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醫手遮天:帶著乖寶去種田 第357章,忽然間心疼

《醫手遮天:帶著乖寶去種田》第357章,忽然間心疼

竇瑜笑笑,“樹梢上的那個人你發現了嗎?”

“嗯!”榮摯頷首。

他們暫時不知那個人是敵是友,從他們手開始就在,如果不是他一還真發現不了。

一開始榮摯防備的就是他。

只不過由始至終那人都沒出手。

就單純的看一場熱鬧。

在竇瑜他們離開之后,站在樹梢上的男人飛跟上。

竇瑜他們到小鎮的時候,已經是下晌午,因為炎熱小鎮上來往行人不多,商鋪雖開著,也沒多客人買東西,掌柜、伙計都有些懶散的,見到這麼多人,一個個眼睛都亮起來,看著隊伍過去,又嘆息一聲。

“唉!”

馬車停在客棧門口,客棧掌柜眉開眼笑出來迎人,“您里面請!”

掌柜多有些小道消息,他已經猜測到竇瑜份,客氣又恭敬,才坐下就讓人端了楊梅、荔枝上來。

“這是家里種的,每年都結的很,貴客您嘗嘗味道!”

這邊不是嶺南,溫度什麼都不適合荔枝,能養活已經是奇跡。

竇瑜招文箬兒到面前,先剝了一個遞給

“謝謝姨姨!”

“吃吧,喜歡多吃幾個!”

懷有孕,荔枝這些東西嘗嘗味道就好,多吃肯定不行。

但是文箬兒就很喜歡,甜滋滋又水潤潤的東西,再懂事也只是個孩子。

吃了幾個凌之意就不讓再拿,竇瑜笑道,“給吃吧,我懷著孩子,不能多吃!”

Advertisement

文箬兒沖竇瑜笑,出白白的米牙。

竇瑜疼文箬兒,一來這孩子確實招人疼惜,二來也是要文韶盡心盡力為自己辦事。

竇瑜心好,本想吃了午飯就出發,客棧對面剛好是一家藥鋪,有病人來看病,但是家窮,被藥鋪伙計譏諷。

“喬泗!”

“在!”

“這鎮上就一家藥鋪嗎?”

喬泗去問掌柜,確定了鎮上還有另外一間藥鋪,不過那位大夫年紀輕,生意不是很好。

而且鋪子的位置也不是很好。

“你去與那為大夫說說,我要用他的鋪子為百姓看病,然后再去鎮上、村子里通知一下,明日太落山前,我都會在,后日一早我們再出發!”

“是!”

竇瑜手指叩著桌面,輕聲道,“去把對面的藥鋪買下來!”

“是!”

一個小鎮有病的百姓不會,需要的藥材也多,有藥材才能看病開藥。

喬泗辦事竇瑜很放心,稍微休息一會,那位年輕的大夫就上客棧來。

確實是個年輕大夫,瞧著也就二十多歲年紀,恭敬之間帶著激,“小人,小人見過竇將軍!”

竇瑜隨意擺擺手。

小鎮上大大小小的病人不,有錢的人卻很,看得起病抓的起藥的人就更

竇瑜這邊免費看診,很快就來了不人,都規規矩矩排隊。

兩個大夫給竇瑜打下手抓藥。

Advertisement

負責把脈開藥,榮摯負責寫藥方。

“竇將軍,您在小鎮待幾日?”

“明日一日,后日就走了!”

藥只抓三天藥,余下的就需要他們自己掏錢買,但真窮的揭不開鍋,竇瑜會多給抓三天藥,還會私下給二兩銀子,算是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好幾個跪下給竇瑜磕頭。

竇瑜擺擺手,阿煦、凌之意立即上前把人扶出去。

忙碌一下午,竇瑜累并快樂著。

沐浴后,坐在窗戶邊,阿煦給頭發,榮摯在邊上寫書信。

竇瑜抬手示意阿煦別,榮摯亦擱下筆,手握住了長劍的劍柄。

“屋頂上的朋友,既然來了,何不下來聊聊!”榮摯沉聲。

傅十一從屋頂上落在院子里。

看向榮摯抱拳行禮。

“傅十一見過榮公子!”

看向窗戶邊的竇瑜。

竇瑜亦淡淡的看著傅十一。

彼此之間都是第一次見,竇瑜倒是聽說過江湖俠客傅十一,為人仗義,路見不平,殺貪污吏,劫富濟貧。

倒是沒想到這人跟了他們一路。

“傅十一?”竇瑜輕輕昵稱出聲。

“是!”

“沒什麼事你可以走了!”

竇瑜話落,傅十一飛躍上屋頂。

他確實是離開了,但是并未走遠,就在不遠的屋頂上,有人出現在這院子里,他都能看見。

“這個人……”榮摯言又止。

“他應該是想暗中護送我們一程,若非遇上致命危險,他應該不會出手。目前來說是友!”

Advertisement

榮摯尋思片刻后點頭。

他對江湖人士知曉并不多,對這些人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竇瑜早年雖居住在京都,但喜歡聽江湖軼事,所以有人去收羅這些消息,然后講給聽。

那個時候也只當是個故事聽過就過。

“傅十一應該是覺得我對涼州百姓做了點事,想護我安全,再為百姓們多做些事兒!”

“應該是如此!”

竇瑜看向榮摯。

發現自己有孕之后,榮摯在極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

不管他做了什麼,都好似什麼都沒做,把的民堆集的很高,而他漸漸跌落塵埃。

竇瑜握住榮摯的手。

想問榮摯,真的心甘愿嗎?

換作自己,為他人做嫁,燃燒自己,就他人,做不到。

問不出口。

“怎麼了?”榮摯輕聲問。

“就是忽然間有些慨!”竇瑜說完,坐到榮摯懷里,拉著他的手放在自己腹部。

兩個人都沉默著,這一刻的溫馨和寧靜。

他們之間經歷的太多,兩個人理想看法都不相同,但唯有一點,此時此刻,他們都著腹中這個孩子。

第二日來看病的百姓更多,好在兩個大夫抓藥十分迅速,竇瑜、榮摯也合作無間。

百姓貧苦,由家里人陪著過來。

裳破爛,手上都是傷口。

竇瑜把脈的同時會問他們如今家里況。

“好很多了,莊稼收了日子就好過起來,種植的棉花也可以換布料!”

“要不是我這病,家里日子會更好!”

“都托了將軍福,將軍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尤其是得了額外給的銀子,百姓更是激到在外面磕頭。

有人回家去就想弄點東西送給竇瑜。

知道有孕,和村里人家境好,給孩子做的虎頭鞋兌過來,又趕路到鎮上準備送給竇瑜。

竇瑜是不會要這些東西的。

但是百姓格外堅持,放下東西就走。

這讓竇瑜十分為難,就讓鎮丞統計一下,到時候讓衙門的人送回去。

為了這事,竇瑜他們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就出發離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