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德瑞夫人已經是一品的誥命,按照這個速度,以后必然會為超一品誥命。
柳盼兒笑道:“這一次出來,整整三年。真的十分想念親朋故舊。”
梁寶笑道:“所以陛下特地代,等到李大將軍和德瑞夫人回京面圣之后有三個月的假期。”
柳盼兒聽到這話,眼睛一亮,“太好了,正好可以回吉祥鎮看看。我們有假期,顧大人和九公主有嗎?”
梁寶回答:“當然有,正好你們還可以一路同行。”
這件事不僅柳盼兒李元青高興,就連九公主和顧紹也非常開心。
梁寶在這邊休整了一天,在各逛逛,替陛下巡查民,五天之后,又去了北云城。
陛下派過來的人,接替李元青和顧紹的工作。
經過一個月的接,所有事接完畢。
柳盼兒李元青這一大家子,還有九公主,顧邵一大家子,一齊啟程回京。
路上,顧老夫人特地來找柳盼兒。
“盼兒,回到京城述職之后,顧邵有三個月的假期,我們也正好回南方祭祖。”
“七郎前年考中進士,而且在京中任職兩年。現在紹兒回京,他就要謀取外放。”
“正好趁此機會,把七郎和阿麗的婚事辦了。正好大家都在,特別面。”
其實柳盼兒也有這樣的打算,連忙應下,“老夫人我也正有此意。”
“阿麗年紀不小,跟七郎正好婚配。”
此番回去,正好給他們辦婚事。
這一次,李麗跟著一起來到京城,又去桑城。
這一待,就待了三年。
邊有宮里的嬤嬤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們禮儀,李麗也跟著學,益匪淺。
反正這輩子做宦夫人應酬,夠用了。
雖然平時跟吉祥鎮上的母親有書信聯系,但終歸沒見面,十分想念。
離開之時,很多老百姓得知德瑞夫人走了,紛紛出來相送。
他們不知道總督大人是誰,很多也不知道打仗的大將軍是誰,但他們知道德瑞夫人是誰。
不管是柳盼兒改良小麥的種植方法,還是提供優質高產的小麥種子,還是推廣種植甜菜,改良矮株的桑樹,都讓當地的老百姓大大益。
養蠶的,可以養比以前多兩倍的蠶,蠶沙還可以賣掉,或者經過發酵,為上好的料。
有地的,可以自用。
沒地的,可以賣掉。
當地的繅紡織手工業,也大大發展。
當地的老百姓,改善種植方法,種植良種,家里的糧食產出也翻一倍。
外遷過來的老百姓,不僅分到了土地,經過一年的努力,直接致富了。
僅僅三年時間,北方就得到了大發展。
由一個九十歲高齡的老人,親自抬著萬民傘,送給德瑞夫人。
路兩邊的老百姓,也跪在地上,恩柳盼兒的恩。
柳盼兒本來就不是注重這種禮數的人,看到那麼多人給下跪,頓時心里慌了。
柳盼兒從馬車上下來,大聲說道:“大家都起來,諸位都是我大周子民,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可是老百姓都不起來,高聲呼喊,“德瑞夫人,功德無量,福壽綿延!”
高齡老人巍巍說:“德瑞夫人,這是我們老百姓自制的萬民傘,還請您收下。”
柳盼兒看著干瘦的老人,擔心他會摔倒,趕上前接過來萬民傘,朝著各個方向回禮,“多謝諸位的戴。”
此時,仿佛能到一種無窮的力量,支撐著,仿佛在推著不停前進。
重新上了馬車,柳盼兒從馬車窗往外揮手。
老百姓的呼聲,更加熱烈。
老百姓結伴跟在馬車后面,一路送行,直到城外三十里。
柳盼兒看到百姓不再向前,終于松口氣,“終于不再送了,再送下去,我承不住啊!”
李大寶笑道:“娘,您對于老百姓來說,功德無量,對我和弟弟妹妹來說,也是如此。”
李蓉深以為然,“是的,娘親,你很厲害,是我的榜樣。”
孩子們一臉仰慕地看著柳盼兒。
柳盼兒笑了笑,趁機教導孩子。
“記住了,我做到的,你們未必做的,不過你們也不用妄自菲薄,量力而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幾個孩子,在柳盼兒的教育之下,表現出來的氣度和襟,還有才能,遠遠超過同齡人。
此時前面的九公主的馬車上,九公主和顧老夫人也面敬佩。
九公主沉聲說:“盼兒姐姐,一個子所做的一切,讓當地的老百姓益匪淺,當真是功德無量。”
顧老夫人也慨說道:“功德無量,千古流傳。當地的地方志上,必然會給德瑞夫人寫上濃重的一筆。”
“就連我們崔縣的縣志上,德瑞夫人柳盼兒,也是赫赫有名,流芳千古。”
九公主羨慕,“很多奇子流芳百世,有的是因為貌,有的是因為才,有的是因為風流韻事。盼兒姐姐,一定是因為的功德。”
“推廣的高產種子,養活了更多的人,改良的各種工坊機械,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覺得盼兒姐姐是我見過的最偉大的子,不僅在當地的縣志上留下濃重一筆,即使在大周的史書上,也會留下杰出的事跡。”
顧老夫人深以為然,“是啊,陛下雄才大略,知人善用,實現大周中興,是天下共主。”
“德瑞夫人更是深得民心,功德無量,是朝廷之福,也是百姓之福。”
顧邵和李元青坐在一輛馬車,久久不語。
最后還是顧邵出聲,“李將軍好福氣,有德瑞夫人佳人相伴。”
李元青頗為得意,“顧大人也好福氣,有妻在陪。珍惜眼前人,顧大人可不能只羨慕別人。”
顧邵笑道:“顧某不羨慕李兄,只是稱贊李兄而已。另外,顧某敬佩德瑞夫人。”
李元青點頭,更加得意,“我也佩服我娘子,佩服我娘子的人多了,也不差你這一個。”
顧邵看到李元青那嘚瑟的臉,一陣無語,“你這樣不知道謙虛為何,真的好嗎?”
一朝穿成廢物皇子,李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詩歌盛世,抬手就千古文章,轉眸翻雲覆雨!史學家:天下文人加起來不足他半分才氣!皇帝:他竟是皇朝的未來!將軍:他若肯為將,這天下便是我朝江山!商人:任何行業,他都是霸主!
朱壽一覺醒來,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家境還算富裕,可他震驚發現,自己竟是一個患有腦疾的人。算了算時間,太子朱標即將早逝,朱壽便趕緊跟一直照顧自己的爺爺商量一件大事。“老頭子,太子朱標馬上就要死了,咱們趕緊跑路吧!”一句話,就把爺爺給震驚住了。朱壽覺得,爺爺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可直到有一天,爺爺穿著龍袍出現時,他懵了。“啥?”
徐秋穿越到悲劇色彩的贅婿身上。妻子不見,小姨嫌棄,嶽母唾棄,連狗見了都得直搖頭。但從今開始,她們都能聽見徐秋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