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40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140頁

婚后謝子安對云氏著實不錯。他言語溫、行、遇事也是有商有量,整個人完全就是云氏理想中的夫婿形象。

只一樣,謝子安婚前房里便有幾個服侍的丫頭。婚后, 云氏看這幾個人自是極不順眼。但因初來乍到,不好發作,姑且只能忍著。

可待婚后一個月,謝子安間或在這幾個人房里過夜,云氏就覺得實在忍不下去了——不了謝子安對丫頭也似對一樣。是想象, 就能發瘋。

很自然地,云氏尋機發作了幾人中最好也是謝子安留宿最多的那個百靈——使娘打了那丫頭幾掌。

不想那丫頭也是個有心機的。當即便捂著臉跑出了上房, 一路哭喊著“救命”往書房找謝子安告狀去了。

娘見狀自是又氣又急, 便跟在丫頭后面追。見事鬧大,心里也是惴惴, 只得也跟了過去。

那丫頭腳大, 跑得飛快。娘都是小腳,跑不快不說,邊還得有人攙扶,故此竟沒追上。

眼睜睜地看著那丫頭跑進書房院門,正覺糟糕呢,不想那丫頭進門剛了聲:“大爺,救我!”就被謝福一門杠子打在肚子上, 當即倒地。接著門后幾個小廝一擁而上就把那丫頭按堵住了,然后拿繩索捆了。接著謝福隨手就指了兩個人把那丫頭拖出二門,塞進騾車,送去了莊子。

Advertisement

自始至終,謝子安都沒面,謝福也沒進去請示,就自說自話把事給辦了。

說實話,才剛十八歲的云氏發作那丫頭,純粹只是想出口氣——并沒真想把人到底咋樣咋樣。

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云氏和娘都嚇得不輕。兩個回房許久,都緩不過勁來。

晚飯時,謝福來了,送來了一本《謝氏家法》和一沓紙,極恭敬地跟說:“大,大爺說您以后要執掌務,家法不不行,故而大爺請您抄一本《家法》放在邊,以便時時查閱。”

云氏鼓起勇氣問:“福管家,百靈那個丫頭……”

“大,”謝福恭打斷云氏道:“大爺書房是外院,百靈一個院丫頭,從院一直闖到外院,犯了府里外不分的規矩,已被打發到莊子上嫁人,跟著婆母學規矩。”

“大,這條外規矩在《家法》104頁上有詳細記載。”

云氏……

“今兒,不止百靈,二門上看門傳信的四個婆子沒看好門戶,也都挨了板子。”

“這是《家法》73頁上的規矩。”

云氏……

云氏以為這《謝氏家法》是謝氏祖上傳下來的祖訓,故抄這家法也似抄佛經一樣先極恭敬地焚了香后方才打開。

Advertisement

云氏沒想到恭敬對待的《家法》第一頁寫的卻是“《謝氏家法》 謝子安擬制。”

云氏當即就氣歪了鼻子,心說: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結果,翻到第二頁,卻真是洋洋灑灑的一篇家訓,而第三頁,則就是家法第一條,然后就是第二條,第三條,……。一本家法足足寫了158頁,整整二百條家規。

翻完這本家法,云氏到了極度恐懼––謝子安雖說是長房長孫,但他才只二十歲,而且他爹,他爺爺都還在,謝家哪里到他來訂家法

偏他還就這麼干了,而且還干得這麼大張旗鼓。他洋洋灑灑寫了這麼一大本書不說,還讓邊伺候的人都按這本家法行事。而最奇怪的是,謝子安在家這麼吵吵,這麼折騰,他爹、他爺、甚至他繼母、竟沒一人吭聲。

于是云氏不住懷疑謝子安是不是有病,比如癔癥之類,以致長輩們都管不了,干脆就撒手不管了

云氏既然擔心謝子安有癔癥,又哪里會抄這個莫名其妙的家法。

結果自這天起,謝子安就不再進云氏的上房——他來院都只在丫頭房里過夜。

云氏知道謝子安在跟較勁,偏卻不敢再發作下剩的三個通房,害怕謝子安又發癔癥。

Advertisement

云氏心里憋氣卻還無人能訴,這一來二去的,就氣病了。

聽說生病,謝子安也不來瞧。他只使了謝福來請醫看病。

這一晚,云氏又在為自己傷落淚,結果卻聽到一向安靜的后院突然響起已歇下的謝子安因發怒而提高地聲音:“來人,謝福將打發到莊子里去!”

發完話,謝子安便帶著人一陣風似的走了。

云氏不知何事。開始穿裳準備出去瞧瞧,不想娘進來,悄悄告訴道:“剛大爺捆了今晚東廂的那個,讓謝福送莊子里去。”

“剛我等大爺走了,隔著門瞧了一眼。”

“嘖,”娘咂著將聲音降得更低:“上都還著呢,就人堵著拿繩子給捆在桌子上。現人都哭背過氣去了。”

不一會兒,謝福果然來了。他讓小廝把那個丫頭拿被單裹了,連夜塞進騾車到城門口排隊等開城門,好送莊子。

經了這一出,云氏終于確認,這屋不止謝子安有癔癥,就是謝福也是個不正常。

正常人能在跟人做那事的時候,沒緣故的就把人給捆了正常人能放著好好的覺不睡,半夜擱城門口等開門,就為了另一個癔癥的一句話

至此云氏終于服了氣––犯不著和一個癔癥,甚至一群癔癥較勁。

云氏老實地抄了經文,使人送與謝福。

當天晚上謝子安就來了房,言笑晏晏,渾然無事。而云氏雖然還心存疙瘩,但架不住謝子安兩句溫小話,頓時便繳械投降,一夜纏綿。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