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醫手遮天:帶著乖寶去種田 第347章,天大的福氣

《醫手遮天:帶著乖寶去種田》第347章,天大的福氣

“大哥!”

“四弟!”

兩個影子先喊了人,然后朝前方走去。

榮摯悄無聲息跟在后頭。

兩人走路的時候還在談。

“這次事辦的順利嗎?”

“全軍覆沒,安的人都被揪出來了!”

一陣沉默。

兩人繼續往前走,看步伐心有些沉重。

榮摯躲在暗,眉頭微微蹙起。

這山里果然有問題。

他在樹梢上做下應記,下次來的時候不至于找不到路。

榮摯跟在兩人手,那兩人毫無所察,直到前頭傳來的氣息不對,榮摯沒有再繼續跟著,而是躲在不遠的大樹上,看著不遠的用木頭豎起的高門,高門上面兩個大燈籠,大門口有幾口大鍋,鍋里用柴火燒著,照亮了大門前的一片天地。

榮摯沒有貿然潛,在外圍轉了一圈后,發現有一個馬場后,悄無聲息的退開,原路返回。

到了外圍的時候,他時常會吹出一聲口哨。

正在休息的穆閩、寧護瞬間站起

穆閩也吹響哨子,然后快速停下。

等了片刻,榮摯快速過來。

“榮公子?”

“穆閩、寧護?”

相互試探后,三人才同時出現。

“榮公子,您還在外圍嗎?”

“我進了山谷里,找到了一寨子,先回去再說!”

穆閩、寧護連忙點頭。

三人往小鎮趕。

榮摯不在,阿煦守夜,竇瑜晚上起來三次,才睡到天亮。

Advertisement

阿煦倒是毫無怨言,竇瑜有些不習慣。

“太太是想榮公子了嗎?”阿煦給竇瑜梳頭發。

“一半一半吧!”

不完全是想榮摯,也有想山谷里的事

“今兒出去走走吧,也看看附近莊戶人家生活到底怎麼樣?”

“好啊!”

竇瑜要出行,也不能隨隨便便去,馬車、隨行的人,不說晃晃,也十分招人注意。

鎮上死了人,不人家都在做喪事,因為有了竇瑜安排衙門里補償的五兩銀子,雖死了親人,也不會沒有銀子辦喪事,更多恨意都是給了刺客,和那幾個細家里。

往鄉下走,又是一番景。

地里有人在干活,有人在開荒,也有人挑著柴禾,地里莊稼長勢良好,一片好景。

竇瑜們也是運氣還算不錯,村子有戶人家正在辦喜事,一打聽得知是村長家娶兒媳婦。

竇瑜讓喬泗去問問,們能不能過去吃喜酒?

喬泗去了,很快一個矮黑的中年男人激萬分的迎了出來,“請問……”

竇瑜掀開簾子。

“竇竇竇……”村長激的有些語無倫次。

“冒昧打攪,不知歡迎否?”

“歡迎、歡迎,您里面請!”村長是真的激壞了。

竇瑜被請進院子。

村長家親戚、鄰居都來了不,還有他的朋友,附近幾個村的村長、里正。

竇瑜被請到堂屋主位坐,竇瑜拒絕了,坐在一邊椅子上。

Advertisement

“拜堂了嗎?”竇瑜問。

“新娘子還沒到,已經在路上了!”

竇瑜頷首,看向阿煦。

阿煦立即點頭。

出來的時候就想過遇上事需要銀子,有需要打賞所以多準備了兩個銀手鐲、一個金鐲子。

這邊還在說話,那邊就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很快就有人進來說新娘子到了。

村長讓人趕出去迎。

鞭炮、嗩吶聲熱鬧又帶著獨特的激

等到新郎抓著紅綢走在前頭,婆扶著蓋紅蓋頭的新娘子走在后面,院子里的人都笑著。

竇瑜也被染到他們的歡喜。

低頭看一眼腹部。

如果有一天和榮摯能夠修正果,也該這般熱熱鬧鬧的拜堂親,走父母之命、妁之言。

新郎、新娘拜天地后要被扶進去,村長出聲,“你們兩個,給這位貴人行禮!”

眾人微愣,新郎、新娘倒是沒有多問,認認真真給竇瑜磕頭。

竇瑜讓阿煦拿了一金一銀鐲子給遞給新娘子,“這個給你,祝你們夫妻恩、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謝謝您!”新娘子手接過。

然后被扶下去。

村民們都激壞了。

早時候日子苦,銀鐲這些見過卻不能擁有,如今日子稍微好過點,也從衙門那邊分到銀子,不管不顧去打個銀手鐲也不是不可能,但金手鐲……,就算是鎏金的也買不起。

Advertisement

新娘子到了,這午飯也得擺起來。

竇瑜被安排在主桌,幾個村村長、里正作陪,這更讓人意外。

竇瑜有孕不喝酒,看著桌子上比其它桌多出來的菜,竇瑜每一樣都嘗了嘗。

“掌廚的人廚藝不錯!”竇瑜夸到。

其他幾個村長、里正見竇瑜有孕,又姓竇,都已經猜到竇瑜份,但一個個沒敢聲張,小心翼翼的陪著,說話都輕聲細語,說著自己村子里的況,如今有多人口,開墾了多荒地,修建了多房屋……

“有人種果樹、茶葉這些嗎?”竇瑜問。

喝一口村長抖著手舀的湯。

“已經在打聽消息,等天氣涼了就種起來,今年不村民種了棉花!”

竇瑜頷首。

“那家家戶戶都能吃得上飯了嗎?”

“都能吃飽,等到冬天賣一些棉花,留一些棉花也凍不著了!”

竇瑜嗯一聲,“家家戶戶房屋都修起來沒有?附近做瓦的有沒有漫天要價?”

“價格是和早年一樣十分公道,沒人敢大肆漲價!”

管中窺豹,看一個村,就能知道其它村子的大概況。

竇瑜政令整個涼州百姓都清楚,員們什麼心思不知道,但是百姓已經把竇瑜當天。

早日稱王稱帝。

吃了喜宴,竇瑜這邊就提出要走,幾個村長、里正恭恭敬敬送到門口,竇瑜勉勵幾句,又提醒他們路應該再修一修,整寬敞一些,平坦一些。

“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各種板車、牛車、馬車才能夠隨意進出,那些商人老爺才會進來收購果子、糧食、棉花、青菜、家禽。你們作為村長、里正,更要多為百姓辦事,讓百姓趕富起來!”

“在其位謀其職,你們吃著俸祿,手里也有點權利,但不能拿來欺百姓、貪贓枉法。我這個人你們是知道的,最容不得這種事!”

“你們好好做,待局勢穩了,你們的前途不會永遠局限于這小小的村子!”

“是!”

恭恭敬敬的送走竇瑜。

幾人才心慌慌的額頭的汗水。

“氣場太強大了,我是大氣都不敢出!”

“也是幾輩子才修來的福氣,竟能得見貴人!”

“你家兒子、兒媳婦有福氣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