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卷十白衣天下 363 逐鹿正當時

《回到明朝當王爺》卷十白衣天下 363 逐鹿正當時

楊凌默默地點了點頭,問道:“既然如此,在下便不再相勸了。還請李大學士坦誠相告,大人意還鄉,何以一定做此安排?”

李東微微一笑,說道:“老夫退了,老焦年歲比我還長,也干不了幾年啦,來日之閣,便是介夫之天下(介夫,楊廷和字)。

昔日劉、謝兩位在朝時,我們便發議論,楊廷和、楊一清再加上你威國公,這小三楊說不定能重現昔年仁宣之治時三楊當朝的盛況。可是,威國公如今爵顯位尊,已不能朝輔政。楊廷和與楊一清嘛..........”

李東徐徐道:“二人都是為相之才,楊廷和博學宏毅,見識遠大。吾于文翰,頗有一日之長,若論經邦濟國之事,實不如他.不過楊廷和對于同僚,不免高。大明第一神嘛,從小高傲一些也是尋常,但一朝宰相,個人襟氣度對于朝政影響甚大,這是他的缺點,楊一清就謙抑多了。此外,廷和對于不同政見者,稍嫌苛刻,不知容忍,剛極易折。

而楊一清曾遭貶黜,久經磨煉,較之沉穩圓。楊一清做事知道忍,知道迂回遷就,另出機杼以達目的,這一點楊廷和不如他。然而談到理政、理財,目長遠,這方面的才能,楊一清不如楊廷和。這兩人,一個長于治政才能,一個長于治政手段,各有所長,如能互補,則珠聯璧和”。

他見楊凌言又止,便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這兩人一向不合,若有機會,還不免勾心斗角一番。不過這兩人都是忠心耿耿之臣,小事會計較,一旦由其閣重任、肩負大明乾坤,這點深淺還是知道的,不會拿國家大事,做為個人政爭之手段。”

Advertisement

楊凌沉默片刻,覺得李東雖對二人的優缺點一針見,還是過于高看了兩人公私分明的能力。不過他也認為楊廷和的,若是遇到弘治皇帝那樣的人,說不定就是君臣魚水,兩相得宜。

然而對于正德這種年氣盛的年天子來說,一旦楊廷和大權在握,很可能因為種種事故,導致君臣相爭,釀禍患,有楊一清這樣沉穩練達的人從中制衡牽制,平衡閣,強于一家獨大,便道:“李大人求去,想必此事楊大學士已經知道了。不知楊大學士可曾舉薦有人?”

李東捋須道:“自然,楊廷和推薦兩人,一人任吏部尚書,一人閣主政。他們是劉忠、梁儲,現在是專典制誥的大臣,掛的是吏部尚書銜,呵呵,這兩人原是太子春坊講,皇上舊臣,職品秩倒也合適,難怪皇上取舍不下”。

楊凌一聽便明白了,不也發出會心的微笑:楊廷和也是東宮春坊出來的人,原是太子侍講,劉忠、梁儲也是侍講,這三位老師說不定原本就是一個辦公室的哥們,把他們拉上來,自然方便自已辦事。

楊廷和才華橫溢,雄心閣本想大展拳腳,做一位治世能臣,名垂青史。可惜,他閣非時,上邊有德高重的李老夫子著,不到他拍板當家;廷有劉瑾那個天字第一號權閹作怪,他又拉不下臉來學李東去公關,所以自閣以來基本就是個擺設。

現如今劉瑾剮了,李東退了,楊凌了,正是他這棵四十多歲的小白楊茁壯長的好機會,如果把兩個一向好、名地位辦事能力又遠不如他的老同事拉進權力中心,那麼他就是當朝第一人,盡可一展政治抱負。

Advertisement

楊凌想了一想,又問道:“那麼依李大學士所見,王華、楊一清兩人,誰更適合執掌吏部?”

李東出一,知道楊凌已有決斷了,便立即答道:“自然是楊一清!”

楊凌頷首,又問:“那麼司禮太監一職,又是何人同大學士爭議?”

李東苦笑道:“還用和我爭麼?是戴、張、苗三位公公槍舌箭,爭的不可開,三人皆皇上重用,各說各理,任用任何一人,其他兩人都不服氣,皇上為難不已,司禮監現在也是虛設難定呀”。

楊凌聞言低頭不語,這三人與他關系都很好,苗逵那是一直以來的戰友,自王岳、范亭打時,就是患難之,逮捕王岳、擒殺范亭,苗逵坐鎮中宮,才令他沒有后顧之憂。這一次治劉瑾,苗逵也出力甚大。

張永不必說了,原本都是好友的八虎之中,始終和自已保持友誼、而且很有義氣的就他老哥一個,這一點連谷大用都遠遠不如。至于戴義,那是帝陵金井水案的同謀,現在等于是自已的鐵桿親信,也不能傷了他的心,想至此,楊凌也不為難起來。

李東肅然道:“國公,司禮監職權,從無明確范圍。名義上司禮掌印太監掌理外章奏及前勘合,秉筆太監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硃。事實上他們的職權,可以無限地擴大。掌理章奏、照閣票批硃,就使他們閣中的閣,司禮監也就了宰相中的宰相,所用非人必釀禍患,實比閣大學士人選還要重要”。

楊凌沉半晌,方頷首道:“我明白,這兩件事,就給我吧”。

李東大悅,喜道:“老夫代大明萬民,謝過威國公”。

楊凌想起唐賽兒寨的紅娘子,卻不由暗暗苦笑:“此事早些解決,朝中不再扯皮,才能集中力平息兩州之啊!唉,不知我是否有機會領兵出征,戰陣之上、刀槍無眼,家事國事攪在一起,該當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

青州西南,崇山峻嶺巍峨險峻,山上有座唐賽兒寨。唐賽兒寨原名卸石棚寨,是明初白蓮教佛母唐賽兒曾長期在此安營扎寨,同兵對抗。所以雖止,百姓們口語皆稱此為唐賽兒寨。

遠遠去,這個寨頂很象人盤在頭頂上的發髻,它由數座互相連接的山頭組,山不算高卻極為險峻。山寨憑險而設,四周都是危崖絕壁,從崖底往上看,仰不見頂;從寨頂往下看,居高臨下,附近的山巒壑盡收眼底,民居只有拳頭大。

山寨出只有兩條盤梯而降的小道,極為險要。可是寨頂卻很寬敞,一個大寨又分做東、西、南、北四個小寨,每個小寨中都有一個自然天的制高點,四個制高點遙相呼應,四寨之中南寨最高,拔地而起,險不可攀,紅娘子就駐扎在這里。

一個矯健的影正沿著盤山小路向山上飛奔而來,雪白的披風,淡青的勁裝,一看就是楊虎義軍的打扮。楊虎軍本來沒有統一的服裝,打下幾座府鎮后,他們繳獲大批未完工的布料,布料尚未染,一片純白,便裁剪開來,人手一塊用做披風,鐵騎快馬行,猶如一片白云,服裝整束,果然氣勢便不同,楊虎軍已被兵稱之為白軍。

崔鶯兒的大軍與普通的白軍略有不同,的士兵皆以紅布包頭,白軍中一看便知是紅娘子的人馬,這是與其他義軍唯一不同的地方,紅娘子也被白軍稱之為紅帥。

那人沖上山寨,滿頭大汗走進了山寨議事大堂。

聚義廳,紅娘子婀娜軀裹在一紅似火云的勁,披風也是大紅的,端坐在首位上,兩側六七位將領,皆是崔家老寨的首腦人,許多都是當年縱橫北方綠林的一代梟雄,歸多年后終于又重執刀槍。

剛剛上寨的大漢正在匯報軍:“日縣、莒縣、沂縣相繼被楊元帥大軍攻克,現在他的大軍已有五萬之眾,于是揮兵反攻青州城,衡王府與青州知府重兵護城,雙方已激戰兩日,始終僵持不下,楊大元帥要我們立即赴援”。

紅娘子秀眉蹙,遲疑道:“青州知州華是個清,畢真被調回京師后,他民安民,十分的用心,攻打青州城..........?”

一閃,瞧見幾位叔叔伯伯都面不耐之,紅娘子才驚覺自已現在是造反的,可不是昔日占山為王,還講究個替天行道、只殺貪,只要是大明的兵,那就應該是殺的。叔伯們造反報仇之心甚烈,自已雖有心約束,使他們造殺孽,可是若一直毫無作為那也斷不可能。

于是急忙話風一轉道:“在座的沒有外人,我也不妨直言,咱們兵,目前主要還是老寨的人馬,青州城高險要,又有重兵把守,咱們這點人馬去了,只怕作用不大,徒耗傷亡”。

在座的幾位叔伯長輩都知道,別人夫妻是同床異夢,紅娘子與楊虎是既不同床還要異夢,兩人的關系早已名存實亡,還以為不愿意為楊虎出力,不過既然造了反,那就是腦袋系在腰帶上做生死一搏,豈能就這麼安居山寨?

二叔程老實立即道:“紅帥,楊虎的計議是,先攪山東全境,趁機擴招人馬,積蓄錢糧,然后與劉六匯合,直中原。我們現在也應趁機擴張勢力,總是駐扎在山上,不但對我們不利,而且易引起太行各路兵馬猜忌,總該有所行才是”。

老四甄揚戈虎掌一拍,說道:“二哥說的在理,鶯兒..........啊不,大帥,咱們不去青州也行,可總在山上呆著可就人瞧不起了,咱們現在招的人馬一共不足兩千,這樣下去怎麼才能殺到金陵,取了周德安的狗頭?”

紅娘子道:“兵在而不在多,楊虎的手段我們用不得”。

程老實道:“兵在可也不能以一當百,如今已世,只有下山才有機會壯大。紅帥不愿去青州,不如咱們一路攻去曲阜吧,吸引走一路兵,也算是為楊虎解圍,他就沒什麼說的了。再者,曲阜知府貪臟枉法,那狗是畢真一黨,坑害了無數百姓,咱們去宰了他,必定大獲人心,壯大實力。”

老四甄揚戈急忙附和道:“是啊,這一箭雙雕。咱們不如一路攻去運河,夏鎮是兵集糧之地,咱們攻去那里,可以得到一些糧草,還能斷了朝廷糧道。然后經鄒縣攻打曲阜、郯城一帶。

那兒不是有個啥孔老夫子嗎?聽說老孔家是世代做的,不管誰做了皇帝,他都是大,家里定是有錢的,咱們抄了老孔家,有錢有糧,就有人來投,必定聲勢大震。”

老六謝種財一拍大道:“對對對,我也聽說過,聽說他家祖上孔種泥,做都做了好幾十代了,是很有名的大,他家一定有錢,殺去曲阜吧”。

他的孿生兄弟,老七謝種寶恨聲道:“的,我們兄弟一個種財,一個種寶,結果啥也沒種出來,他倒好命,種泥的居然做了大,抄他的家!”

眾山賊一聽齊聲應和,中也有讀過幾天書的,知道六爺、七爺跟睜眼瞎似的,不識字兒,能聽說孔圣人的字就很不錯了,所以只是暗暗好笑,卻不敢去挑他們的錯。

紅娘子咬著思忖片刻,秀眉一擰,霍地起,英氣的俏臉上涌起一片殺氣:“好!我們下山,記住,我紅娘子的人只殺貪惡霸、只抄富商地主,一路之上不得學楊虎濫殺無辜,擄掠者,一概殺無赦!”

崔家老寨的將領們齊齊站起,轟然拱手道:“謹遵紅帥號令!”

崔鶯兒猛地一揮手:“拔旗起寨,攻打曲阜城,抄了老孔家,出發!”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