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91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191頁

理好村里宅子的事,眨眼就是十五。

正月十五上元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所以這天的午飯,李滿囤一家是回村和李高地一起吃的。

因已經分家,李滿囤不愿白吃二房的飯,故上門時便帶了只臘和十個咸鴨蛋。

郭氏得了東西擱心里過了遍價錢,發現有兩百文便十分歡喜,當下極高聲笑道:“呵,大哥、大嫂,你們家來,還帶東西?”

“這許多東西,可我怎麼好意思?”

還是大房上道,郭氏心說:今兒一早,公公就男人趕牛車去城里接三房一家,結果倒好,三房竟是空手坐著牛車來。

也是好意思!

經過半年的閱歷,當下的李滿囤也是笑得一臉春風:“說啥呢?”

“爹平時都靠你和滿倉照應。”

“我來帶些東西,還不是該的!”

紅棗看看郭氏,又看看爹,心說––虛偽!

這次三房也只是李滿園帶著李貴富回來,錢氏和李金都還留在城里。

李滿囤進屋和李高地、于氏打過招呼,回頭瞧見錢氏沒來,隨口關心一句:“三弟,三弟妹和金,沒來?”

Advertisement

“大哥,”李滿園笑道:“爹,錢家的肚子有靜了,故不敢出門。”

“金在家,也有個照應。”

李滿囤聽李滿園如此說,也就罷了––他也就是這麼一問。

紅棗一旁瞧著,則覺得齒冷。

即便三叔家買了人,紅棗想,三叔也該老實地待在家里陪伴錢氏生產。哪有把待產的老婆留給六歲孩子照看,自己跑出來過節的道理?

所以,,紅棗才不要隨便嫁人呢!若嫁個三叔這樣的男人,別說生孩子,看一眼都嫌多,乘早的一拍兩散!

坐下說話,李滿園便繼續講剛才的話題。

“爹、哥,剛你們問私塾的事兒。”

“我告訴你們,這私塾和咱村的學堂可不一樣。”

“這孩子一進去,就先學規矩。”

“書桌上書要怎麼擺,筆要怎麼擱,墨要怎麼磨,磨到什麼程度,都有規矩。”

“哪像我們小時候,幾個人合一本書,認字都是沙盤,啥都不講究!”

“當然,那時候沒錢,沒辦法。但現今條件好了,孩子念書啊,還是得進城。”

Advertisement

“這城里秀才老師教的規矩,都有專門一本書。”

“書啥的”李滿園想不起來了,便問兒子:“貴富啊,這兩天你念得那本什麼規來著?”

“爹,是《弟子規》。”

“對,《弟子規》。”李滿園恍然大悟地一拍大,然后吩咐李貴富道:“貴富,你背幾句這個《弟子規》給你爺和你兩個伯父聽聽。”

“就用你們老師教的那個話背。”

聞言,李貴富便開始背書。

“=#第1章 …………”

紅棗一聽就愣住了,這不是前世老家的揚州話嗎?

當年念大學時還被人嘲笑的蘇北腔,竟是這世界的話哈,可真是揚眉吐氣啊!

屋里其他人則相互間面面相覷––貴富,這背得都是些啥?

所謂百里不同音。李高地一家平時活范圍就是村子和雉水城,跑最遠的地方也就是二十里地外的采石場。加上一家老小一直規矩做人,從沒見過,又如何能知道世間還有方言和話這種語言隔離

李滿園巡視屋里他爹娘、兄嫂的表,心里的得意幾乎要滿溢

Advertisement

出來。

待李貴富背好一段停下,李滿園又道:“爹、娘、大哥、哥,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都聽不懂”

“剛貴富背書用的可是話。”

場上老爺們才說的話。”

老爺說的話

除了紅棗,所有人都驚了––老爺還有專門的話

“唉–”李滿園做作地嘆氣:“我也是貴富進了私塾才知道,各地老百姓的話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們這邊的‘小叔’,擱南城門外的人就‘牙叔’。”

“貴富,”李滿園倚在墻壁上吩咐:“你用咱們的話給爺再背一遍。”

李貴富看到一向最看中的大堂哥李貴雨也聽不懂自己的書,心中也是充滿驕傲。他當即又朗聲誦道:“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親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這一次,所有人都聽明白了,而聽明白之后,則就是服氣。

“這書,”李高地點頭嘆息:“道理講得啊!”

“咱村里學堂教孩子,也教孝道。但反復來去就一句話,‘你要孝順’。”

“孩子們都知道要孝順,但還是不知道咋孝順。”

“哪里似這書里一條條列出來,講得明白!”

眾人聞言均點頭稱是,李滿園愈加得了意:“就是這話了。”

“這城里的秀才老師,又哪里是我們村學堂連生都沒考上的先生所能比的”

進城不過幾天,李滿園便就覺得自己已是個見過世面的城里人了,可以不客氣的批評當年的老師了。

夸耀完城里的私塾,李滿囤又炫耀現在城里的熱鬧。

“元宵節,城隍廟可熱鬧了。”

“從正月十三起,一直到正月十八,這六天,每天早中晚,戲臺都有戲唱。”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