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83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183頁

不止李滿園這麼想,李高地、李滿倉、于氏、郭氏都這樣想,不過,所有人都沒再出聲,也沒人再自討沒趣。

紅棗也是第一次來這宅子,爹買的這宅子地方夠大,比現在住的宅子還大,心里歡喜——不單能進城住,而且住的還不憋屈,多好!

對于突然的冷場,紅棗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自古以來都是“親兄弟、明算賬”。這家分都分了,三叔李滿園還想財富共,簡直就是白日夢。

紅棗才懶得顧慮其他人的呢,難得進城來一趟,自是要問清楚自己關心的問題。

“爹,”紅棗問:“你說的孔廟在哪兒?”

“哦!”李滿囤道:“就在后門外!”

領著眾人走過院子,從廂房和正房中間的過道穿過來到二進院子正房后面,這里果有五間五架梁后房。

打開五間房中間的后門,門外就是一丈兩尺寬的道。道的另一邊則是一條大河。

“爹、紅棗,你們看,”李滿囤站在自家后門口,指點道:“河對面,青磚圍起來的地方,就是縣學。”

“從這里到縣學,可以走東面的那個石橋,也可以走西邊的大路。”

Advertisement

“那個石橋武定橋。”

“武定橋東面還有個橋,文定橋。”

“文定橋和武定橋中間河段,正對面的大門,就是孔廟。”

“孔廟西面,這個小些的大門,就是縣學大門。”

“孔廟、縣學前面的道,青云路。”

“咱們這邊的文昌街。”

百歲、文昌、青云,紅棗想,家周圍的地名真不是一般的吉利!

雖然只能看到河對岸的圍墻,但李高地還是激不已––兒子在這里置業,孫子們便天天從這青云路文昌街過,讀書出頭一準是遲早的事!

“好!”李高地贊道:“滿囤,你這宅子置得好啊!”

“宅子大不說,位置也是一等一的好。難怪值一百多吊的錢!”

李滿囤看這宅子也是越看越喜歡,暗自慶幸自己當初多舍了十兩銀,才得了這城里的文昌位。

哎,這也是他第一次買房沒經驗,都沒打聽清楚巷子名稱就去衙門辦轉讓。

這些路名都是他地契到手后,看到地形圖才知道的。

不然,似他兩個弟弟的宅子所在的谷梁巷和公羊巷,巷名一聽就是莊稼人和屠夫住的巷子,哪里有一點城里的書香氣

Advertisement

(谷梁、公羊哭暈在茅房)

于氏瞧過李滿囤的宅子后便一直盯著王氏的肚子,恨不能一眼就看出男來。等不及王氏的孩子自然出生了。大房的房子實在是太適合四個孫子讀書了。

只要大房沒有兒子,于氏想:沒有兒子,這房子就是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

王氏似有所,抬眼撇到于氏的眼神,心中便是一跳。下意識地后退一步,引來了紅棗的主意。

紅棗順著王氏的目瞧到于氏,直覺于氏要干壞事,腦海中瞬間就充滿紅花、香袋、針扎小人、推人落水這些電視里看來的宮斗手段。

不管怎樣,紅棗暗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家雖然還不算富貴,但在一個為了幾畝地就要算計的村婦眼里,家幾百畝的莊子無意就是塊

就要有做的覺悟,為了自己的好生活,一準的要提高警惕,保衛家庭,讓爹娘都平平安安。

城里回來,李滿囤回家喝了兩口水便準備去莊子還騾車,不想卻被紅棗拉住。

“爹,”紅棗道:“你去莊子后讓曾媽媽早點來。”

Advertisement

“爹,這兩天你不在家的時候老有人來敲門。”

“我和娘兩個人在家,也不敢問。”

李滿囤一聽也覺得老鎖著門不是事。看了幾頁《大誥》,李滿囤也知道了幾樁惡人惡事。比如去歲秋決的一個惡人,就是一個趁人家家里沒人時翻墻進去盜。不想前年他的人家主人突然回家,他為了逃命,拿菜刀砍死了男主人和一個孩子。

李滿囤想現村里人都知道他家剩錢,偏他家人口還。這一千來人的村子,只要有一個人起了壞心,他家就要吃大虧。何況,王氏現在還有子,不得驚嚇。

涉及子嗣,李滿囤不敢疏忽。他去莊子還了車后就和余莊頭說了自己的擔心。

余莊頭比李滿囤更經過事,當即就道:“老爺,這盜之事,歷來都是防不勝防。”

“您和太太要得好,還是搬莊子里住。”

“咱莊子四周都有圍墻,主院又是重中之重,謹慎。”

“您家現在住的宅子,地方實在太荒,周圍半里地都沒有個人影。”

李滿囤一想也是,莊子里也有房屋,而且火炕火墻都是全的,添上家什就能住人。他何苦擱村子里擔驚怕呢

主意一定,李滿囤便道:“既是這樣,我回家準備準備就住過來吧!”

余莊頭得了確信,當即點頭道:“您能來住,真是太好了!”

“我今兒就過去把炕燒起來。明兒一早,我就讓家里的過去幫太太收拾!”

李滿囤回家后,和王氏、紅棗說起搬家的事兒,王氏還有些懵:“好好的,咋突然就要搬家了”

這宅子是王氏辛苦建的,惜得,故而對于搬家沒一點思想準備。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