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66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166頁

今日一早劉好就趕著媳婦李杏花回娘家原就是為了能堵到李滿囤。現劉好進屋見到李滿囤在自是心中高興。

“大哥!”今兒劉好的這聲大哥得極其親熱而響亮。

李滿囤聞聲點點頭笑道:“杏花、劉兄弟,你們來了!”

紅棗也跟著湊熱鬧:“小孃孃、小姑夫過年好!”

“好!”李杏花隨口應付。結果低頭瞧見紅棗上的紅裳,臉頰不由得了兩––紅棗這丫頭竟穿著裳,穿著裳還不算,還是長過膝蓋的長棉袍。

看來,李杏花想,大哥確是發了家。

上次歸寧還是八月節附近,那時李杏花聽娘于氏說了分家的事,知道娘把大哥和三哥給分了出去。

對于大哥李滿囤,李杏花雖沒惡,但礙于娘,這些年也沒有過親近。兩人平淡,家常只有面子上的往來。

李杏花和兩個親哥的都好。眼見分家的結果是大哥吃虧,二哥收益,三哥扯平,自不會多言。

李杏花再想不到分家吃了大虧的大哥家如何僅半年就得了一個莊子,然后還給孩子置了細布長棉袍,這是得多剩錢啊!

Advertisement

李杏花今兒雖然也穿了一暗紅裳,但卻是布的短襖。

李杏花家沒有棉田,布都得市買。一匹細棉布2吊錢,比布貴了足足800文––這都抵家茶水攤平時十天半個月的收了。李杏花可舍不得買細布––布和細布一樣穿不算,還更耐磨呢。

李杏花下意識地看了娘于氏一眼,眼見于氏沖搖頭,李杏花便知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當下也不多說。

于氏恭維婿。先把劉好讓到火盆旁邊坐著,然后方瞧杏花帶回來的東西:一包花生糖、一包桃、一包紅棗和一包年糕。

于氏看一樣贊一樣,直說破費,捧得劉好一臉得意,好似真送了啥了不得的東西似的。

李滿囤冷眼瞧著,也不說話。他送了那麼多好東西來于氏都沒得一個笑臉。東西他雖是孝敬他爹的,但于氏也沒吃。

紅棗則笑瞇瞇地看著郭氏端棗子茶招待的小姑父和小孃孃。

紅棗心說:上說的花好稻好又有啥用?二嬸招待小姑,還是不知道多人吃剩下的果子茶。

眾人坐下說話。李滿囤心里掛念妹子桃花故而有些心不在焉,幾次錯過劉好話里話外的示好。

Advertisement

李滿囤舅家所在的青葦村離城足有六十里。故而桃花家來一趟極不容易。一路起碼得轉搭四五輛牛車,而在搭不到牛車的地方還得自己走。

正想著呢,李滿囤聽到院外有人吆喝牲口的聲音。李滿囤心懷希翼地站起去門口探看,紅棗自也是跟了過去。

紅棗可不耐煩小姑那眼睛似探照燈一樣的對打量。

不想真是李桃花來了。男人陳龍今兒竟也趕來了一輛騾車。

迎面瞧見李滿囤,喝住騾子的陳龍立笑道:“哥!”

李桃花聞聲也從車中探出頭來招呼:“哥!”

“噯!”李滿囤高聲地應了:“桃花、表弟,你們可來了!”

李桃花過了年三十四歲,丈夫陳龍和同歲。夫妻兩個育有兩個兒子,大的陳寶,過年十三歲,小的陳玉,過年十歲。

李桃花嫁的舅家的長子陳龍。陳家所在的青葦村地山多,故而家里統共只有三畝水地和八畝旱地,而下剩的山林,卻有四十畝。

因為缺水,山林也多是荊棘,山地的出產也不盛。所以,這些年李桃花家的日子都過得比較辛苦。

想去年八月有商人進他們青葦村收枸杞,順帶的還收山貨,于是李桃花的日子一下子就好過起來。

Advertisement

一斤枸杞四十文。李桃花一家老六口人全上山,一天能摘一百余斤,足合一吊錢還多––這在一年一家只剩五六吊錢的山村,簡直不可想象。

后來,李桃花家收到李滿囤八月節的信知道城里枸杞能賣六十文一斤后便就狠心置了騾車,然后把枸杞拉進城來賣。從此每天還能多得五百錢。

如此,去年不過半季枸杞,李桃花家除了置了騾車外還剩了五十來吊錢。

有了這些錢,陳寶懸了兩年的親事去冬忽一下就敲定了,而且統共才花了六吊的彩禮錢。

同村的方家也很氣。方爹跟人表示他家不賣兒。他家先前不答應陳家婚事,是因為村里日子苦,所以想給兒找個近城的婆家。

但現在村里有了枸杞這樁進項,他家就覺得兒還是留在眼皮底下放心。而說定的六吊彩禮錢,方家會加倍置嫁妝賠兒。

說定了陳寶的親事,陳龍和李桃花去了心里大石,然后便就開始往家里拉石頭和磚瓦,預備今春建房。

五十吊,足夠陳龍李桃花打兩個齊整院落,將來兩個兒子一人一個了。

所謂“人逢喜事神爽”,家里日子過得好,李桃花的神氣就足。當下李桃花極爽快的跳下車,一把抱起紅棗笑問道:“紅棗,還記得孃孃嗎?”

雖然紅棗是個娃,卻也是哥的唯一骨,所以即便李桃花不喜王氏這個嫂子,但對紅棗還是很好的。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屋及烏”吧。

紅棗也笑:“孃孃!”

抱著紅棗,李桃花到紅棗上的細布方才低頭細瞧,然后抬頭笑道:“哥,你發財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