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天唐錦繡 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鑿開五嶺

《天唐錦繡》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鑿開五嶺

;

  第5030章 鑿開五嶺

  房俊喝了口茶水,接過書信,一目十行的看過。

  張子胄之父張君政,已在韶州擔任別駕多年,因韶州遠在嶺南與范往來不便,更是將全家搬遷彼。信中言及韶州在嶺南之南麓,北靠五嶺之一的大庾嶺,山勢橫亙、道路湮滅,該地極為貧困。

  張君政在韶州任職多年,走訪各地、深山林、觀測地勢,遂有開鑿山嶺、穿通南北之志,也曾測繪圖冊、設計周詳,只不過韶州本地距離嶺南道治所廣州太遠,本地人口稀難以集齊足夠之徭役,更缺錢糧,上下員諸多推諉,故而擱置多年。

  此番張子胄京趕考,特意命其攜帶書信登門拜訪,希房俊能夠諫言陛下,鑿穿大庾嶺……

  放下書信,房俊凝眉思索。

  嶺南之名,來源於「五嶺之南」,五條山嶺東西綿延、隔絕南北,秦以前,乃煙瘴之地、蠻夷困居,自古不中原。;

  秦始皇一統六國,其志不衰,誓要「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五十萬秦軍攻打嶺南,歷經十年戰爭、折損兵無數,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  sto🌈.c🍈om讓您第一時間最新章節

  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正式將嶺南納大秦之版圖。

  秦亡之時,趙佗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元鼎六年,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樓船將軍楊仆率領大軍平定南越,設南海、蒼梧、鬱林、和浦、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個郡。

  然而,因五嶺之隔絕、航海技之匱乏,往來極其不便,嶺南雖名義上歸於中樞管轄,實則隔絕中樞、自行其是。

Advertisement

  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吏,漢朝又設立十三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的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

  由古至今,嶺南固然歸中樞管轄,名義上乃一國之疆土,實則卻始終游離於中樞之外,儼然「國中之國」。

  時至今日,馮盎雖早已宣誓忠於大唐,也認可大唐派遣之員,可嶺南之地卻始終在其掌控之下,世人皆稱之為「嶺南王」,高祖、太宗兩代君王英明神武,卻也只能對馮盎予以安

  張君政信中所言,不盡不實,在中樞有充足火藥可以開山的況之下,阻撓其鑿穿大庾嶺貫通南北的最大障礙,非是人力、非是錢糧,實是馮盎。

  水師橫行大海,中樞可隨時由海路調兵嶺南,但海上航行緩慢,且能夠停靠大型船隻、供應大軍登陸的港口極,數來數去也唯有廣州一,即便中樞對馮盎有所不滿,局勢也大有轉圜之時間。

  可一旦大庾嶺鑿穿,南北瞬間貫通,軍隊可以橫穿大庾嶺源源不斷進嶺南,馮盎之權勢然無存。;

  當然,歷史之上大庾嶺的確在唐朝之時被鑿穿,南北貫通。

  只不過誰人行此壯舉來著?

  好像是……張九齡?

  ……

  房俊放下書信,喝口茶水,問張子胄:「鑿穿大庾嶺之益數之不盡,卻也阻撓、困難重重,其中最難之,你……」

  說到此,轉頭詢問母親盧氏:「我當如何稱呼?」

  盧氏一擺手,道:「你倆平輩,你當稱呼一聲兄長!」

  房俊:「……」

  老娘你是不是對我今時今日之地位不太了解?

  區區一個遠房親戚而已,坐在一起說說話已經給了天下的面子,還兄長?

Advertisement

  我倒是可以一聲,可您問問他敢不敢應?;

  果然,張子胄已經起,一臉惶恐:「下此前不過剡縣一倉曹,不流之階,豈敢妄自尊大?下以字行,太尉稱呼下表字即可。」

  房俊看著母親挑挑眉,略帶得意,您兒子兒大著呢,您心裡得有點數,別總是不當回事兒……

  轉過頭,請張子胄重新座,續道:「……子胄啊,令尊執意開鑿大庾嶺,諸多困難之中,你以為最難者為何?」

  張子胄恭聲道:「自然是耿國公。」

  武德五年,馮盎接李靖之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大唐。

  高祖李淵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刺史。

  不久,高祖皇帝再改封馮盎為耿國公。;

  房俊頷首:「看來你們父子早有定計啊……」

  頓了一頓,笑容收斂、面嚴肅、氣勢迫人:「馮盎其人,威震嶺南,權勢熏天、兵戈銳利,即便陛下也對其忌憚三分,如若我以中樞之大義制其不得阻撓鑿穿大庾嶺,其人豈可善罷甘休?若因此導致嶺南生,甚至烽煙驟起,我便是大唐之罪人!」

  「啊?」

  盧氏嚇了一跳,只以為老親尋上門來請求幫助,以此子如今之權勢地位,若不是太麻煩就幫襯一把。

  孰料卻有可能導致嶺南生

  乃范盧氏之,自讀經史,當然明白一旦此等造此等後果,自己的兒子要承擔多大的責任。

  頓時怒氣發,豎起眉瞪著張子胄:「我以老親相待,滿心赤誠,汝父子焉能誆騙吾兒?」;

Advertisement

  一直沒說話的高公主也不滿:「你們這是什麼親戚?還請速速離去,自此再不往來!」

  本作品由整理上傳~~

  張子胄趕再度起離座,站在堂中一揖及地,苦笑道:「殿下息怒,姨母息怒!按照常理來說,太尉之言確有可能發生,但現在局勢有變,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盧氏瞅了一眼穩穩噹噹喝茶的兒子,盯著張子胄問道:「此言何意?」

  張子胄攤手,道:「因為馮盎就要死了!」

  盧氏也知道馮盎在嶺南一手遮天之權勢,一旦迫過甚毫不猶豫就會作反叛、割地稱王,可若是沒了馮盎,即便馮家仍在,局勢卻大為不同。

  不過不肯兒子承擔任何風險,斷然道:「那就等馮盎死了再說!」

  張子胄無奈,看向房俊,誠懇道:「鑿穿大庾嶺,實與開天闢地無異,政發之徭役數以萬計,耗費之錢糧不計其數,所需之工期不可預測,若等到馮盎死去再行商議此事,豈非白白浪費時間?韶州之百姓,苦五嶺之隔絕久矣!大可先行商討此事是否可行,若可行,則予以籌備,只等馮盎咽氣,便馬上開鑿!」;

  房俊依舊眉頭蹙:「你這消息從何而來?」

  時至今日,無論朝廷亦或水師,都未有半點有關馮盎染重病、並不久矣的消息,否則早已增派軍隊防範於未然。

  馮盎之於嶺南,好似擎天一柱一般,一旦這柱子轟然倒塌,誰也不知將會發生何等狀況。

  張子胄道:「家父於嶺南任職多年,雖只是區區一州別駕,但人脈廣泛,與馮家諸子亦來往頻繁、相莫逆,如今馮家在高州的老宅早已絕探訪多時,嶺南上下皆懷疑耿國公染重病,苦無實證,只能上下打探。家父之消息來源絕對準確,朝廷當及早定策。」

  房俊便即起,對盧氏道:「馮盎在嶺南無異於劃地稱王,他之生死事關重大,我這就帶子胄宮一趟面稟陛下,之後再討論是否開鑿大庾嶺。」

  盧氏忙道:「快去快去!」;

  又叮囑道:「子胄既然科舉高中,接下來想必就要選、任,你與河間郡王關係甚佳,若有必要,不妨在郡王面前為子胄爭取一番,總要尋一個富庶安穩的地方才行,千萬別像他爹那樣遠去嶺南離家萬里,又是窮鄉僻壤生活艱辛。」

  老太太很是認親,雖然張子胄此番登門拜訪未有一字提及需要房家關照其仕途,但堅定認為此事不需提及,只要登門認這門親,房家就有義務去關照此事。

  況且若是開鑿大庾嶺一事也就罷了,不懂其中利益糾葛,但自家兒子與現任吏部尚書李孝恭關係極好,區區一個新科進士,選頂了天也不過六七品,還不是二郎一句話的事兒?

  親戚就是這樣,能幫一把就不要袖手旁觀,門閥也好、世家也罷,祖祖輩輩不就是這樣同氣連枝、相互幫襯著過來的?

  張子胄忙道:「姑母盛,小侄心領,不過此番登門拜訪所為乃是開鑿大庾嶺、造福一方之民,此是公事,萬萬不敢厚無恥尋求太尉關照。小侄雖然才疏學淺、德行淺薄,卻也不敢罔顧國家法度。」;

  他這麼說,盧氏反倒愈發上心,一個不走關係、腳踏實地又有才學的青年,即便違背一些原則幫襯一把,也不會有後顧之憂。

  遂起上前,嗔道:「親戚之間自當相互幫襯,何必去學那些迂腐之輩?此事你莫管,讓二郎去運作即可。」

  又對房俊道:「子胄麵皮薄,不好意思出口相求,你且上心才是。」

  房俊無奈,可老母親這般說了,他又能如何?

  「母親放心,我自有主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