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227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227頁

得了這些話,余財多當場就拿墨把桃、梨、杏樹苗的價錢給抹了。

次日潘安來時,余財多就把城里宅子不種桃、梨、杏的風俗告訴了潘安。潘安一聽就急了,老爺院子里都剛種了桃樹,還是他哥給種的呢!

急急忙忙趕回莊,潘安把事告訴了余莊頭。余莊頭聞言立領了潘安來找李滿囤。

李滿囤正在側院里拿釘耙耙地,準備種菜。聽說后,也是將信將疑。

“不能吧,”李滿囤道:“我爹家窩里的桃樹都長十來年了,家里人不都還是好好的?”

不過,在看到店鋪拿回來的供貨樹苗后,李滿囤還是決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讓余莊頭找人把主院里的桃樹移種到山地去。

紅棗立在一邊瞧著,心里只覺得好笑。前世《詩經》里都說了“桃之夭夭,宜室宜家”,可見這桃樹極適合栽在家里,偏這城里的道士裝神弄鬼,說桃樹不能種。

這道士,紅棗深刻懷疑,不讓人種桃樹,其實是想自己壟斷桃木辟邪生意吧!

爹李滿囤這樣迷信可不行,不然,賺再多錢,也不夠填補迷信這個無底的。

Advertisement

所以,爹李滿囤還是得讀點書,長長腦子才行!

第109章 爹龍(二月二十)

在老北莊的主院里挖掉一棵桃樹, 補種一棵桔子樹后, 余莊頭問李滿囤:“老爺,您村里宅子的桃樹是不是也要移掉?”

李滿囤得到提醒, 立道:“這個我自己去移,我爹那里,我也得去說一聲。”

“城里的宅子, 就你安排人移吧!”

“是!”余莊頭答得干脆,對于把剛勞師眾種上的樹,再勞師眾地拔掉,一點怨言也沒有。

紅棗聞言,無語天。紅棗心說村里的真是躺著也中槍––桃子樹生黃綠蟲, 桔子樹生灰白殼蟲,現突然挖桃樹改種桔子樹, 于而言, 日常食譜無異于從麻辣的川菜改換清淡的江浙菜,估計還得適應一下。

桔子樹和桃樹一樣生蟲, 適合窩前栽種, 但桃樹苗三年就能結果,桔子樹卻要五年,且桃花花大艷,比桔子花那不起眼的小白花更適合裝點庭院,所以,在高莊村幾乎家家窩前都栽種著桃樹。

果不其然,李高地聽了李滿囤的話后立就決定移樹。只他家那棵桃樹太大, 且又有了年歲,李高地便決定干脆砍了算了。

Advertisement

“乘這樹還沒蛀,”李高地道:“滿倉,你把它給砍了。”

“這樹干,你拿去找木匠做幾幅桃符,咱家幾宅子的前后門都安上,辟邪!”

“這枝條,別丟。可以扎掃把撣塵。”

“樹挖出來,曬曬,當柴燒。”

族長和李春山在家聽到李滿倉砍樹的靜,也上門來問,待聽說詳細后也都回家砍樹。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李氏一族就都知道了,然后便是全村,最后更是擴展到周圍村莊……

雖然桔子樹誰家都有,但不是每一家都有大小合適的樹,比如那樹齡十年往上的老樹,樹大深––有那從山頭挖樹再運回家的氣力,遠不如打兩天短工,然后拿工錢一百二十文買棵當年就能掛果的五年樹苗栽了合算。

所以,李家糧店近來的樹苗生意紅火得很,每天都能賣一兩吊錢––潘安潘平兩兄弟每天早晚都得各拉兩趟牛車的大小樹苗進城才能趕上供貨。

桔子樹雖說不能扦,但能條繁,所以,只要莊子里有老樹做樁,有地方能移栽,就不用愁貨源––這在李滿囤看來也是個無本生意。

Advertisement

其實,李滿囤想,也不只枸杞來錢。枸杞來錢是快,但卻有季節,一年也只六七八九十這五個月才有。而一年有十二個月,其他七個月也不空著,也有來錢路數才是正道。

李滿倉、劉好能跟風賣野菜,卻無法賣樹苗,他們都沒有扦條花果樹木的這門手藝,便就只能干看著李家糧店這波賺錢了。

清明,族里照例有祭祀。這次李滿囤依舊捐了一頭羊。

經過一個冬天,老北莊的羊群多了六十一只羊羔,所以,現今羊群的數目已經過百。故李滿囤覺得今年除了祭祀和家吃外依舊不賣羊,年母羊全部留著做種,生小羊。這樣等到了明冬,他就能有個兩百頭羊的大羊群了。到時,他再慢慢賣羊。

二月二十,早起李滿囤去祠堂,瞧見李貴雨、李貴祥以及李貴富邊圍了一群族人,便也走了過去。

人群中,今兒不上學的李貴雨正在回答族人們的好奇:“城里私塾老師講《四書》。”

“我進學晚,才在學《大學》。”

“城里的孩子,八歲就讀《大學》。似我這麼大的,基本《四書》都念完了,現都開筆學做文章了。”

先前,李貴雨在村里學堂認字的時候,覺得自己學得還不錯,不拘是《千字文》,還是《百家姓》他都是一學就會,就連近四千字的《增廣賢文》,他都背得滾瓜爛,被老師贊為“神”。

但自正月十八進了私塾后,李貴雨方知道城里同齡的孩子已將五萬四千字的《四書》都背完了––他先前引以為傲的《增廣賢文》,字數只是個人家背誦的一個零頭不說,且還不是舉業的主課。

此外,這些孩子還學了好幾年的《五經》,其中績突出的,甚至已經確定了將來主修的經義。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