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74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174頁

“你大哥家的紅棗,人都還沒椅子背高呢,上就穿的啥?”

細布的里外三層新長棉袍。外面的長罩,也是細布不說,還繡著花。”

裳,有人去城里繡紡打聽過。”

“一件棉袍就要七百文,一件罩又是三百文文。”

“就紅棗這一套見人裳,便就是一吊錢。這都抵咱們莊戶人家全家幾口人全套的過年新了。”

“現村里誰不知道你大哥家剩錢”

“村里剩錢的人家也有,但似你大哥這樣舍得賠兒的可不多。”

“所以,村里不人都跟婆打聽紅棗呢!”

別人聽到這兒也就罷了,劉好卻是心里一跳,目立刻落在自己的兒子劉茗上。

劉茗今年五歲,雖說小紅棗兩歲,但也無礙,畢竟方大三歲的婚事都是常有。

如果,劉好想,他家劉茗娶了紅棗,怕是嫁妝里只布匹和四季裳就值不錢呢!

“若不是年前,”于氏道:“你哥滿倉請了婆來家里與貴雨說親。”

婆來探我口風,問我你大哥有沒有流過給紅棗多嫁妝的意思。我也想不到,你大哥家只六歲的紅棗,就給這周圍幾個村子的人家給盯上了!”

Advertisement

經這麼一說,李高地也想起來了,當初婆來家,臨走前確是單獨和于氏說過幾句話。當時李高地沒放在心上,現終于知道必是那時說紅棗的事了。

“你沒跟婆說啥吧?”李高地不大放心:“滿囤家是剩錢,但紅棗可比玉小。”

“咱家可沒有姐姐沒嫁,就給妹妹說親的道理。”

自古以來婚嫁都是長有序。不然若妹妹先嫁了,姐姐就會被人給議論嫁不出去。

“當家的,你放心,”于氏道:“你說的道理,我懂。”

“等年后貴雨的事定了,咱們就辦玉的事兒。”

“玉年后也十歲了,說得人家了。”

是于氏的親孫。于氏可不想玉在親事上矮紅棗一頭——于氏也知道玉的嫁妝和紅棗沒法比,能為玉爭的也就是個長有序的禮數了。

李高地見于氏明白道理便不再說話。倒是堂屋里站著的李玉聽到自己的事,有些躲退到爹娘房里。

李滿倉、郭氏瞧見,心里也不住擱心底合計婿人選––怎麼著,也得給孩子尋個好人家不是?

Advertisement

“娘,”李杏花著急:“你說大姐,提紅棗的婚事干啥?”

于氏見李杏花不開竅,不覺嘆道:“你啊,吃虧就吃在心眼實。”

“你姐桃花都替兒子打算上了,你還啥都不知道呢”

“娘,”李杏花恍然大悟:“你是說,大姐要把紅棗說給兒子”

“難道不是”于氏反問:“剛你也看到了,”于氏道:“那小兒子,陳玉的跟你大哥和紅棗多親近。”

“陳玉今年十歲,正好大紅棗三歲,這年齡也合適。”

“可大姐看上了紅棗,”李杏花想了想還是不懂:“沖我發啥脾氣”

“你啊!”于氏搖頭:“你讓我說啥才好”

這是防著你呢!”

“防我”李杏花瞪大了眼睛。

“你難道沒有兒子”于氏沒好氣地說:“你兒子劉茗今年五歲,也就小了紅棗兩歲。”

“古話都說大一,抱金大二,金滿罐,大三,抱金磚。”

“劉茗的年歲比陳玉還合適。”

“偏你家又比家離你們大哥家近。”

這是故意拿這事做筏,讓你和你婿怨上娘家,連帶的也斷了和你大哥家的來往。好收利呢。”

Advertisement

“你姐,桃花,心思重啊!”

“那象你,嫁人這些年,還跟在家時一樣,心里沒一點盤算。”

“娘,”李杏花經于氏這麼一說,終于徹底明白,當下氣憤道:“大姐太過分了。”

“別說我沒這些個心思,就是我有和一樣的心思,也不該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罵我。”

“罷了,”于氏擺手道:“大過年的,過去的事就別提了。”

“你和你婿就看在你爹的份上,別和計較了。”

當著歸寧婿的面兒鬧家務,這原是極丟臉的事兒。但于氏厲害,三句兩句就把鍋扣給繼桃花從而挽回了自家的面子不算,還拿紅棗的婚事給婿畫了個大餅,替李杏花平消了家去后的夫妻口角。

李高地原就不喜李桃花,現聽得于氏這番說道,也是覺得有理。當下他也懶得再聽這些人間的算計,便擺手道:“你娘倆兒進屋說話吧。”

“這堂屋留我們男人說話!”

有了李高地這句話,于氏順理章的把李杏花扯進房里,娘兒倆說己話。

“杏花啊,”于氏私下道:“不是娘說你,你這脾氣可得改改。”

“下次,不管你大哥和大姐他們說啥,你都千萬別出聲兒。”

“你娘這輩子,啥苦沒吃過”

“幾句話而已,娘不放在心上。”

“倒是你,和你婿把日子過好是真的。”

剛于氏就是瞧到劉好的臉不愉,方才急中生智說出這段話來為李杏花描補。但現在,于氏越想越覺得剛自己的話有道理,便不覺低了聲音。

“再就是我外孫子的人生大事兒。”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