州,秉皇上旨意,抓貪、打神,清剿馬賊暗盜,霸州百姓都說當今皇上英明、威國公是皇上的忠臣,給霸州百姓除了大害,我表兄見大明江山在皇上的治理下,日漸清明,百姓富有,所以也有心向善。

威國公說,上天有好生之德,當今皇上是千古見的英主,縱然是盜匪,在當今皇上的仁治之下,也能教化向善。東海四大寇就是一例,于是命我規勸表兄,讓他率眾投降,從此為朝廷效力。

表兄敬畏皇上仁德,便率眾接了召安,還常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有這一武藝,當為皇上效力軍前,建功立業,子子孫孫都做大明的良民,再也不做強盜了”。

正德聽的眉開眼順,連連點頭,只覺面生。這番話雖有馬屁之嫌,可誰都看的出,眼前這員將軍有點兒缺心眼兒,耿直憨厚,連一點朝堂禮儀都不懂,說話咋咋唬唬、莽莽撞撞的,這樣沒心沒肺的人說出來的話,還能不可信麼?

正德皇帝和,唔唔連聲地道:“嗯嗯,說下去,他后來怎麼又反了?梁洪殺你到底是滅的什麼口?”

劉瑾、張彩等人一張臉就跟小鬼兒似的,惡狠狠地瞪著這個扮豬吃虎的大白話,只見江彬大一張,又滔滔不絕地道:“皇上,我表兄等人接招安之后,安分守已,嚴遵軍紀,加緝盜營后到緝拿大盜小賊,眼看霸州一派歌舞升平,偏偏這時,新任鎮守梁洪向我表兄等人勒索十八萬兩白銀,要不然就要尋個由頭治他們的罪。”

劉瑾一呆,又一怒:不是十萬兩麼?怎麼了十八萬?梁洪這個混蛋,竟敢打著我的幌子勒索銀子!夠黑的啊,多要了八萬兩,我居然一點風聲不知道,這個膽大包大的混賬東西!

他正在生悶氣,江彬繼續訴苦道:“我表兄做強盜只是混口吃的,哪有這樣一筆巨銀,萬般無奈,他還曾托我向梁公公求,求他寬宥,說是若是只要八萬兩,他就賣房子賣子湊出來給梁公公,若是再多,便是賣兒鬻,也實在是拿不出來了。不料..........不料..........”江彬說著,似乎有些為難了。

正德皇帝聽的肺都快氣炸了,砰地一拍龍書案道:“講!盡管講,有任何事,涉及任何人,朕為你作主!”

江彬把眼一閉,橫下心一口氣兒說道:“誰料梁公公把我大罵了一頓,說這銀子是..........是京里劉公公辦下來的,前次張忠張公公勒索富紳,得百姓全家上吊,為的也是這樁子事,還說這銀子都是拿來修建玄明宮、為太皇太后辦理喪事用的,如果不,就是不忠于皇上、不為劉公公辦事,連他都要被砍頭的。我表兄實在拿出不錢來,才被迫造反。他造朝廷的反,小臣不敢不盡忠職守殺他的頭,可是表兄造反,實是事出有因啊,請皇上明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