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213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213頁

謝子安對于爺爺的學問原就十分佩服。只他先前年輕狂,意氣用事,以為科舉無用,連帶的也馬虎了讀書。而最近,他收心讀書,方知其中學問浩瀚,竟是大有所得。現在,他聞得爺爺這番話便就下了決心,秋試后一定將《本草》通讀一遍。

“這東坡居士食,他過江心洲必定要嘗河豚。”

老爺子因推崇蘇東坡,故而對于的生平,他幾可謂是如數家珍。

“而煮河豚,”謝老太爺微微一笑:“則要加蔞蒿和蘆芽兩樣藥植同鍋去毒。”

“所以,江心洲周圍的漁家便有`蔞蒿香脆蘆芽,爛煮河豚`這樣的歌謠。”

“將來,”謝老太爺告訴謝尚:“等將來你應生試時,很可以去江邊瞧瞧,是否還有漁家幫煮河豚魚?”

“然后你便就知道江心洲漁民口里的蔞蒿就是咱們這里的蘆蒿了!”

謝尚至此方才服氣。轉過臉來謝尚又看向他爹,心說他爹不是去過江心洲嗎?咋在太爺爺問起時,還是一問三不知。

謝老太爺瞧到重孫子嫌棄自己親爹的小表,不覺莞爾——“若天,習慣如自然”,謝尚小小年紀就敢睥睨他爹,可見他年必不會再步他后塵。

Advertisement

“尚兒,你當知道東坡居士能大家,幾百年來,倍推崇。自是源于他于學問一道的益求。”

食雖是小道,但也能窺豹一斑——只看東坡于食一道的筆記,便可想象他治學之嚴謹。”

“一般人去江心洲吃河豚,又哪會似他一樣追本溯源,研究做法,然后還寫詩作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去塵濁,自然丘壑營。”謝老太爺娓娓道:“朝廷將生試、舉人考設在首府,而科考只在京師,也是有一層讓天下學子走出學堂,看盡天下風土人,豁達心,印證書中學問之意。”

“只不過,能品出這層意味的學子之又,罷了!”

“更多的,則是為這外面的世界迷花了眼,忘記自己的本心罷了!”

當年謝峰剛剛考中進士。他眼見得無論人才還是名次都不如自己的同榜鰥夫為人榜下捉婿飛黃騰達,上雖然不說心中卻是艷羨——“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大小登科,雙喜臨門,這是每一個讀書人的人生理想。

而待回鄉省親謝峰看到小戶出的原配周氏一雙大腳便更覺礙眼。他不愿因為正室周氏是大腳而為同僚嗤笑,故而就以孝道為名將周氏留在家鄉,邊則另納了家庶的貴妾。

Advertisement

如此謝峰便沉迷青云富貴春宵賬暖三十年。

因為曾經的自誤,故而這些年他旁觀子孫里最能耐的謝子安各種鬧騰就未置一詞——人都是越聰明越不聽勸,他只能耐心等謝子安自我醒悟。一如當年的他一樣。

謝子安為謝老太爺這番話說得大汗淋漓,他想起自己當初縣試過后,也是躊躇滿志的離家赴考,結果一進首府,初見繁華,便流連煙花,自詡風流,再無心學問。

謝老太爺看著醒悟過來的長孫老懷暢。他慢慢說道:“東坡的爹,蘇老泉,也是二十七才知發憤。”

“你今年不過三十六,能知用功,也不算太晚。”

“我看你近來的文章,勉強能評個言之有。”

“鄉試,當是有些把握。”

“但若想能再進一步,卻還是不夠。”

“不過,古話也說`時也,命也`。若金秋,你鄉試能過,明歲倒是可以進京去運氣。”

“或許,你有些運道,也是未必可知!”

他孫子謝子安命中雖只無正,但有印殺,今年秋正適逢大運,科場可搏!且元宵夜謝子安殺伐果斷,相已

元宵宴后,謝峰自是聽說了謝子安的作為。他當即就若有所,只是當晚他喝了酒不宜起卦,然后又齋戒靜思,故至今晨方才占了一卦。

Advertisement

謝子安早知他爺爺易學大,只不過從不輕舉妄。現聽得如此謝峰說,當下心中大定。他立站起恭敬道:“爺爺,孫兒一定努力進取!”

謝子安吃完飯,回到書房給薛皇商寫了封信給謝福,讓他準備些蘆蒿臘之類的野菜送給京里的薛皇商嘗鮮。

自古“禮多人不怪”。既然他金秋有,那現多和薛皇商多套套,一準的有益無害。

當今圣上弘德帝現年三十七歲,在位十一年。登基以來,弘德帝也算勵圖治,政通人和——至今惟一被言所詬病的也就是個口腹之

皇帝這個位置說起來面,一頓飯足有一百道菜,但事實上,吃來吃去都是固定菜肴,沒一點新鮮。

故而弘德帝登基沒兩天就以天子富有四海,當恤大新朝三十個省府民的名目給下了道旨––讓廷負責各省采購的三十家皇商每天給他進一道地方時鮮菜,以表天下歸順之意。

先前謝子安送的黃金醬和咸鴨蛋就是被薛皇商以這個名義進的膳房。

現薛皇商得了信,嘗過蘆蒿后,便又把蘆蒿進到了膳房。

弘德帝這天午飯聽小太監唱菜名:“江心洲薛氏進時鮮蔞蒿炒臘!”

弘德帝雖然貴人多忘事,但因黃金醬實在對他胃口,偏祖宗規矩卻是一道菜不能超過三口,以致可憐的弘德帝至今都沒機會能甩開腮幫子把黃金醬燒豆腐吃個盡興。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